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我们常常为其中的忠孝节义所震撼所感动,尤其是刘备为了自己信守承诺,坚守桃园三结义的誓言,不听文臣武将的极力劝谏,在蜀国草创之初就大起军兵七十余万。最终也因为这件事情而死。
其实,关张二弟被害,只是刘备伐吴的导火索而已,甚至可以说只是刘备伐吴的借口罢了。一句话,刘备伐吴另有隐情。
当东吴表示要把杀害关羽的罪魁祸首潘璋、马忠交给刘备处置,刘备不答应。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应该是要报“见陵之耻”孙尚香在刘备出征西川之时又在刘备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的离开荆州。
还差一点带走了他漂泊半生留下的唯一的骨血刘禅。
这让刘备每每想起来都有点脊骨发凉直冒冷汗。再说,不辞而别,夫妻之情义何在?在刘备看来,这也分明是孙权故意在羞辱刘备。
刘备伐吴还有第二个深层原因,那就是荆州问题。
想当初,荆州本是刘表之地,刘备因为当时势单力孤,无力掌控荆州局势,只好逃到江陵,连安身之地都没有,孙刘联合才得以苟延残喘。趁着东吴和曹操酣战之际,夺取了原来的一点荆州之地暂时栖身。
从古至今,对于任何国家那都是寸土必争的。况且,江汉平原,沃野千里,人才荟萃,进可攻退可守,岂有轻易让他人谋夺而无动于衷的道理。
刘备伐吴的第三个深层原因,就是处于巩固政权的考虑。
刘璋集团、地方集团和诸葛亮代表的荆州集团,相互倾轧,争权夺利,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时,刘备颇为倚重又非常信任的法正已经去世了,而与诸葛亮的关系早已变得相当微妙。
这让刘备感到的不是江山一统的踌躇满志,而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种情况下,刘备大举伐吴,把各方势力的军事权利收归自己管辖,尤其是大举伐吴,就要动员征兵,这样既可以大大削弱地方势力和刘璋集团。
当然,刘备伐吴的第四个深层原因,是为了捕捉叛贼。古往今来,对于叛徒都是深恶痛绝的,匹夫尚且如此,何况帝王将相。
刘备伐吴,最终失败是他始料未及的。作为刘备当时伐吴的几个目标也没有达成,甚至可以说是自取其辱。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0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