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印尼人族裔意识相对不强,政府需要的恰是这一点。在该国人口统计中,没有族别属性一项,强化国家认同是唯一的注解。一般而言,印尼人分为两类,土著血统和来自国外。前者以爪哇人最多,占全国人口的46%,是唯一遍布全印尼、居统治地位的民族。爪哇人、巽他人(占人口的14%)和巴厘人组成爪哇族裔集团,占全国人口61%,也是继阿拉伯人和孟加拉人之后的第三大穆斯林群体。另一类非本土族群人数很少,最多的是华人,另有来自亚洲其他国家的数十万打工者。
印尼华人数量有多种说法,官方2010年统计称有280万,台湾海外侨委会2013年称812万,当地华人中有1500万甚至3000万之说。说来并不矛盾,一些生于印尼并混有印尼人血统的被称作佩兰纳坎人,已被统计为当地人。而生于中国、较晚进入印尼的被称作托托克人,他们一半来自闽南,35%来自广东。华人在当地艰辛创业,多从事贸易和零售业,积累起相当的财富,招致原住民“2%的人控制80%经济”的指摘。苏哈托的32年间,几次反华动乱(最后一次是1998年)相当程度地洗劫了华人,更有禁止汉语出版物、禁用汉语和教学等多项禁令,许多华人颠沛流离含恨离境,而今其境内90%以上的华人已加入印尼籍。
2000年,瓦希德撤销上述禁令。2006年的新国籍法结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对外裔公民的歧视,明确界定“本土印尼民族”——不曾自愿接受其他国籍、在印尼的出生者即为印尼公民。
族群多样化且居住分散,增加了维护民族国家文化和认同感的难度,印尼政府用一系列政策加强国家统一性。首先是以“异中求同”(或译为“复杂中的一致”)为根本;其次是国籍政策,包括把华人尽快变成印尼公民(否则离开);再次是语言,要求学校用印尼语授课,成人在政治、社会活动使用这一官方语言,母语被关进家庭或小圈子;第四是以劳动力成本优势大量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第五是移民政策,用几十年时间鼓励600多万爪哇人移居爪哇岛以外的各个岛屿。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2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