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答案:历史上的「仵作」,是从「送葬掘墓人」渐渐演变成的「法医」。
「仵作」一词始见于五代后汉乾祐年间(948年-950年)成书的《玉堂闲话》一书,书中所记载的一桩杀妻案件提到了「伍作行人」一词。
《玉堂闲话》是史料笔记类文献,已经散佚,但是,成书时间较近的宋代《太平广记·卷172》有收录这个名为《杀妻者》的案件:
《太平广记·卷172·杀妻者》
引自:注1
从《玉堂闲话》的记载的这个案件来看,「伍(仵)作行人」是丧葬行业的从业者,从事掘墓、敛尸、运尸等等,这类平常人敬而远之的工作。
所以,「伍(仵)作行人」对当地死亡情况比较清楚。
《玉堂闲话》所记载的《杀妻者》一案中,正是「伍(仵)作行人」提供了遮阳一个信息:县城内一家富豪家里,举行十分反常的葬礼,使得官府快速破案。
「掘墓、敛尸」的「「伍(仵)作」在古代属于下九流的职业,社会地位并不高,所以多为世袭,固定干这个工作,因此称为「伍(仵)作行人」。
宋代成书的和凝《疑狱集、南宋郑克所著《折狱龟鉴·府从事》也都援引这个《玉堂闲话》所记载的这个案件,不过将「伍作行人,」改称为「仵作行人」。
———————————————
由于经常跟死人打交道,「仵作」对人类的死亡过程、死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从宋明时代开始,官方就开始他们的这一独特的经验为我所用,遇到有需要校验死伤的刑事案件,官方就会聘请「仵作」参与案件调查。
所以,从宋到元、明时代,「件作」渐渐获得官方认可,成为一个「半官方」的职业,开始行使其「双重职能」:
- 民间的敛尸送葬;
- 兼官署差役检验死伤。
从清代雍正以后,「仵作」开始成为官方吏役,获得了「国家公务员」的身份,清代县级行政单位就必须配备「仵作」数名。
一直到清末效仿西方,建立检验学习所,才改称「仵作」称呼为「检验吏」。
【以上结论,引自注2、3】
以上就是中国的「仵作简史」。
所以,中国历史上的「仵作」,其实大部分时间从事敛尸送葬一般人不愿意干的工作,故多为世袭,社会地位卑贱。
由于,「仵作」有独特的职业经验,在宋明时代,被官府所利用断案验尸,虽然与官方「合作密切」,但是「主业」仍然是「敛尸送葬」。
清中期以后,「仵作」才被纳入国家司法体系,勉强称得上「技术官僚」,角色今天的「法医」差不多。
——–
参考资料
- 维基百科:《玉堂闲话》——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s/%E7%8E%89%E5%A0%82%E9%96%91%E8%A9%B1#%E2%97%8B%E6%AE%BA%E5%A6%BB%E8%80%85
- 徐忠明. (1996). “仵作”源流考证. 政法学刊(2), 24-28.
- 杨奉琨. (1984). “仵作”小考. 法学(7), 42-43.
仵作,古36行之一,被称为仵作行。有文字可查该职业源自隋唐。从业人员从贱民和奴隶中选出,因为主要作业对象就是尸体,对胆量要求极高,所以大多来自屠户。在封建思想主导的古时,仵作地位极其低下,不仅本人受到嘲讽蔑视,就连儿子都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多么吭儿的职业,封建作风害死人哪!现在好多啦,都开始吭爹加啃爹了)
可是在生活中人们又离不开仵作。仵作的职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仵作从事殡葬服务,相当于今天的殓尸工,无论谁家办丧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且不受雇主家待见,拿今天的话说就是吃力不讨好。
仵作的另外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受雇于衙门,为刑事案件的侦破提供证据加推理,相当于今天的法医和刑侦人员。不仅有过人的体能和胆量,还要兼具鉴毒、尸检、现场勘察痕迹学和推理能力。因为封建思想制约,尸检时绝不可以解剖,全凭经验和对外科医学的熟练掌握(胜却现代医生无数)您要是觉得仵作得到了今天的公务员待遇,您就错了,就算仵作贡献再大小宇宙爆发出最大的光和热也暖不透个世态炎凉!
仵作要么在工作中忙碌的孤寂,要么在家中孤独的无人搭理。所以他们用大把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近乎避世般的修练进晋……
终于到了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杰出的仵作他就是宋慈,他在总结无数孤寂前辈心血后,结和自身20年办案经验,于公元1247年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清同治六年,这本书传入西方,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对推动世界法医学的发展起到极为深远的影响,宋慈因此被西方人称作“法医学之父”。中国CCTV电视台2005年播放了描写宋慈断案的电视剧《大宋提刑官》。
仅以此篇献给所有默默无闻的人,无论你身在何方,有无职业,无论你有多大压力,有多少人看不起,你一定要坚持对自己好点!适时放下手机,作作眼保健操,来个深呼吸!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