“一人不进庙”的俗语后面,还有两句话:“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
这个俗语是过去人的社会生活经验总结。
根据题主的提问,今天我们只说“一人不进庙”。
为什么有“一人不进庙”的说法呢?这句话有三层涵义。
庙里的氛围影响身心
庙有多个含义。最初是指古代供奉祖宗神位的处所,例如常说的宗庙、家庙。
后来还指供奉神佛或历史名人的处所,例如寺庙、土地庙、城隍庙、关帝庙、文庙、武庙、武侯祠等。
当然庙还有其它含义,但不在今天讨论范围内。
所以,本文说的庙,应该总称为庙宇,泛指进行祭祀活动、供奉神佛以及宗教活动的建筑物。
即使作为宗教场所,庙宇就包括佛教的寺、院、庵、堂,以及道教的庐、宫、观、庙、祠等。
庙本身是供奉亡人或神佛、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因而庙里自然会有一种幽静、哀伤的氛围。
尤其是在夜晚光线昏暗甚或电闪雷鸣的时候,会增加空寂、阴森的氛围。
就连威严的神灵塑像,看上去也是面目狰狞,让人心惊胆颤,甚至出现不良幻觉。
《聊斋志异》等志怪小说以及许多民间故事里,都有相关的奇遇描述。
因而过去有“宁可夜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的俗语。
所以,如果一个人呆在庙里,容易增加心理负担,从而影响身心。
入庙者的人身安全
庙宇往往地处偏僻甚至深山老林里。尤其是寺庙,远离尘世,遵循“深山藏古寺,山水洗尘心”的建筑选址规律。
附近居民稀少,更别说驿站、客栈之类的。因而庙宇往往成为远游者歇脚、躲避风雨、投宿栖身之地。
但是,很多庙宇无人值守、人迹罕至,或者年久失修,就会变得萧条、破败。
因而荒郊野外的庙宇,往往就成了乞丐、流浪汉、江湖人士、逃亡罪犯的避难所,也是山贼草寇的据点之一。
如果一个人到庙里,就很容易被这些人盯上,做出谋财害命之举。
这类事情在古代并不少见,史籍中常有记载。
在古代,各类庙宇遍布各地,难计其数,因而也是故事多发地。
象《西游记》里,庙宇经常出现,也不乏一些惊心动魄的故事。例如地处黑风山以北20里处的观音禅院,寺中方丈艳羡路过投宿的唐僧的锦襴袈裟,产生贪念,竟然计划放火烧死唐僧。结果烧毁了观音禅院,自己也丧命。
再如《水浒传》,发生在庙宇的凶险故事也不少。例如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鲁智深火烧瓦罐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白龙庙英雄小聚义等等,庙宇里充满了刀光剑影,杀机四伏。
如果孤身一人进庙,难保会遭遇劫财、失身,甚至杀身之祸。
庙宇的财产安全
庙宇是进行祭祀活动、供奉神佛以及宗教活动的场所,里面必然会存放一些有价值或者重要的摆设物件,还有丰富的供品、香客捐献的钱物。
人们可以随便出入庙宇,在里面自由活动。
但是,如果庙宇里的物品出现损坏或者失窃,进庙者就是嫌疑对象。
如果是孤身一人进庙,没有旁人作证、辩护,更没有今天的摄像监控设备,那么就是单口难辩。
如果遇到被诬赖、设计陷害,那更是浑身是口也说不清。而且,身边连帮你喊人、去搬救兵或者伸冤的人也没有,只能自认倒霉,任人宰割。
上面说的“一人不进庙”,是过去人们的教训经验总结。
现在社会环境变了,上面说的“潜规则”已经没有存在的可能性。
但是进入现代社会的庙宇场所,也要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规范,尊重相关的风俗和禁忌。
这个话题,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Part1:【一人不进庙】是一个典故:相传唐朝末年,有一个商人,出差途中因为没有赶上客栈,所以住进一座寺庙,这个寺庙的主持见商人很富有,于是见财起意,将其杀害。后来官府侦破此案,缉获凶手。
这个典故是要告诫我们:人性本善,但在生存面前,人性经不起考验,为了个人人生安全,切莫一人单独夜行。
Part2:【二人不看井】也是一个典故:话说在北宋年间,有两个秀才赴京赶考,其中一个秀才学富五车,并且还带了很多钱,这让另一秀才心生歹意,担心自己不及对方,还觊觎对方的钱财,因而一直想加害对方。于是他一路上一直找机会准备下手,但是天不遂人意,一直没有得逞,刚好有一次在行路时,突然发现有一口井,他感觉这是天赐良机,于是他先跑到井边向对方说到:你看这井水多么清澈。两人此时已是口渴难耐。秀才一听说,也赶紧跑到井边,伸头观看,正欲要取水解渴时,却被他一把推了下去。就这样他取了对方金银盘缠,之后自己一个人进京赶考。
这个典故告诫我们:在竞争和利益面前,哪有什么共好,别人都希望你过得没有自己好。
Part3:【三人不抬木】这个道理就非常好理解了,它告诫我们:任何两个人就可以把一根木头抬起,第三个人不抬或者说假装抬就已经很好了,怕的是第三个人使反劲啊,从而引申的团队上,集体上,一样的。
Part4:【四人不徒步】这个是要告诉我们:公司或团队在做任何一项决策或决定时,人多往往是很难达成统一意见的,如果要听取团队每一个人的意见,那么这种团队必定长不了,鉴于此,要民主集中再出决定。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0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