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古代春节有很多风俗,其中不少一直沿续到今天。

拜年

现在许多单位春节时有团拜,其中这在古代早就有了。有一些历史大事件,还与春节团拜有关。比如陈桥兵变,就是在春节团拜时,突然从边关传来辽人入侵的消息,朝廷就派赵匡胤率兵奔赴边关抗击敌寇。不料赵匡胤刚到陈桥驿,便发动陈桥兵变,杀回京城,篡位夺权了。

宫廷有团拜,民间也有拜年的传统。《梦梁录》中说:“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年。”鲜衣就是新衣服,大家都穿着新衣服,一派喜气洋洋,往来拜年。梅尧臣的诗云:“孺人相庆拜,共坐列杯盘。”便是春节拜年之写照。

古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图1

燃放烟花爆竹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火药除了用于战争外,也用于烟花爆竹等娱乐活动。从除夕到整个春节期间,到处都可以看到燃放烟花爆竹,给节日增添喜庆的味道。王安石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除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笔者小的时候,也时常放烟花爆竹,现在许多城市因为安全考虑,禁止燃放,使得春节的过年味少了许多。

古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图2

贴门对春联

春联是从桃符对联演化而来的。上面提到王安石的诗中有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桃符,其实就是驱鬼避邪用的,同时也有喜庆迎祥之意。后来,就有了撰写桃符对联的社会风气,后来主演变为春联。直到现在,贴春联仍然是春节时期最重要的风俗,时下已近春节,商店里,路边的小摊小贩,卖春联者不计其数,笔者昨天也刚买了门联,这个习俗,保存得很好。

古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图3

祭拜祖先与神灵

在古代,祭祖是春节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中国文化里,祖先崇拜是很重要一块内容,特别是春节这样的大节日,便少不得祭祖。以笔者为例,除夕吃团圆之前,都要先祭过世的先祖。除了祭祖之外,还有祭祀神灵,这也是少不了的。以笔者所在的地方为例,土地公、天公这些神灵都是要祭拜的,以求平安。

古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图4

其他的风俗

古代过春节时,还有许多风俗,有一些现在不流行了。

比如挂千,其实就是一种剪纸,或者图案,或者吉祥语,挂在门上以图吉利。春节正月初一时,还有沐香汤的风俗,就是用五种木料煎汤沐浴,据说这样一洗,可以延年益寿。此外,还有吃素饼,喝屠苏酒等风俗,就不一一说了。

“年”在上古时称为“载”,夏商时称为“岁”,周开始称“年”直到现在,古人通过年来划分新旧,并在这个日子进行各种庆祝,夏朝时新年节定在1月初1,周朝定在11月初1,秦朝定在10月初1,而到了汉朝重新恢复了夏朝历法,也就是今天的农历,以1月初1为新年节,后世一直沿用至今变成了华夏子孙最重要的节日。古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图5

春节贴门神,一般有文臣和武将,文臣有刚正不阿的魏征、包公等,武将有杀伐果断的秦叔宝、尉迟恭,图为成都宽窄巷子的门神。

清朝灭亡后,民国政府为与国际同步,使用西方历法,也就是今天的公历,并把公历的1月1日改为新年节,而中国人自己的农历1月初1改为春节,解放后我们把公历的新年节定名为“元旦”,农历1月初1定名为“春节”。而要说到古时候的春节习俗,最早定型是在西汉,统治者休养生息后,百姓生活达到一定高度,各地区人民同在这一天过春节,主要内容包括拜神、祭祀、庆祝等。古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图6

以前春节,给达官贵人拜年的人太多,主人招待不过来,于是客人就留下贺年帖,意思是自己来过了,图为民国时期的贺年帖。

隋唐以前,中国人的春节庆祝方式偏向于鬼神,比如燃鞭炮、挂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等,隋唐以后,由于社会开放,民族交融,春节的庆祝方式由敬鬼神变成大众娱乐的节日,比如放鞭炮不是为了驱鬼辟邪,而是喜庆、热闹,元宵节也不是为了祭祀天神,而变成了吃汤圆、赏月、赏花灯的全民娱乐活动。古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图7

图为晚清北京,春节人们互相拜年行作揖礼,作揖是中国传统礼节,现在人习惯了西方握手礼,遗忘了咱自己的作揖礼。

到了明清时,春节从娱乐型更加丰富多彩,舞狮、唱戏、说书、高跷、游船、庙会、花市,好不热闹,同时春节增加了礼仪型,人们在新年这一天互相祝贺,有身份的人互相送帖,亲朋好友之间互相叩拜,馈赠礼物,当然春节家人团聚,祭祖,吃饺子,拜年已经成为雷打不动的必备项目了。古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图8

图为民国时期南方春节舞龙。

除中国人过春节外,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日本、朝鲜、韩国、蒙古、越南等国也过春节,比如春节日本人必吃年糕,互送贺卡,吃团圆饭,守岁,拜年等;越南人也在这一天放鞭炮,年画,春联,庙会,一样都不能少;朝鲜和韩国在这一天都要穿上传统服装祭祀祖先,给长辈拜年,压岁钱,传统美食等;蒙古也过春节,只是他们管这一天叫“白月”,家家互互聚集庆祝,并举行盛大的活动。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0716.html

(0)
上一篇 12分钟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