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
#关于荔枝病,如果你感兴趣,希望你能阅读如下全文。
炎炎夏日,又到了荔枝丰收的季节
管你是三月红圆枝黑叶桂味,还是糯米糍挂绿妃子笑,都是放不下的美味!
然而,随着“荔枝病”案例的报导增多,“荔枝病”这个名词也逐渐走入视野,让不少人“望荔却步
- 什么是“荔枝病”
荔枝病(Litchi disease )是指由于进食大量荔枝,以至膳食量锐减而引起突然发作性低血糖。
关于“荔枝病”的报导,较为“突出”的是印度,而国内的报导相对较少,文献中有记录的主要是对1999年案例的分析。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发病者多为儿童,同时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荔枝而没有进食,发病时间多为凌晨,症状以头晕、乏力、出汗、昏迷为主。
- 发病原因
2017年,一篇发表在《Lancet Glob Health》的文献对荔枝病的发生原因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解释。
调查表明,印度爆发的荔枝病与 低血糖素A(hypoglycin A)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methylenecyclopropylglycine ,MCPG)的毒性作用有关。
MCPG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荔枝种子和果实中的物质,在动物实验中,它通过抑制脂肪酸的β-氧化和糖异生而导致低血糖。在未成熟和成熟果实中检测到的降血糖素a和MCPG水平大约是两倍!
- 结论
到这里,荔枝病的发病原因基本清晰了。
荔枝中含有低血糖素A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MCPG)(未成熟的荔枝含量较高),它们抑制了糖异生作用,体内糖的生成减少。荔枝中含有较多果糖,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荔枝后,体内的果糖含量急剧增高。大量的果糖一方面需要在肝脏分解,影响了糖异生功能,糖的生成减少;另一方面刺激胰岛释放胰岛素,大量的胰岛素使血糖降低;加上案发时患者没有进食,这些共同作用诱发荔枝病发生。
上面提到案例中,患者大多是儿童,都是容易接触到大量荔枝(家里有果园或者果树),空腹摄入大量(未成熟)荔枝,没有摄入碳水化合物(米饭等),体内发生了上述的过程,便导致荔枝病的发生。
- 预防
明白了荔枝病的发病机制,怎么预防也就比较容易了。其实也不必过分紧张。
荔枝病本来少见,多发于儿童,只要不过量食用(一天最好不超过300克)、尽量不空腹食入、摄入一些碳水化合物(如米饭)、不食用未成熟的荔枝,一般是不会患病的。
如果病情不重只要是摄入糖水即可缓解症状,如果感觉不适就一定要及时就医。
荔枝虽好,适量为宜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0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