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团队青蒿素研究获新突破! 这个青蒿到底是什么仙草?
6月17日,屠呦呦及其团队宣布关于青蒿素的最新研究成果, 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于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此处应有掌声!)
上段话多次提到青蒿素,这个青蒿素到底是哪里来的呢?其实青蒿素就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今天我们主要给大家介绍介绍黄花蒿这个神奇的植物。
黄花蒿,为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青蒿(中药名)、草蒿、臭蒿、犱蒿等。分布于中国全境,以及欧洲、亚洲的温带、寒带和亚热带地区,生境适应性强。 黄花蒿入药,作清热、解暑、截疟、凉血用,还作外用药,亦可用作香料、牲畜饲料。黄花蒿含挥发油,并含青蒿素 、黄酮类化合物等。青蒿素,为抗疟的主要有效成分。
黄花蒿茎高1~2米,根单生,多分枝,叶纸质,绿色,茎下部叶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回栉齿状羽状深裂,上部叶与苞片叶一(至二)回栉齿状羽状深裂,近无柄。头状花序球形,多数,两性花深黄色,瘦果小,椭圆状卵形,略扁。花果期8~11月。 喜光,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荫蔽,忌水浸,光照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较大,在开阔向阳、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偏酸性的少宿根性草本植物的黄壤、冲积土和紫色土壤中生长最佳。
黄花蒿可用扦插繁殖。于7~8月份采用顶部枝条作插穗,以火土为基质进行扦插可获得86~96%的成活率。不同类型、不同部位枝条、不同扦插期及扦插基质对黄花蒿的扦插成活率均有一定的影响。黄花蒿不同生育时期叶片中青蒿素含量差异显著。
采收期对黄花蒿产量及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明显,采收期的确定应以获取最大的青蒿素产量为目的。不同产地其适宜采收期有差异,广西在8月下旬初蕾期采收最好,山东以9月份花蕾期采收最好。采集的时间以晴天中午12 时至下午16时为宜,在这期间采收的植株青蒿素含量最高。不同的干燥方法对青蒿素的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自然晒干的效果最好。(中国农林科技网)
6月17日,屠呦呦及其团队宣布关于青蒿素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于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
首先热烈祝贺!
不过,有人将屠呦呦科研成果、以及获诺奖归功于中医,可事实上,似乎和中医无关。
据报道,屠呦呦曾收集了2000多个治疟古方:全,部,无,效!青蒿素的发现来自于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这本书里写了其他20多条治疟疾的方子,包括:抱一只大公鸡然后大声喊叫、拿一个豆子切两半写上日月对着太阳把豆子吃下去、抓只蜘蛛配饭咽下去、头朝南边憋着气写一个鬼字等等,明显就是瞎编乱造,葛洪本人也只是个道士,并非什么名老中医。
唯一能碰瓷青蒿素的方子里,青蒿(香蒿)是不含青蒿素的,青蒿素在黄花蒿里(臭蒿),而中医是几乎不用臭蒿入药的。退一步讲,就算葛洪用对了植物,可是青蒿素遇热易分解,并且几乎不溶于水,屠呦呦都是用乙醚低温萃取才得到的,而古方的描述是用水绞汁喝。
谈到这儿,再顺便提一下,中医和西医之分,准确地说,是传统医术与现代医学的不同。无论是中国传统医术,还是西方的传统医术甚至非洲的巫医,都没有什么严谨的科学理论基础。
点到为止吧。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2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