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职位吧,这个简单。在乾隆时期,刘墉仕途虽然经过许多波折,数次差点被杀头,但是总体说来,官衔还不差,最高做过直隶总督、吏部尚书,直隶总督是最有权势的外放大员的一种,而吏部尚书更是吏部最高的官员,主宰者众多官员的仕途。如何评价刘墉呢?应该分四个阶段来说。
一、初出茅庐,努力做官。
刚做官的刘墉,应该是很有抱负的,起码一直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他生在豪门,祖辈都是大清命官,等他高中进士之后,还和父亲一起做官很久。这个阶段的刘墉仕途基本都是顺当的,除了起步阶段,随着父亲一同被下狱,后来一直受到乾隆的看好。他在各地做知府的时候,为地方百姓办了许多事实,做学政的时候,把考生也治理得井然有序。所以乾隆还曾经写诗勉励过他。
二、宦海沉浮,终至高位
乾隆三十年的时候,他的部下曾经盗用库银,按律他要跟着被杀头。但是刘家世代都是大清重臣,所以乾隆就亲自下令,免去他的死罪,并在不久之后,就调任做了江宁知府。这个时候的刘墉,经过了一次生死考验,可能是生出了天恩浩荡的感觉,于是心生报国的心思,在任上狠狠地干了几年。因为政绩非常好,所以后来又被调任做了巡抚。他在巡抚的任上继续努力工作,他一面差人治理水患,一面对于各县案情进行梳理,并在后来将一些复杂的案件都一一审讯完毕,惩治了奸佞,充实了国库,当地的百姓再度集体夸他。在他任左都御史的时候,曾经与和珅一起办案,他亲自前往民间查案,很快就把案情查了个清楚。但是在后来走奏报的时候,和珅却屡屡回护一些官员。此时的刘墉不畏权臣,坚持把自己查到的东西都罗列出来,最后终于让大奸之人受到惩罚。
三、屡次犯错,多次遭到贬谪
之后不久,刘墉被任命为直隶总督等职,权利很大,但与此同时,乾陵还十分信任和珅。刘墉比较世代为官,很可能掌握了一些为官的忌讳,所以此后他屡屡犯错,而且在任上倦怠,不再认真为官。这些事情被乾隆看在眼里,多次批评刘墉,并将其一贬再贬。但是刘墉却一直没有什么进步,看起来已经成了一个老糊涂鬼,对此乾隆也无可奈何。但是刘墉所犯都是一些不大不小的问题,既不在显位,但是也没有彻底脱离朝局。
四、积蓄多年,再度出击
乾隆死后,嘉庆继位。开始的几年里,刘墉依旧是老样子,但是在1799年的时候,嘉庆决定彻查和珅一案,他突然再次站起来,将这些年掌握的证据通通罗列出来,最后将和珅彻底查办,一举将这个满清最大的贪污犯给拿下。此时的刘墉已过八旬,但是在办这件事的时候精神头十足。在扳倒和珅后不久,刘墉就无疾而终,据说死前的几天里,还在夜间招待客人。
刘墉有一个牛叉父亲
刘墉的家世的确显赫,他的父亲叫刘统勋,历经康、雍、乾三朝,在康熙末年中举,然后在雍正初期考中进士并供职翰林院,成为南书房行走,接着又成为上书房行走。上书房行走虽然不是什么官职,但是却是皇子的老师,教出的学生是有可能会成为国君的,由此可见其地位是何等的尊崇。而刘统勋就是在这个时候和还是皇子的弘历结下了深厚的师生关系。随着弘历即位,刘统勋就开始了如同火箭一样的升职速度。先是乾隆元年被提拔为内阁学士,接着升任刑部侍郎,而后担任相当于省部级的漕运总督,再又是各种尚书连着坐。最后更是官至首席军机大臣,可以准许在紫禁城内骑马。刘统勋生前被乾隆视为肱股之臣,死后被赐谥号“文正”,这可是文臣中的最高荣誉。刘墉有这么一个厉害的父亲能不说他是家世显赫吗?
刘墉的从政之路
刘墉是因为他父亲的关系,直接是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当年会试和殿试,并考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考上之后他并没有直接入朝为官,先是安排去安徽当学政,然后又去了江苏当学政。学政这个职位是没有什么实权的。刘墉直到四十二岁时出任山西太原知府才算是拥有了权力。而后又有一系列的升迁,最终在他六十三时当上了直隶总督、吏部尚书。刘墉后面因为经常犯错,多次受到乾隆的责备。比如在乾隆五十二年,因为漏泄与皇帝的谈话被罢免了大学士职务。乾隆五十四年又因为对下属管理不严被降职为侍郎。乾隆五十八年,刘墉作为会试主考官,因为安排失当导致违制与不合格的卷子很多而受到乾隆批评。
虽然现在的影视剧让刘墉的名气很大,其实在历史上刘墉不论官职和地位都远远不如他的父亲。而且历史上刘墉也不是罗锅。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3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