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赵高矫诏说】个人倾向于属伪史。
为什么说是个人看法呢?因为现阶段的证据不足以判断该说真伪,我只能说是我个人的看法,以现阶段的证据推导一个可能性比较大的说法。
现代人了解汉武帝以前的历史,多半是从《史记》开始的,而矫诏说就来源于史记,特别是《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 ……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祕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语具在李斯传中。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
始皇帝在位的第37年出游,也是最后一次出游,结果皇帝意外的死在路途中,帝国的继承人选成为了关键的问题,因为始皇帝生前没有立太子啊。
《史记》中言之凿凿地说皇帝欲立长子抚苏为后,但丞相李斯和中书府令阴谋立幼子胡亥为帝,最终得逞,胡亥称帝。
似乎没有任何问题,但……
二、《史记》的反对者:《赵正书》
针对史记的说法《赵正书》却有不同时意见:
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王死而胡亥立,即杀其兄扶苏、中尉(蒙)恬。大赦罪人,而免隶臣高以为郎中令。
《赵正书》出自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成书不晚于汉景帝时期,书中说因为皇帝可能会在外驾崩,立其它人可能造成别有用心之人作乱,所以请立跟在皇帝身边的胡亥为帝,皇帝许可了,并不是赵高李斯密谋的结果。
三、史料取信原则
读史经常会发现一些冲突的观点,取信哪一种成为争论的焦点,我认为取信原则应包含以下几点:
①取信符合科学定律,可能性大的
任你文字再精彩,办不到的就是办不到,什么黄帝乘龙飞升,什么受神感应而生,作为无神论者,应该一律否决掉。
但你要说项藉力能举鼎,这个倒要议一议,这鼎到底是多重呢,现在举重的世界记录是264kg,我相信古人即使再逆天也不会超过300kg的。
②取信多证者,摒弃少证者
多种史料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大,反之出现少的可能性小
③取信大事件,谨慎对待小事件
一般来说大事作假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影响太大了,会影响到其它事件和人物的发展,但小事件作假的可能性就大多了,具体来说胡亥登基这个大事是真的,至少如何登基的细节就另说了。
④取信时间地点人物,谨慎对待对话,摒弃主观的心理描写和形容词
可信度排名:
事件>对话>心理描写和形容词,
天子言论>诸侯、大臣言论>平民言论,
公开对话>私密对话。
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人说的话,肯定比见识浅薄、道德沦丧的人说的话可信了,另外根据立场,著书人可能诱导不利于敌人的说法。
四、问题的根源,还在于始皇帝未在生前确定继承人
如果一开始就立了太子,就没这事了不是吗?但皇帝为什么不立太子呢?
根本还在于,皇帝不希望提前把权力交出去,希望避免朝廷分裂。
自古太子都是最为难的,听起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则坐立不安,太聪明吧,老爸担心你提前夺权,太蠢吧,又说你烂泥抚不上壁。
(未完待续)
冥冥之中老天已注定,秦国只能出两世帝王。
当年秦始皇遇到一个游方道士,告诫他说“秦亡于胡也”。秦始皇一直认为胡是指北方匈奴,于是先修建长城,后派蒙恬率领30万秦军北伐。可怜躺枪的匈奴被反复吊打,无奈西迁离开东亚。
其实那句话的意思,等到秦国灭亡了才解开,胡指的是秦二世胡亥。
只是当时的秦始皇根本没想立胡亥为太子,所以也没有往胡亥身上想。
做为一个史上最著名的开国皇帝,秦始皇的远见卓识世人皆知,有这样眼光的人怎么会立只会吃喝玩乐的胡亥呢。
而且秦始皇也死得很是蹊跷,刚立完遗昭还没来得及找见证人就去世了。见到遗诏的赵高李斯等人,和扶苏不是尿一个壶里的人。让他继位,对两人来说就是天塌下来了。
有这样能篡改遗诏的机会,为了自保,也为日后富贵,这样干也就顺理成章了。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0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