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要放点冰,我要睡在冰上。”
这是孙中山临终前的话语,当时的他为了革命奔波劳累,身体早已不堪重负。但刚刚从医院出来的他,却说了这样一番诡异的话。
当时很多人不能理解,有的人认为孙先生心若死灰,也有的人认为孙先生已经糊涂了。
但谁都不会想到,此时的孙先生比谁都清醒,革命的事情自己已经尽力了就好,未来的历史交给了后人,现在的他只留下对自己人生的总结和反思。
其实,孙先生的奇葩举动就是对他昔日感情的追忆,而这段感情则牵涉到了一个女人,她的名字叫做陈粹芬。
关于这个女人的故事,可能很多年轻人不太熟悉,但是在老一辈革命家以及历史研究人员眼中,她有着很多的称号。
——其中包括:孙先生的革命伴侣,诸多历史人物的照拂者,一位不该被历史遗忘的红颜。毫无疑问,这些头衔一个个让人震撼,那么这个女人究竟有何来头呢?
陈粹芬,出生于1873年,因为排行被称为陈四姑。
根据老一辈人的回忆,陈粹芬家庭贫困,父母早亡,而且未曾读过书,被人称为不识字。但见过她的人,都会回忆:她身材适中,眉目清秀,吃苦耐劳,颇具贤德。是那种第一印象给人极好的传统中国女性。
然而,真正让这位女性迎来传奇人生的,不仅仅是她的性格和悲惨的人生遭遇,更重要的是她与孙先生的偶遇。
当时是1891年,在陈少白的介绍下,陈粹芬第一次见到了26岁的孙先生。虽然是初次见面,但彼时的孙先生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他不满于中国的现状,常常表示要效法洪秀全和石达开推翻清王朝。
和后来的毛主席一样,年轻的孙先生充满着朝气,他的演讲颇具感染力。
虽然陈粹芬没读过什么书,但她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孙先生话语中的强烈爱国情怀,也深深的被孙先生描绘的未来蓝图所打动。就这样,第1次见面,孙先生就触动了陈粹芬,二人成为了革命同志。
本来,作为传奇人物,孙先生要经历的一切都是惊天动地的,很多同道中人都难以跟上新先生的步伐。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陈粹芬不仅做到了,而且还能与孙先生肩并肩共同战斗。
1892年,孙先生以悬壶救世为掩护,通过高超的医术来宣传革命。
毫无疑问,这是十分危险的,需要有人进行配合。陈粹芬担起了助手的责任,她帮助孙先生联络革命同志,在危机来临之时通风报信,与孙先生里应外合,成功地在当地潜伏起来。
随着两人合作的密切,二人逐渐形成了默契,这种默契不仅仅体现在地下工作的配合上,更是体现在了武装斗争的争分夺秒上。
1895年,兴中会在广州发动起义,企业的负责人陆皓东在运军火的时候被清廷抓获,此举也导致了很多人是被抓捕,军火也几乎被扫荡一空。
但就是在众人人人自危时,陈粹芬冒着生命危险,藏下了一批短枪,短刀,炸药和子弹以及手榴弹,为革命保留了斗争武器。
随后1900年惠州起义,起义前,孙先生决心从美国加拿大等地购买武器,然后以日本为中转站将武器运送回国。
这又是一次颇具风险的行动,又是陈粹芬挺身而出,她以妇女的身份往返于船上和码头,成功地传递了情报,联络接洽了武器的运送。对此,孙先生对她大为称赞,认为她是巾帼英雄。
然而这还没完,根据孙先生的曾侄孙孙必达所回忆,在历经数次革命行动后,陈粹芬早已脱离了传统妇女的形象,她不仅能骑马,而且还会开枪。
在1907年,孙先生先后在广东边界策划了4次起义,陈粹芬都是冒着枪林弹雨和孙先生共赴革命,文献称之为:均随军征战。
从小小的诊所,到运送军火的联络员,再到战场上保护孙先生的女将,陈粹芬的蜕变让人惊讶。正如孙先生的英文秘书池亨吉就曾经在《支那革命实践记》中提到:(陈粹芬)工作非常忙碌,性格刚强。颇有女中豪杰的气概。
除此以外,黄三德也在《洪门革命史》中强调:看见孙先生的侍妾(陈粹芬),做火头饭与众兄弟食,洗衣裳,捱近艰苦。
从这些记录可以看出,陈粹芬是孙先生真正的革命同志,而且,两人在多次生死与共后,两人结为了伴侣。对此有不少人感慨:孙先生革命背后的女人就是陈粹芬,她出力犹多。
毫无疑问,在伴随着孙先生的那段日子里,陈粹芬不仅会迎来自我的蜕变,同时也会接触相当多的风云人物。
据史料记载,作为孙先生的助手,她接待了很多的革命同志,每当众人以亡命客的身份来见孙先生时,这位陈粹芬总是会细心的照顾众人,做饭,洗衣,安排众人住睡,让众人都产生了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以至于众人都称呼她为四姑。
更传奇的是,在这些受照顾的人员中,居然包括了:胡汉民、居正、戴季陶、冯自由、廖仲恺、刘成禺、蒋介石、许崇智、陈炯明、陈其美、黄兴、蔡锷、李烈钧、邹鲁、谢持等著名历史人物。
要知道,这些人可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历史人物,有的甚至登顶权力的巅峰。例如蒋介石,在1936年时为了答谢陈粹芬对她的照顾,特意安排司法院院长居正去探望陈粹芬,而且送了10万元给她。
所以,孙先生的革命离不开陈粹芬的勤勤恳恳,而她的努力也给孙先生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两人的感情一度如胶似漆。
例如,孙先生将自己的老师康德黎送给他的一个金质怀表送给了陈粹芬,这个表对孙先生很重要,而陈粹芬也珍藏了一辈子。
又例如,在被追捕的时候,为了避免大半夜抓人,陈粹芬每天睡在地板上。而孙先生怜爱自己的妻子,所以也跟着妻子一起躺在地上。期间,陈粹芬抱怨:地上凉,你还是睡床上吧。但孙先生幽默地回应:不怕,有病更好。
这两个场景成为了孙先生和陈粹芬永远的记忆,那个表陪伴了陈粹芬一辈子,而睡在地上的习惯,也成为了孙先生难以忘怀的记忆。
正因为如此,当孙先生放下了一切后,当他预感大限之时,他做出了开篇的举动。这不是头脑糊涂的荒唐行径,而是对往昔的追忆,对自己妻子的怀念和愧疚。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