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冉闵的话,
我想北魏孝文帝不会实行汉化改革,
我想北周奠基人宇文泰,也不会实行府兵制改革。
那么隋唐的出现,也就成了泡影。
很多人认为冉闵仅仅是汉民族的英雄,其实这么看他倒也不是不行。不过冉闵始终是武悼天王,当过3年的冉魏皇帝,这样的人,光从民族角度来看,是远远不够的。
一、冉闵早年是后赵的铁杆粉丝。
冉闵的确是汉人,可是如果没有羯族人,也就不会有冉闵了。这事儿还得从西晋灭亡的时候说起。
- 早年有个叫刘渊的南匈奴人,建立了汉赵政权。此后在刘渊的儿子刘聪的带领下,汉赵政权拿下了洛阳和长安,灭掉了西晋。
- 紧接着汉赵内乱,刘渊的从子刘曜平定内乱,与此同时羯族人大将军石勒与刘曜不对付,出来单干,也建立了赵国。因此刘曜的汉赵史称前赵,石勒的赵国史称后赵。
- 在石勒的一番操作之下,后赵灭掉了前赵,从而成为了北方最强大的国家。石勒去世以后,他儿子石弘不给力,结果被石勒的侄子石虎给顶下去了。
而冉闵,也就是石虎的养孙。冉闵的父亲冉良12岁的时候,就被石虎收养为养子,此后为后赵立下了汗马功劳,号称战无不胜。
冉闵稍微大了一点以后,也成了后赵的将领。别以为冉闵只靠父亲的荫蔽才做了官,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是太精彩了。
石虎在昌黎之战中惨败,后赵各路大军都丢盔弃甲,唯独冉闵手里带领的这支军队毫发无损,可见其治军之严。
石虎南下攻打东晋的时候,冉闵是5位带兵将领之一。在这次作战过程中,冉闵可没有顾及什么民族情义,猛攻晋军,顺道斩杀了东晋大将蔡怀。
此后后赵境内的梁犊起兵反叛后,也是冉闵出兵平定。由此可见,冉闵对后赵石虎的忠心,其实一点儿问题都没有,问题出在石虎去世以后。
二、石遵背约,导致冉闵撕破脸。
石虎在的时候,冉闵绝对是后赵的大忠臣。可石虎去世以后,太子石世年纪太小,大权旁落。因此石虎的另一个儿子石遵果断起兵讨伐权臣张豹,而冉闵此时则紧随其后,大力支持石遵。
很多人肯定觉得冉闵疯了,可是你要知道,冉闵作为石虎的养孙,其实是有继承权的,因为他的父亲早就改名为石瞻了,早就融入石虎他们家了,而冉闵本名也是石闵。
冉闵那叫一个小激动啊,果断跟着叔叔石遵干,可结果却让冉闵大失所望。石遵夺取皇位以后,立侄子石衍为太子,只将冉闵封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录尚书事。
看似给了一堆头衔,实际上这些跟皇位比起来算得了什么呢?于是冉闵大怒,打算利用武力夺取政权。双方矛盾爆发以后,冉闵果断派人宰了石遵。
初,遵之发李城也,谓石闵曰:“努力!事成,以尔为储贰。”既而立衍,闵甚失望,自以勋高一时,规专朝政,遵忌而不能任。闵既为都督,总内外兵权,乃怀抚殿中将士及故东宫高力万余人,皆奏为殿中员外将军,爵关外侯,赐以宫女,树己之恩。—《晋书》
石遵死后,冉闵立石虎的另一个儿子石鉴为皇帝,自己则打算操控军政大权。你说这事儿能怪冉闵吗?我看不能吧?
三、关于《杀胡令》,鼓吹成分太高。
石鉴好歹是个成年人,他可不想做傀儡。因此在被冉闵控制的时候,石鉴也想着摆脱冉闵的控制。恰好龙骧将军孙伏都也打算灭了冉闵,于是石鉴便开始挑唆两人恶斗。
孙伏都手里有3000羯族兵马,和冉闵拼杀了起来。石鉴一边鼓动孙伏都,一边又跑去对冉闵说:孙伏都谋反,你还不去灭了他?
于是双方杀了个昏天黑地,把整个皇城搞得血流成河,最终孙伏都惨败。这个时候冉闵颁布了所谓的杀胡令。因为迫于形势需要,他不允许任何胡人再动刀兵。
你觉得这可能吗?大家都杀红了眼,你现在说停下来就停下来?因此动手的胡人,基本上都被冉闵给解决了,为数不多的胡人则爬墙跑路了。
此后冉闵就更过分了,他知道胡人不能为己所用,因此颁布了杀胡令的2.0版本:送一个胡人的首级来,那么就连升三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由于诱惑太大了,仅仅一天时间,就有数万胡人被斩杀。这还不够,冉闵还亲自带队斩杀胡人,不管男女老少,全部砍了,所以又斩了20多万胡人。
这期间,有部分鼻梁比较高的人,也被误以为是胡人而被斩杀,实在是冤枉死了。现在你还觉得杀胡令仅仅是为了激励起汉民族的自信心吗?
当然不是,这是冉闵的一种夺权手段而已。由于冉闵无法真正掌控后赵政权,所以他只好利用民族矛盾,将人数较多的汉人聚拢在自己身边,从而保证自己的实力。可结果呢?似乎并不如人意。
四、慕容恪成了冉闵的终结者。
冉闵称帝建立冉魏以后,由于他错误的民族方针,直接导致了后赵内部,没几个人愿意跟着他混的,尤其是石虎的宗族们,始终和冉闵顽强对抗着。
趁此机会,更北方的前燕皇帝慕容儁,也已经带着大军攻占了幽州和蓟州。冉闵收拾完老石家以后,带兵北上与之较量。
当时冉闵带去的都是骑兵,所以从数量角度来说,完全不是前燕的对手。可冉闵觉得自己战斗力爆表,于是孤军深入,与慕容恪交战了多次,结果还真的都让他取胜了。
这回冉闵有点儿飘了,认为鲜卑军队不是他的对手。谁知道慕容恪用铁锁将战马连接起来,组成了方阵向前推进,冉闵的部队压根就吃不消这种打法,结果被击溃。
纵然冉闵再厉害,也是寡不敌众。他只身灭了300多鲜卑士兵以后,因为战马累死从而被慕容恪给抓了。慕容恪将冉闵送到了蓟城慕容儁那儿,最终被慕容儁所杀。当然了,前燕也没存在多久,便被前秦给灭了。
总结:冉闵的杀胡令,过于鲁莽了。
以民族作为自己的筹码,其实是一种很低端的玩法。看看北边厉害的君主都是怎么玩的就知道了。北魏孝文帝元宏,为了将胡人和汉人融合在一起统治,果断南迁洛阳,同时学习各种汉人的习俗和制度,甚至连国姓也从拓跋改成了元。
北周的奠基者宇文泰,那也是个相当厉害的猛男。他为了缓和胡汉之间的关系,恢复了大家鲜卑的姓氏,这么一来谁也分不清谁是胡人谁是汉人了。
反观冉闵,特地将胡人挑出来作为针对的对象,显然并不明智。任何一个集体中,都有好人坏人,都有人才和蠢材,不可一概而论。
结果我们也都看得出来,冉闵成了失败者。不过从汉人的角度来说,在五胡乱华的那个时代,有冉闵突然来那么一下,给北方汉人提提气,也是很有必要的。只可惜从长远角度来说,这一招不太管用。
参考资料:《晋书》、《资治通鉴》
杀死冉闵的是慕容儁(音Jùn),是五胡十六国中前燕政权的开国皇帝,出自鲜卑慕容部。
慕容儁之父是慕容皝,慕容皝延续鲜卑各部与晋朝的友好关系,担任晋朝官职,统治辽东地区。当然,只是名义上接受已经到了江左的东晋册封。
在公元341年,慕容皝自立燕王,立慕容儁为王太子。在此情况下,慕容皝还已经接受东晋认命,被东晋承认燕王身份。
慕容皝在位期间,击败鲜卑宇文部和段部,击退中原后赵政权的二十万大军进攻,为前燕的建立巩固了北方基础。公元342年,慕容皝去世,慕容儁继燕王位。
公元350年,后赵冉闵称帝,建立冉魏。两年后,慕容儁率军消灭冉魏,占据中原原先后赵政权的地区,冉闵兵败突围时被慕容儁擒获被杀。
公元352年,覆灭冉魏后,慕容儁称帝,建立前燕,形成了与前秦和东晋对峙的局面,国力达到鼎盛时期。
作为杀害冉闵的凶手,慕容儁极力想要扩展前燕的疆域,想要对抗前秦和东晋势力,他下令调集前燕大量人口充军,但遭到前燕国内刘贵等人的劝阻,便放缓了征兵期限。
公元360年,慕容儁病重,不得不放缓对前秦和东晋的作战,在留下遗诏让慕容恪等人辅政之后便去世。
可以说,慕容儁的后半生,极力扩展前燕版图,面对前秦和东晋也积极备战。不过,人力有尽时,慕容儁死时只有四十二岁,若是前燕君主能继续掌舵前燕几年,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的局势,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题目中说杀死冉闵的凶手这个说法,其实有些牵强。冉闵虽然被现在很多人称作民族英雄,但也是在北方五胡十六国乱世之中的势力之一,既然深陷泥淖中,那么就谈不上被害和凶手一说了。
正确、理性、不偏颇地看待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各个政权之间的更迭,其实还是很有必要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2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