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在刘邦眼中不是第一功臣。汉三杰,以武力扫荡异已势力,韩信数头份,这在历代统帅中也是没人超越的。韩信就是韩信,沒办法,功劳摆在那儿,咋说也难出其右。
韩信是这么死的……
巨鹿郡守陈稀(音),回都城向朝廷汇报边防和治安工作。朝廷很信任他,抚慰有加,赏赐甚厚。陈郡守很仰慕韩大将军,并以探望抱恙中的元帅为由,上侯门拜见淮阴侯。两人相见甚欢。临别时,韩信对朝廷有怨言,并表达如有不测将配合陈太守如此如此。
汉初,高祖除了安抚妻妾不和,就是平叛了。这两事占了老人家最终几年所有时光。
刘邦派一根筋周昌这个耿直的人去辅佐并保护赵王刘如意,他在邯郸城偶遇陈稀夜宿邯郸,人马车骑之盛,掩没一条街。周昌大惊,连夜上书朝廷,说如果有意外,这么多门客就是一支军队呀,何况这个不是沛县集团的郡守手中有赵代精锐骑兵。刘邦指示下属继续调查。陈稀一听,朝廷怀疑了,就反了。于是汉高祖亲自平叛,把能征惯战的韩信凉在一边。
韩信自齐王而楚王而淮阴侯,一直在降,心中不平,怏怏不乐。于是称病。大家都知道咋回事,上头冷,下头就更冷了,韩信孤立了,罗雀之门,叶落满庭……
刘邦去平叛,吕后守朝堂,跟着的一班儿辅佐。照样条理分明。对百官的动向更是密切注视。
韩信的一切自然逃不过朝廷的监控。陈稀一反,韩信还是心动的。于是就有人告淮阴侯心存不良,想造反。
韩信造反,在京城,无人可制。吕后吃了一惊,把沛县集团核心人士找来应对。于是,萧何被选出来,成了诱捕韩信的”朋友”。朋友对韩信说,皇上把反贼陈稀消灭了,宫中举行胜利酒宴,请你去喝酒。韩信说,有病,不想去。朋友说,这样的大事,病了也得去,不去,不是找不自在么?韩信一向相信萧何,听来也有道理。就同朋友一块去长乐宫。这一去,萧何半路借口离开,韩信就进宫去,去一道门关一道门。到了长乐宫,被刀斧手捉住,绑如端午棕子,扔在长乐宫钟室。吕后转出宫帷,一代名将大叫,不服气呀,这天下己定,我辈固然当烹乎?
韩信就死了,年届三十有五。嗟夫!
大家都知道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在那样的乱世之中,想要建立一个王朝可不是简单的事情,首先你要有足够多优秀的人为自己卖命,其次你还要有更大的智慧和能力让他们愿意跟随自己,要不然即使是已经到手的天下,也可能被随时颠覆。
韩信,刘邦手下将士,在历史的英雄名单中,那也是排在前列的,刘邦能够称帝,建立大汉王朝,百分之八十都是依靠韩信在前线浴血奋战得来的。在战场上,韩信好像是神一样,从不怯弱,打仗都是带头向前冲,带出来的将士更是一个比一个威猛,按理说像这样的猛士,大多应该是有勇无谋类型的,只知道打仗,不知道策略,可惜韩信不是,他不仅是勇字当头,谋略更是一等一的高,要不然也不可能打了这么多的胜仗。
虽然韩信很优秀,可是他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为人不知道收敛,对他的顶头上司没有向别人那么毕恭毕敬,这让刘邦很是窝火,可是介于还需要靠他征战沙场,打天下,只能是忍着。不过也奇了怪了,你说你有这么大的能力,要么你就去称王,要么你就忠心辅佐别人,现在倒好,上司看不惯你,你又看不上上司,这整的上不上下不下的多难受。
韩信手下的谋士蒯通看出来了这两人的心思,身为韩信的人,自然是向着韩信说话,好几次都劝说韩信干脆自立为王好了,但是韩信不同意啊,说什么现在这样挺好的,刘邦对我也不错,没必要费这么大劲再折腾一番,蒯通几次劝说没有结果,就放弃了这个想法,韩信也依然是我行我素的行事,不太把刘邦放在眼里。
大汉王朝建立之后,韩信借着他的战功,官位自然是不低,再加上军队是他带出来的,可以说军事方面他一人独大,将士们明面上是听刘邦的,实际上还是看韩信的意思行事,刘邦很生气,心想自己的国家,但是兵权却掌握在别人手里,这搁谁谁能受得了,可是也不能明目张胆的对于国家有功的大臣下手。吕后知道丈夫的小心思之后,用计将韩信骗进永乐宫杀掉了。
韩信死前大叹一声:“早该听从的建议,悔不当初啊”,刘邦听完之后,惊慌失色,立马派人将蒯通抓进宫,以他打算谋朝篡位为由,马上下令煮了他,蒯通静定自若的对刘邦说:“我当时是韩信的部下,他就是我的主公,我自然是一心为他打算的,我只是忠于我的职责,尽了我的忠心,并没有篡位一说。”刘邦硬是被他说服了,最后选择放了他。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0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