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

通过秦代的郡县制推敲起来,刘邦大抵算是当时沛县下属泗水(介于乡镇级别)亭的“派出所所长”。

刘邦在沛县的时候究竟是“官”是“吏”,从现有的秦代史料来看,是很难判断出来的,但因为“汉承秦制”,汉朝也设有“亭”单位,长官也是亭长,从汉代亭长的职能来反推刘邦的职位,刘邦的确算是“派出所所长”这一个级别,甚至更大。

刘邦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图1

沛县刘家算不上豪门,隐隐有些落魄的趋势,刘邦的曾祖父刘清曾经是魏国的“大夫”,这个官职算是很高的了,仅次于“卿”,高于士,只可惜后来魏国被严重打击,刘清看到前途未卜,只能带着家族移居“丰地”,还因此改了姓。

刘清是大夫,根据周代礼制,他的儿子、孙子辈理应是还可以得到一些贵族身份的,可因为远离了魏国,加上魏已经很弱了,刘清的儿子就当不了官了,只能靠着身份“经商”,他其中一个儿子就因此变得富有,那就是刘仁,这也是刘邦的祖父。

刘仁生子刘煓,刘煓还赶上了贵族一些待遇,属于是刘家特权的“末班车”了。

可他生下来的几个儿子,无可避免成为庶民,而他的儿子刘季(刘邦)长大之后,只能依靠刘氏家族在当地的影响力再让他当上了“亭长”,毕竟他还有儿子是种田的,加上“亭长”这个职位乃是秦之官职,刘邦算是混得很不错了。

所以下面将从秦代“地区单位”、“地区官职”的角度来解读刘邦的“亭长”到底有多大。

刘邦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图2

泗水郡沛县泗水亭,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的行政单位。

实际上,在后世的史料“梳理”中,所谓“泗水郡”之名,在秦代更应该叫“四川郡”(泗川郡)。

秦一统天下后,设立“三十六”郡,其中四川郡处在“沂、沭、汴、濉”这四条河的‬流域范围内‬,因此‬取名‬四川‬郡‬,这个名字‬乃是‬来源于‬《史记‬》,比《汉书‬》才开始‬称为‬“泗水郡‬”的‬记载‬更早‬,而之所以‬汉代‬改为‬泗水郡‬,跟刘邦‬曾经‬当过‬“泗水亭‬长‬”后有‬很大关系‬。

不过泗水郡在汉代也只是别称,因为刘邦已经将泗水郡的“官方”名字换了,乃是“沛郡”。

《水经注》有载:

“秦始皇二十三年,以为泗水郡。汉高帝四年,改曰沛郡,治此”。

因此“泗水亭”和“泗水郡”这不是同一个概念,为了避免后文会让人产生疑问,所以先对此做出解释。

刘邦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图3

秦分三十六郡,根据比例和行政意义上来讲,秦朝的“郡”可以看作是我们现在的“省”级单位,而下属的“县”可以看作是“地级市”单位。

不过秦汉在县的单位上分为“大县”、“小县”,大县和小县直接的区别就在人口的数量,而两者在行政上的配备不同,小县只有基本的人员配备:县令、县丞及以下附属官吏,而大县则是还拥有县尉、预备的县丞、县令,属于有些“常务”性质的存在,比如沛县就是这样。

在县单位以下,就到了“乡”级单位,这个乡,也是分“大小”的,最简单的分法,还是人口。

汉承秦制,《汉书》记载的乡级单位是这样区分的:

“乡置有秩、三老、游徼。本注曰: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

乡是县的下属单位,郡县制中不带“乡”字,但实际上乡才是郡县制最核心的部分,因为乡要完成中央和地方的“税务”、“丁役”、“政策”的协调和中转。

刘邦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图4

因为县太大了,不可能完成民间细节上的管理,比如在“丁役”的征召上,乡的职能是“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

如何理解这个意思呢,那就是服役的人,要先通过乡地区对当地百姓的“了解”来制定先后顺序,恶人先,善人后,这是秦朝保证社会基层秩序很重要的一种调节手段,为了避免民风彪悍的地区,乡人组织起来暴动。

只是秦朝自己也没想到,陈胜服役却是在半路闹起了力气造反了。

再比如收取地方税务上,肯定每个地区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方法经商发达,资源丰富,因此富有,理应多收,有些地方入不敷出,连活下来都难,不仅不收,还可能要补贴,所以乡要“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

县也好,郡也好,他们是政策的二次发布者,但是却不是具体的执行者,只有乡才是具体落实一切的基础。

那么乡已经是属于偏“基层”的结构了,按理来说,乡的政治体系里,就有大量的“吏”,跟县的政治体系不同,几乎都是官,再往下,就到了“亭”,这个亭的单位,则是乡的再一次下沉,按照我们现在的行政体系来区分,就处于“镇”和“乡”的区间。

刘邦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图5

而用一个最合适的概念来表述,他大概等于我们以前所说的“生产大队”。

刘邦正是沛县泗水亭的一个亭长。

他能管理的就是“里”和“什伍”,而后面这两个行政单位,就很好是别了。

所谓什,乃是“十个家庭”组成一个单位,伍,就是“五个家庭”组成一个单位,这是秦朝最基本的社会等级,如果按照现在村人口来区分,一个“什伍”加起来,勉强达到一个村的规模,可实际上也只是勉强。

“里”掌管什伍,他又比一般的村大,根据生产大队的特点来推敲,亭的确更符合生产大队这个特点,有规模,但却没有固定数量和要求,而“里长”的顶头上司,就是“亭长”。

亭长刘邦:在天下面前只是蝼蚁,在沛县我风生水起。

偌大个天下,沛县刘邦也只是一个凡夫,有点跳脱,有点无赖。

刘邦经常嘲笑种田的兄长,所以跟哥哥关系不好,他年纪大了却还不成家,天天跟沛县的曹氏厮混,无名无份,刘煓不止一回骂他好高骛远了,不过刘邦却支持弟弟刘交外出读书远游。

刘邦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图6

因为祖上身份显赫的缘故,刘邦即便是“布衣之身”,却也能谋得一份好差事做,那就是当“亭长”,而泗水亭距离沛县很近,因为沛县就是郡治,所以泗水亭的地位很高,刘邦经常得以跟县中的官吏交往,比如萧何、曹参等人。

虽说史书把刘邦说得跟个流氓似的,但不得不说,刘邦是有很过人之处的,比如他在沛县中众人皆知,虽然有萧何这种觉得刘邦说话不着调的,但更多是曹参这种,总觉得刘邦说话有才的,未来是大丈夫的人。

不过刘邦到底有没有官的“名份”呢?

若是从唐代的张守节的说法来看,刘邦是没有的:

秦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长,主亭之吏。

而“吏”,也是自汉朝以来对刘邦最流行的说法,最根本的判断标准是,刘邦多次自称“布衣”出身,而布衣,就是没有官身的最好解读,在秦代,即便只是“士”,都已经不算是布衣了。

刘邦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图7

但是对刘邦“吏”的身份存在质疑的是,刘邦当时的“级别”其实并不算低了,因为他乃是沛县泗水亭的亭长。

比如前面说到乡的行政等级概念的时候,也讲到了乡的“长官”,主要分两种,大乡是“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乡人”。

小‬乡‬则‬是‬“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

按道理来说,乡长乃是县令安排的才对,但是掌管大乡的长官“有秩”,却是由“郡守”安排的,等于是省级领导直接任命,跳过了县令,这就意味着,大乡的地位很高,即便不能跟县令平级,但也相差不远,而且“有秩”是有“一百石”粮食俸禄的,这就意味着,有秩乃是“官身”。

而小乡的长官叫“啬夫”,这个倒是县令安排的,不过按照刘邦所在的位置,刘邦应该就是“大乡”管辖下的亭长,甚至还不是普通的大乡,这就让刘邦有可能也有“俸禄”,不管多少都好,只要有了,那就算是官,而刘邦自称布衣,也有可能是他自己觉得自己没资格称官罢了。

比如刘邦的大功臣萧何,他当年就是沛县县令府中的“主吏掾”,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掌管沛县的吏员的进退升迁,所以萧何也是个“官”,但是萧何的俸禄应当是不高的,未必比刘邦好到哪里去,而刘邦属于是那种和“三教九流”打交道比较多的人物,偶尔也有一些意外之财进账。

刘邦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图8

不管怎么说,刘邦在沛县的日子还是很滋润的,有酒喝,有牛吹,在樊哙那里吃狗肉可以赊账,平时还有红颜知己曹氏陪他解男女之闷,相思之苦。

若不是秦末乱世,刘邦也自觉自己这辈子都没有机会跨越阶层,虽然他是一个亭长,可偌大个天下,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他可以自大吹牛,却不是真的不知所谓、不明事理,所以他看到了秦始皇的车马路过时,也会虚心伏拜,感叹大丈夫当如是。

亭长刘邦:押送犯人,却变成犯人。

陈胜在秦二世元年,被征召为前往渔阳戊守的兵役,而陈胜又那么巧被选为了“屯长”,相当于这支前往渔阳服兵役的队伍的小头领,但这头领却不好当。

秦法严厉,动不动就要对人制裁,就连后世鲜有的砍头的罪名都不少,比如在服兵役的过程中,一旦“失期”,那么就要按照法律“斩”。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也是因此,陈胜最终决定反了。

刘邦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图9

陈胜只是一个平民百姓,比起刘邦这个亭长,陈胜还远远不及,有人觉得陈胜按照秦法来看会被斩,未必是秦法严苛,或许是陈胜的身份不够。

可实际上,在陈胜于大泽乡起义之前,刘邦就已经触犯了秦法“死刑”的底线,刘邦也是“失约”,他作为亭长,却把犯人给丢了。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

作为亭长,刘邦有管理“亭”治下治安的职责,包括抓捕犯人、审讯犯人、押送犯人等等,因此在职能上,刘邦的确相当于一个“派出所”所长,可刘邦这个所长当的时机不对,他偏偏活在了秦朝。

有一回刘邦奉郡守之令,将泗水亭这一地的犯人押送到骊山,可因为这条路太难走了,刘邦押送的途中,就有很多犯人跑了,刘邦估摸着,等到了骊山,犯人都跑完了,到时候也是一个“斩”字,因此刘邦艰难地决定,解散大伙,让大伙都跑路,自己个做一个“亡命之徒”。

刘邦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图10

所以刘邦从一个亭长,变成了一个“犯”,这个命运的转折让人语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秦法的苛刻,让刘邦成为成为这个样子。

可别看刘邦因为押送犯人被犯人逃跑,自己就要亡命天涯从而觉得觉得刘邦这个亭长不厉害了。

一亭之长,刘邦管理治安和兵役之事较多些,而刘邦的“同事”也很多,分别是“亭佐“、“亭候”、“求盗”、“亭父”、“亭卒”,在芒砀山刘邦“解散”大伙的时候。这里面的大部分陪同刘邦押送犯人的,就是亭父、亭卒一类,他们类似于现在“警察”一类的人物。

而亭佐、亭候、求盗这一些人,日常就是辅助刘邦工作的,他们管理的也是一亭之地的事情,虽然人数不多,可这个配备和制度就摆在这里,地位是不容小觑的。

因此,亭长之职其实已经算是比较厉害的职位了。

总结:

刘邦可以说是“落魄也秦法,崛起也秦法”,正是因为刘邦并不算高端的身份,却又给予他一些可以打开眼界的地位和岗位,才让刘邦才秦朝末年下定决心改变天下,最终从芒砀山走出,成为沛公,最后成为“汉高祖”。

刘邦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图11

而亭长在秦朝基层来说,绝对不算一个小的职位了,但在秦朝,“三公九卿制”的规则下,仍旧只有达到士的标准,才能说自己是官,官和吏即便在职责上、岗位上相差不远,但两者的地位身份却是天差地别。

也是因为没有秦朝的官身,刘邦才够潇洒,若是在他曾祖父刘清那个时代言“造反”,那么就说不定缩手缩脚了,因为古代的“官身”对人最大的特点就是“道德绑架”,一旦被扣上了那顶帽子,很多事情倒就不够果断了。

最终,严苛的秦法没能处决刘邦,秦朝廷更不能,后来反而是刘邦打入了关中,来到咸阳宫中,秦子婴只能乖乖俯首投降,看着这一幕,或许刘邦就在想,哪里有永远高高在上的大丈夫,你我皆俗人,成败看天命。

仅此罢了。

正如陈胜言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刘邦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图12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我试着解答一下,传说刘邦曾经做过泗水亭亭长,与史实来讲是无从考据的。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对于真实历史(官方历史。),以本纪文体记之。比如项羽,就有项羽本纪。而刘邦,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表现为传记体,也就是传说的成分大一点。按照常规,刘邦为了遮羞很有可能美化了自己先前不光彩的一面, 所以司马迁用传记体形式来记录这段历史。

回过头,咱们说说亭长是什么职位。秦朝时期是郡县制,亭长是什么职位?秦朝历史没有记载过。在秦汉时期,亭长到底是什么官职呢?通过司马迁史记,亭长不在编。说白了就是,国家不给发工资。在后期保甲制度中,也没有亭长这个职位。

那么,亭长到底是什么职位呢?正规在编的没有,驿站可以看到亭长一职。十里为一望,百里为一亭。在唐朝以前 ,驿站并不重要,那时都是以火为号,放狼烟。到了唐朝,疆域扩大烽火台逐渐失去作用,驿站从军事角度得到重视。即便重视,也无奈沦为碎催。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说明驿站地位卑微。

古代亭长在现代这个社会是什么职位呢?应该不在编。比如辅警一类。要编制没编制,出了问题就是临时工。

就说这么多吧,我也只是胡乱写的,不足之处还请原谅。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0503.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3月 9日 下午3:05
下一篇 2023年 3月 9日 下午3: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