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桐城派文化(清代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桐城派”初创于康熙至乾隆时期,此一时期,“桐城派”的“前三祖”方苞、戴名世、刘大櫆活跃于文坛,他们前既宋明理学之余势,是明季方以智等桐城古文家的进一步发展,倡导“言有物”、“修辞立其诚”。

清朝桐城派文化(清代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图1

方苞

逮至乾隆时期,刘大櫆的弟子姚鼐继续发展了桐城派文化。在他四十余年的学术活跃时期,曾在很多书院讲学,并编纂了《古文辞类纂》等诸多著作。这一时期的桐城派更加鲜明的提倡“考据、义理、辞章”的兼备,并且由一个南方流派发展状态。当时南北文学无人不言桐城,无人不言“方(苞)、姚(鼐)”。

清朝桐城派文化(清代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图2

姚鼐

鸦片之后以致五四运动时期,是桐城派最后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桐城派因分为两流,一支以曾国藩为代表,包括曾氏门下的黎昌庶、吴汝纶等人。一支稍晚,以严复、林纾等人为代表,一直活跃到五四前期。而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桐城派文化走向了没落。

关于桐城派文化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桐城派”一词并非早期桐城古文家之自称,最早提出“桐城派”的应当是曾国藩,算是对自己这派学者的一个总结了。不过桐城派诸代表人物在思想的传承并不是曾国藩随意建构的,姚鼐在《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中就阐述了从方苞到刘大櫆再到他自己的学术继承。

清朝桐城派文化(清代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图3

严复

其二,并不能简单的将桐城派的兴衰理解成清代一种文学流派的发展和消亡,而应当将其至于理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讨论。桐城派文化的兴衰反映了清人学术取向的重要变化。明季理学由尊德性向道问学的发展是桐城派文学得以发端的重要内因,而乾嘉时期,浙东、浙西戴(震)、章(学诚)对于义理和考据的重视,使得道问学的传统进一步加深,这是桐城派得以兴盛的重要原因。同时,不应该忽略的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以国士自居”的价值取向,在清末变局下,桐城派对于时局的建议、举措的成败也折射出桐城派末流发展、没落和最终失语的原因。

解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胡一舟

参考文献:萧一山:《清代通史》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

钱穆:《近三百年学术思想史》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季我努学社头条号(搜索季我努学社)及季我努学社微信公号(名称季我努学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学社系国内著名的历史学民间学术社团,已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万字,代表作为《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第一辑5卷,第二辑已出1卷)。其创办的季我努沙龙系国内最著名的公共历史讲座。

我是“红雨说历史”,桐城派彻底衰落是在近代白话文运动兴起,被骂“桐城妖孽”。为什么会如此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桐城派”。
清朝桐城派文化(清代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图4
桐城派,肯定和桐城关系匪浅,主要是桐城派三大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有这个名声也因为姚鼐一句“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
清朝桐城派文化(清代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图5
桐城派在清朝家大业大,群体庞大。方苞注重文章“义法”就是结构布局。刘大櫆注重结构同是注重“神气”,要声调铿锵有力。姚鼐在两人基础上加入了清朝时期考据理念。这样我们不难看出桐城派文章结构,文辞,考据要求较多,形式的规则限制了作者的思想纵横,就像现在高考的议论文。
清朝桐城派文化(清代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图6
桐城派姚鼐为四库全书编修官,再加上开书院讲授,使得桐城派影响越来越大,并且出现了很多分支比如张惠言代表的“阳湖派” ,曾国藩代表的“桐城中兴”的“湘乡派”。后来严复和林琴南又是桐城派的效法者。
清朝桐城派文化(清代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图7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文武双全,朝廷大员,桐城派必然与封建军阀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加上他们所提倡的行文思想,必然有保守性的体现,成为近代白话文运动的攻击对象。

清朝桐城派文化(清代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图8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1609.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3月 20日 上午10:03
下一篇 2023年 3月 20日 上午10: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