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屈原,自古以来就有不少争议。
例如他的性格、为官之道,后来跳江自尽的原因和这种行为价值,以及与端午节捆绑的说法等等。
对于屈原的种种争议
例如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的说法,属于牵强附会。
因为端午节的习俗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
屈原死后近千年的南朝时,才出现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的说法。
有很多人不理解、认可屈原。
就连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也评价他“不容于世”,意思是说屈原清高孤傲,在人情社会不会搞人际关系。
有人认为,既然屈原忧国忧民,自认为爱国,那就应该尽量为国效力,而不是成天玩文字、在诗词里发牢骚。
还有人说屈原不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既然看不惯官场,自己也难以立足,那么就应该调整心态,学学陶渊明,享受“诗和远方”的生活,完全没必要投水自尽轻生。
另外,有些人例如著名学者胡适,怀疑历史上是否存在屈原这个人。
因为在西汉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之前的几百年里,史书上一直没有关于屈原的记载。象屈原这样的牛人,这种名不见经传的现象,显然不合理。
屈原为什么选择投江自尽?
主动告别人世,需要非凡的勇气。要么是万念俱灰、生无可恋,要么是慷慨赴死,舍身取义。
这两个原因和目的,选择投水自尽的屈原,应该都有。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和死亡方式的自由和权利。
投河自尽是古人选择较多的一种死亡方式。例如古代一些女子投河自尽时,还会把鞋脱下来,整整齐齐地摆在河岸边。
历史上选择投水自尽的男子、名人也不少。
例如北宋丞相江万里与元军血战,寡不敌众,率家属投水自尽;靖难之役后,明朝唯一“连中六元”的状元黄观及其妻女投江殉难;南宋大臣陆秀夫驻军崖山抗元,不幸战败,驱妻、子入海后,带着小皇帝壮烈投海殉国;近代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东京愤而蹈海殉国,抗战期间“东北抗联”八女投江,国学大师王国维投入清华昆明湖自尽……
有人选择以死明志,有人选择“好死不如赖活着”。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更不能搞道德绑架。
你向往的悠闲、低调人生,或者选择卑微地活着,却不是屈原的人生追求。
首先,屈原出身贵族,家族地位显赫。
他是楚武王熊通的后代,和楚王一样属于芈(mǐ)姓。
屈氏家世显赫,祖辈一直担任要职。屈原曾担任三闾大夫,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
屈原的出生日期,正好是寅年寅月寅日。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说法,“人生于寅”就显得生辰不凡。屈原在《离骚》中也以此自诩,说自己降生于太岁星逢寅的那年正月。
天生高贵,生辰不凡,有做贵族高官、过优越生活的血统和资质,怎能甘于人下,屈身于偏远荒凉、清苦之地呢?
其二,屈原是著名诗人、文学家。
他创立了一种新诗体–“楚辞”(也称“骚体”),并且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诗歌创作开辟了新天地。
后人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后世“汉赋”的形成。
因此,他成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这种有才华的人,怎能轻易归隐山林呢?
其三,屈原政治抱负远大,才能超群,一度成为重臣。
屈原具有超群的政治才能,只是被文学才华光环遮盖。以致于后世很多人以为他只是个不得志、悲叹命运的文人。
屈原在青少年时期,秦军犯境,屈原组织家乡的青年们奋力抗击,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展露了出众的能力。
20岁时,屈原应楚怀王之召,出任县丞。两年后,他负责楚国的内政、外交,成为重臣。
他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随之,他大胆推行变法改革,制订并出台了各种法令。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除了管仲、李悝、商鞅、吴起之外,还有屈原。只是屈原的变法很快失败,因而不出名。
变法改革,必然触及旧贵族集团的利益。因而象众多改革家一样,年轻的屈原遭到旧贵族们的毁谤、排挤。
结果,他逐渐失去了楚王的信任,被贬官、流放。
由此可想而知,他承受的沉重打击、巨大的心理落差!
而且,他被贬官、流放之地,在汉北(今河南省西峡、淅川一带)、湖北南部、沅湘流域(湖南一带)。这在当时是偏远、荒凉之地。
从政坛新星倏忽跌落荒野,但屈原一直自认为正直、人格高尚、忧国忧民。
当自己的政治主张屡屡不被重视、采纳,旧贵族们结党营私、奸臣当道,楚国日益衰落,远在天边的屈原却没资格参与朝政,因而愈加心痛、悲愤、苦闷。
然而,他能做的,也就是把这种复杂的心情抒发在文学作品里。
后来,秦国将领白起率军攻破楚国都城郢,楚王被迫狼狈逃难。
听到这个惊天消息后,屈原在极度绝望的心情下,怀抱石头,纵身一跃,投汨罗江自尽。享年62岁。
虽然屈原受到了不少争议,但是他的文学成就、高尚精神是不可磨灭的。
端午节因屈原而产生、吃粽子纪念屈原,这种说法和习俗也不必去纠结、较真。
毕竟,它寄托了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对国家的热爱是首位的!他选择投江是因为爱国!
当时的政治情况,以及屈原自身的政治选择就是那样了,虽然他不能改变时局,但是他希望用自己的行为,去唤醒大家!
至少!
他觉得自己投江,可以让大家清醒过来!
人的生命是多么宝贵!屈原可以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唤醒世人,选择了付出生命,这是了不起的!无论对时局影响怎样,都必须高度评价!
如果,屈原在做出努力后,看到时局没有好的改变,竟然选择了归隐,会怎样?
实际上,人们也不能说三道四!
毕竟他已经做出了努力,时局也不是一个人可以改变的!选择离开,归隐山林,没有伤害谁,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
屈原就是屈原!
他不会那样做!
如果他归隐山林,别人会说他,只是在尽一份责任!差不多就可以了!这不是,人家也离开了吗?!
屈原不会这样!
他选择投江,以明心志!
他爱自己的祖国!有自己的理想!以死明志!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