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是语文的一大难点。因为它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用法,文言特殊句式,词类活用,通假字,句子翻译,文章内容判断,根据文章内容拓展出的问题,等等。可以这么说,练不就十八般武艺,就不能顺利拿下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
下面,我们以《樊姬,楚国之夫人》为例,谈谈课外文言文阅读需要多少知识积累,才能轻松地面对试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今旦与贤相语(谈论) 水尤清冽(格外)
B.未尝进一贤 (推荐) 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C.孙叔敖相楚(宰相) 小大之狱(案件)
D.庄王卒以霸(最终)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
这个题目考查的是实词的用法,一半课外文章中的,一半课内文章中的。课内文章中的词语意思,需要学生理解并准确记忆,没有什么难度,考的是学生的日常积累;课外文章中的词语是课内知识的延伸,考查的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比如A项中的“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通常有:(1)谈论,说话。“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2)话,言论。“又闻此语重唧唧”(3)告诉,对……说。“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今旦与贤相语”,“语”是谈论,说话的意思。A项的两个词语,解释都是正确的。
B项中的“进”在文言文中的意思通常有:(1)出仕,做官。“进亦忧,退亦忧”(2)进谏,劝谏。“时时而间进”(3)举荐,推荐。“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因为初中阶段,还没有学过“举荐,推荐”这种用法,要考查一下学生根据上下文判断词语意思的能力。
C项中的“相”在文言文中的意思通常有:(1)相貌。“儿已薄禄相”(2)仔细看,观察。“伯乐学相马”(3)宰相。“今旦与贤相语”(4)互相。“来归相怨怒”(5)做宰相。“惠子相梁”(6)帮助,辅助。“相夫教子”。这里“孙叔敖相楚”与“惠子相梁”用法一样,是“做宰相”的意思。所以C项词语解释有误。
为了避免认识上有偏差,我们一定要把所有的选项看完,如果下面的选项中,觉得也有错误的,我们就要在这两个选项中再认真权衡一下。
D项中的“卒”在文言文中的意思通常有:(1)士兵。“车六七百乘,卒数万人”(2)死。“母卒,父更娶后妻”(3)完成,完结。“太白感其意,还卒业”(4)终于,最终。“卒获有所闻”(5)通“猝”,突然,仓猝。“卒惶不知所为”。“庄王卒以霸”中“卒”解释为“终于,最终”最恰当。
看看,一个小小的选择题,需要懂得多少知识才能准确无误的做下来啊!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知日之晏也 当求之于上流
B.樊姬掩口而笑 面山而居
C.王以樊姬之言告虞丘子 计日以还
D.于是辞位而进孙叔敖 皆以美于徐公
这个题目考查的是虚词的用法。
比如A项中的“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通常有:(1)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当余之从师也”(2)助词,译为“的”。“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3)做动词,往,到。“送孟浩然之广陵”(4)代词,指代人,事,物。“问所从来,具答之”(5)代词,这,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6)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7)定语后置的标志。“居庙堂之高”(8)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久之”“顷之”。这里“不知日之晏也”,“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当求之于上流”中的“之”是代词的用法,代指石兽。
B项中“而”在文言文中的用法通常有:连词(1)表并列。“溪深而鱼肥”(2)表递进。“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3)表转折。“人不知而不愠”(4)表承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5)表修饰。 “杂然而前陈”, 译为“地”;“笑而止之”,译为 “着”;“朝而往,暮而归”,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不译。代词(5)通“尔”,可译为你(的),你们(的)。这里“樊姬掩口而笑”,“而”表修饰,译为“着”;“面山而居”,“而”表修饰,译为“着”。
C项中“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通常有:(1)介词,把,拿,用。“以(2)凭,靠。“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3)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按照。“策之不以其道”(5)而“卷石底以出”(6)以为,认为。“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8)助词,表示时间、方位或范围。“受命以来”(9)表目的,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10)表结果,以致。“以伤先帝之明”。这里“王以樊姬之言告虞丘子”的“以”是“把,拿”的意思;“计日以还”,译为“来”,表目的。
D项中“于”在文言文中的用法通常有:(1)在,从,到。“相与步于中庭”(2)比。“苛政猛于虎也”(3)向,对,对于。“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4)由于。“业精于勤,荒于嬉”(5)与,跟,同。“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这里“于是辞位而进孙叔敖”,“于”是“在”的意思,“于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皆以美于徐公”的“于”,是“比”的意思。
四个文言虚词,要让学生费一番思量吧。
3.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的樊姬是一个既“忠”且“智”的人。 B.文中的樊姬 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都善谏,樊姬把自己与虞丘子进行对比, 邹忌把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二者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C.虞丘子辞位的原因是樊姬力荐孙叔敖。 D.选文主要通过对话推进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
3题是关于文章内容的题目,难度不大,只要注意原文中“于是辞位而进孙叔敖”的主语是虞丘子,那么就很容易选出C项来。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忠不智,安得为贤?(2)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4题(2),是课文原句,考查的还是学生的积累,是基础性的东西,是很容易拿到分数的。4题(1),只须注意“安”“得”“为”的解释,就能够翻译下来。
参考答案是:不忠诚,不聪明,怎么能称得上贤明的人呢?
结束语:一篇小故事,几个小问题,看似简单,考查的知识点却很广。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做课外文言文,还真的怵头呢!那么,就让我们日常多读,多练,多记,打好知识基础吧!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