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冠三军”一词在史书和文学作品中常见到,《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有这样的话:“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余高览、张郃、淳于琼等俱世之名将。——何谓绍为无用之人乎?”
说的是袁绍手下不乏可用之人,颜良、文丑英勇善战,都是勇冠三军的猛将。
可以看出,“勇冠三军”指的是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这里的“三军”,并不是指具体的军队,是军队的统称。
我们常引用的一句古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说的是军队的首领可以改变,可以换人,但匹夫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图:关羽剧照
比如,长平之战中,廉颇坚守不出,消耗敌军势力,秦王派人去施离间计,赵王上当中计,派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来代替廉颇,导致大败。廉颇被换掉,就是“三军可夺帅也”。
而“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现实中不少人对此却没有深刻认识和理解。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的。
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缺乏在某一方面决心有所作为的努力方向。
那些目标不坚定,方向常改变,见异思迁,见硬就回,遇到困难就垂头丧气,经不住任何失败和挫折的人,是做不了成功者的。
图:张飞剧照
与勇冠三军类似的成语还有犒赏三军、家半三军。“犒赏三军”是用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军队将士。“家半三军”形容一家人的数量很多,抵得上半个军队的数目。
那么,“三军”除军队的通称外,还有具体所指,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书籍中,三军的含义也是不同的。
图:赵云剧照
周朝诸侯大国三军包括中军、上军、下军。一军12500人,三军共37500人。
春秋时期大国三军包括上、中、下三军或左、中、右三军,中军为统帅。
《商君书·兵守》中的三军:壮男、壮女、男女之老弱者各为一军。
《六韬·犬韬·战车》中的三军:车、步、骑三个兵种。
近现代的三军:陆、海、空三军的合称。
具体到我们每个普通人,虽不可能“勇冠三军”,但可以“匹夫不可夺志”。
中华文化中的“三军”的说法最早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大国通常都设立三军,但是每个国家的称谓也各不相同,略有区别。如晋国的三军称为中军、上军和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和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为上、中、下三军。
三军各设立将、佐等不同的军衔。这时的三军主要是从大军的进攻战略等方面考虑。中军是三军的统帅,也是主力部队,负责正面进攻和制定作战任务等。有诗:“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便可形象的说明了中军的重要性。而左右两军主要负责侧翼迂回和掩护部队等。随着时代的演进,上、中、下军的称谓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的说法替代。
到了唐宋之后、这样的编制逐渐称为了军队的固定建制。此时的三军所代表的也和之前的不尽相同。这时的三军的标志主要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军队。以兵力部署和次序来说,前军所代表的是先锋部队,主要负责侦查,诱敌和建立进攻阵地;中军则是主将所统帅的部队,也是整个军队的主力,主要负责作战任务,;后军则担任掩护、警戒、收容和督粮补给等任务。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就是军。军的编制,从古至今历代沿袭。但是人数的多少是不一样的。就如汉代,汉代实行五人一伍,二伍为一火,五火则是一队。二队是一官,二官为曲,二曲为一部,二部则为一校,二校为一俾,二俾则是一军。一军大约人数为3200余人,差不多和现在部队一个团的人数基本相当。
也有史料记载说,“三军”也用以指代兵种。代指步兵,骑兵和车兵。步兵通常携带各种兵器和盾牌,是作战的主力部队;骑兵主要是负责长途奔袭等作战策略,而车兵则是负责投石攻城和粮草押运等;随着时代的演进,车兵和骑兵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1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