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越多才越能发挥军争的艺术,也就是说只有军队达到一定数量后,为将者才能更好的发挥出他的军事天赋,将谋略运用得淋漓至尽。打个简单的比喻,你只有十个兵,那么你打仗就没有什么谋略可用,只能硬碰硬的打;如果你有十万军队,那么你就可以安排一部分做诱饵,一部分做伏击,一部分做后援;如果你有百万军队,那么你发挥的空间就更大,可以纵横全国无疆了。当然只有韩信这样的帅才才能统兵百万,像刘邦这样的大将他最多领兵十万。刘邦击彭城有兵56万,击匈奴有兵32万,这些军队数量远远超过刘邦的统御能力,因此皆失败而终。
军队作战来源于群殴但是明显高于群殴,军队之所以称为军队是因为他有严密的组织,是专业杀人的组织。单打独斗是游侠的决斗方式,群殴是帮派间的暴力解决问题;军队作战分工明确,进退有序,是以阵形和组织取得胜利,并非仅仅靠士兵的个人勇武!悍不畏死,一往无前的大秦军队,在被李牧、项燕击溃后,逃跑的速度也十分快;装备精良的齐国军队,数量众多,但是将帅无能,面对秦军的奋力一击,也就亡国了。因此军队的核心是将帅,士兵是手足,两者结合得好,那么军队就会无敌。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在于韩信能将用兵谋略发挥到极至,在于他明白军队取胜的主要原因在于“合众暴寡”,“以强凌弱”。集中优势兵力击溃敌军的关键点在于已方有优势兵力,没有优势兵力就谈不上击溃敌军。比如韩信的背水一战,大家都认为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其实在正面战场上赵国军队虽有二十万之众,但是并没有人人参战,因为铺排不开,与汉军正面战斗的赵军数量并不比汉军多。韩信以优势兵力抵抗住赵军的进攻,当然他知道抵抗不能持久,所以他派了一支奇兵偷袭赵军大营,使得赵军军心混乱,然后一鼓作气击溃赵军。为何赵军大营被劫,赵军就军心混乱了呢?那是因为赵军认为汉军的援军到了,数量不在他们之下,且粮草被抢,他们必败无疑,因此军心就乱了。
长平之战白起以50万秦军围困赵军45万,为何赵军冲不出包围圈呢?原因在于白起利用了地形之利,这地形之利相当于给秦军又增加了50万人,赵军人数虽多却无法全面铺开,突围之路又地形不利于他们,因此多次冲不出秦军包围圈。垓下之战时,汉军有四十余万,楚军有十余万,如果韩信采用与项羽硬碰硬的战法,那么韩信必败!因此韩信采用了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计,层层设伏,处处诛心,让项羽不知道汉军有多少军队,也无处着力突围,楚军还军心涣散。如果韩信手中只有十万军队,那么他的十面埋伏就无法施展;如果韩信只有三万军队,那么他也不敢再背水一战。
韩信是楚国淮阴人,出身贫困,老娘死了都没有地方埋,自己吃饭成问题,经常去当地跟他关系不错的派出所所长家里蹭饭,结果那个所长媳妇饭做好了就在被窝里吃,等韩信去的时候,人家早就吃完了,就这样的韩信平时还在腰间悬着宝剑,到处晃荡,向外展示他是士人,而不是普通百姓,而当当地泼皮欺辱他时候,骄傲的韩信居然也能受得了胯下之辱。
韩信出身低微贫寒
秦末天下大乱之后,韩信投靠了项羽,项羽封他为校尉。可是韩信向项羽提出建议,项羽不以为然,对于项羽而言,他自己的军事才能已经足矣。于是觉得才能得不到施展的韩信转投刘邦,但是刘邦也不重视他,不过萧何发现韩信是个人才,向刘邦举荐,刘邦仍然不以为意,眼见得不到重用,于是韩信再次逃走。
萧何得知韩信逃亡,来不及禀报刘邦就去追赶韩信,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最终再次向刘邦推荐韩信,萧何认为韩信是难得的将才“国士无双”,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指挥汉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夺取关中。而后在刘邦带领主力攻击项羽老巢的时候战败,韩信受命攻击降而复叛的魏国、赵国,韩信带领少数兵力在井陉口“背水一战”大败陈余,攻灭赵国,随后臣服燕国,并突袭齐国,击败龙且带领的楚国援军,将魏国、赵国、燕国、齐国等悉数拿下,并在关键时刻谢绝了项羽提出或者助楚灭汉或者中立与楚汉之间的政策,而是坚定的支持汉王刘邦,这极大的改变了楚汉此前他提出封王的要求,让刘邦不爽,但是韩信实力很强,于是刘邦分封韩信为齐王。项羽被灭后,刘邦再次突然进入韩信军营,夺走韩信的兵权。后来有听说齐国是形胜之地,足以图王霸之业,不应该封给异姓王,于是将韩信改封为楚国,韩信本是楚国人,也算是衣锦还乡,韩信也没有表现出不满。
楚汉战争形势图
可是刘邦对韩信仍然充满戒心,后来有人密报韩信谋反,刘邦忧心忡忡。最终听取陈平的建议,刘邦假装视察云梦泽,而按照惯例,皇帝驾临,诸侯王应该前去拜见,于是韩信轻车简从前去觐见刘邦,结果被生擒回长安,最终韩信谋反查无实据,韩信虽然出得了监狱,但是被降为淮阴侯。
有一次刘邦与韩信聊天,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
“十万”韩信倒是直言不讳。
“那你能带多少兵?”刘邦继续问韩信
“多多益善”也就是韩信的意思是“我带兵的越多越好,你刘邦最多只能带十万兵”
听闻韩信解答,刘邦笑了,继续问道:“你既然如此厉害,为何被我所擒”
“你虽然不善于带兵,但是善于管理带兵的将领(善将将而)”韩信解答道,刘邦听后大笑了事,对于韩信的解答还算满意。
事实上在秦末汉初,韩信的单兵武力值肯定不是最高的,史料甚至没有韩信冲锋陷阵的记载。但是能够统领大军,无论敌人强弱,他都能够在对敌作战中进行良好的调配,于是他总是以优势兵力攻击对面之敌,而且他本人也鄙视将领个人的武勇。所以他的对手陈余、龙且、项羽实际上都不是一般人,但是都无一例外的败于韩信之手。
韩信是难得的将才
而他的老上司,也是老对手汉高祖刘邦也承认,“连军百万、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的将领只有韩信,这也是对韩信在那个通讯落后时代,能够做到统领百万大军协调一致,攻必取、战必克,无论逆境顺境都能够大杀四方的杰出军事能力的认可。
所谓的多多益善,能带更多的兵是韩信军事能力的表现,不是韩信在具体的战斗中追求的目标。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0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