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也有很多类似韩信的历史名人,为何淮安区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而淮阴区不是

1986年淮安县成功入榜的是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注意,当时当选的是淮安县,那时是地级淮阴市代管县,也就是现在的淮安区。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到现在总共是114座。评选的单位一般是地市、县、县级市,所以当时淮安县取得这个称号是含金量十足的。在江苏省内仅有南京、苏州、扬州是第一批;省内和淮安同批的有常熟、徐州、镇江。所以不仅淮阴区(前身淮阴县)不是,连当时的地级市淮阴市也不是。2001年三淮一体地市名由“淮阴”改成“淮安”多少是看中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含金量,算是借壳上市。

淮阴区也有很多类似韩信的历史名人,为何淮安区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而淮阴区不是图1


说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评选标准:

1、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2、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3、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4、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在这4个评选标准方面当时的淮安县是当之无愧的。淮安区现在的历史文化名城范围内有河下古镇和驸马巷—龙窝巷—上坂街两个历史文化街区,还有老西门大街、双刀刘巷、太清观街、县东街、东岳庙、河北街—光明街六个历史地段。而且保留的也相对完整。

淮阴区也有很多类似韩信的历史名人,为何淮安区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而淮阴区不是图2

淮安区驸马巷—龙窝巷—上坂街历史文化街区

除了淮安区,清江浦区也仅有都天庙和大闸口两个历史地段,淮阴区只有一些历史建筑,缺少集中成片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

淮阴区也有很多类似韩信的历史名人,为何淮安区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而淮阴区不是图3

清江浦区大闸口历史地段

所以淮阴区虽然历史上也是人才辈出,但是保留的实体建筑和遗迹较少,或者因为近代不是发展的重心,所以没有形成集中成片的历史文化空间,因此淮阴区不是历史文化名城。

值得骄傲的是,淮阴区马头镇为淮安市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马头镇太山村为全市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这是其他县区没有的。所以淮阴区的历史精华多集中在马头镇而非城区。

但是现在大淮安市算是历史文化名城,淮阴区作为市区的一部分,也可以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要回答你,先给你看一张淮安淮阴历史名人表,你就会明白这之间的巨大差别:

淮阴区也有很多类似韩信的历史名人,为何淮安区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而淮阴区不是图4

即使是表中被注明为淮阴人的韩信,其实也有着极大的争议,因为很多直接和间接的资料显示,淮阴其实是淮安这一带的古称,即,秦汉始置的淮阴并非近现代以来的淮阴,韩信封侯的古淮阴其实就是后来的淮安城。

比如,下列一些史料和旁证,和很多历史地理学者的研究都能证明上述结论。

  • 当代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其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中标明:“淮安,春秋属吴,战国属楚,秦时置淮阴县。”
  • 王力教授在其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对《史记·淮阴侯列传》也有如下注释:“淮阴,秦县名,在今江苏淮安县。”
  •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有载:“淮阴即淮安异名也。”

据明刻版《淮郡文献志》记载:

山阳县汉置淮阴县,莽改嘉信县,晋山阳县,后魏淮阴郡,东魏淮阴州……

《淮郡考》一节中,更有这样一段记载:

淮安府兼治淮之南北,不谓之淮阳也。汉以陈州为淮阳国……,以其在(淮)水之北也。而吾淮则谓之淮阴,以其在(淮)水之南也。淮阴,即今山阳之境。

上文中的山阳即现在的淮安区,自隋至清,淮安大部分时间被依次设为郡、州、路、府的建制并为治所所在地(时称山阳县),形成郡州路府/治于山阳县的稳定格局,其地名演变的大致脉络为:山阳郡/山阳县-楚州/山阳县-淮安路/山阳县-淮安府/山阳县-淮安县(以府名代原山阳县名)-淮安区

此外,各种版本的《淮安府志》均有同样的记载。

笔者比较认同这样的说法。除了史料所载和学者的研究结论外,还有下述几点也可作为佐证:

  • 古人地域命名,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淮水之南的淮阴、射水之北的(古)射阳和钵池山(东)南的山阳其实都指向一个地方,那就是后来的淮安城;
  • 古代繁荣和建城地多依山傍水,古邗沟和淮河相接地末口位于淮安城,具有更为重要的区位优势,在那一带的淮安境内首先被置为县邑的可能性自然更大;
  • 出生于淮安城的晚唐诗人赵嘏、明代《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和《笔生花》作者邱心如等历史名人都曾自称淮阴人,符合古人喜爱袭用古名旧称的习惯;
  • 至今淮安城内尚有胯下街和胯下桥等地名和遗迹,韩信即使是出生于现淮阴,但胯下受辱的地方理应在人群聚集和活动的集市。

所以,我觉得,淮安地名变迁的大致脉络应该是:始置淮阴,间称射阳,继为山阳,最后,撤淮安府用原府名代山阳而得淮安县名。

淮阴区也有很多类似韩信的历史名人,为何淮安区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而淮阴区不是图5

(上图为现在的区划格局,图中的清江浦区原为淮阴市的市区,淮阴区为淮阴县,淮安区为淮安县)

其实,现在的淮阴区以前一直称为清河县,那么,偏居西北一隅的原清河县又是如何变身为现在的淮阴(包括淮阴市区和淮阴县)的呢?我认为先后有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1. 乾隆年间(1762年),清河县兼并了山阳县(现淮安区)的清江浦及其周边并将清河县治移置清江浦(即,清江浦原本是山阳县的一个镇);
  2. 民国年间(1914年),因与河北的清河县重名,原淮安府治下的清河县借用了古名淮阴而改称淮阴县。从此确立了后来淮阴市和淮阴县的淮阴地名,让人误认为今淮阴即为古淮阴。

所以,实际的淮阴地名转移过程是,清河县先并入了山阳的清江浦及其周边、继而县治移置清江浦,最后,淮安最早出现的地名淮阴发生了地域上的转移。

从上述地名的演变过程很容易看出,即使是被封为淮阴侯的韩信也极有可能是淮安人,现为淮安区的原淮安县历史底蕴丰厚,人文荟萃,获得历史文化名城当之无愧,而淮阴区在这方面则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关于淮安和淮阴之关系的详情可参阅本人所发文章:淮安淮阴之关系:剪不断理还乱)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093.html

(3)
上一篇 2022年 11月 23日 上午11:56
下一篇 2022年 11月 23日 下午12: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