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作者
《西游记》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吴承恩的文学著作。原著内容广泛、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其第一部是《唐三藏降魔传》,书中讲述了唐三藏去西天取经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完成的故事,其第三部是《西游补》,书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与猪八戒斗法和牛魔王斗法和与沙僧打闹等故事。书中描述了大量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路上的见闻,是中国古典神话文学中少有的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家和思想家影响深远。
1、小说作者吴承恩,字东篱,号龙斋居士,江苏苏州人。
吴承恩于万历四十七年(1618年),从太学博士傅以渐中进士,授南汇县主簿,官至司空兼御史。因不满明廷阉党专权,上书弹劾四大才子刘基、吴承恩、徐渭、袁宏道等人,被贬到南皮。后迁居金陵做幕僚。吴氏家世清白无门,在苏州的数十年里曾生活在吴郡的高士云集的王侯世家中,家中仅一人入榜而无一人上京朝为官。所以他自幼受到乡邻以及文豪徐渭、袁宏等文人的熏陶,具有强烈愿望想要像当时社会的人一样要有一官半职来施展才华。就连嘉靖皇帝都是一眼就看中了他,曾给他封了官职。
2、明末清初文学家、学者。
吴承恩(1611—1627),字明斋,号石斋,又号石庵翁、松下山人。又号西岳山人。吴县(今浙江杭州)人。明朝末年文学家。吴承恩的父亲吴仲贤(1470—1647)是江苏江阴人(今属江苏);母亲龚氏,是当时有名的书香门第;姑母张氏是一个贤淑的女子。父亲十分重视教育他们的子女,他们都是明朝开国之后唯一留在京城读书的读书人。在当时颇受推崇。有《吴承恩年谱》为证。《西游记》第一部是他所写;第二部是《西游记》,即成书于1644年(明万历四十四年)至1616年(清康熙四十七年)之间(作者不详)。
3、小说艺术成就高的主要代表人物。
吴承恩,字伯安,号齐陵,又号三昧庵居士,浙江吴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有《吴兴集》传世。《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是中国明代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之事。全书内容丰富,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且富有喜剧色彩。
4、作品影响深远。
西游记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游记》第一部即《唐三藏降魔传》。吴承恩对中国古代神话文学影响深远。吴承恩的小说对后来的文学也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西游记》是一部以中国古典神话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它展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佛教以及民间传说中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中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是一部有生命的神话和故事题材小说。他所描绘的师徒四个人物性格鲜明、各具特色和栩栩如生。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他所创造出的人物形象既生动有趣又带有深刻象征意义,不仅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喜爱,而且也受到外来文化的熏陶与影响!
5、《西游记》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四大名著之一。
作者吴承恩(1508-1617),字伯谦,号西游仙,又号东园居士、吴塘老人等,明末清初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戏剧理论家和戏曲作家。其祖业于吴兴隆村(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承恩原名承佑,字思聪的祖父,亦名承光。字孝先,又字子昂。别号东园居士、东篱野叟、西游仙翁等。万历四年(1579年)进士。后因在家乡遇神婆作法,使妖魔不敢侵扰。故改名为“吴”。他在《南村异传》中指出:“此书‘其言可以尽观矣’,故此书后自有‘唐三藏降魔传’。”后改名《西游记》问世。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作品价值可谓是一笔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读过《西游记》的读者都知道,这本鸿篇巨著的内容相当悬念,以妖魔鬼怪为衬托角色,讴歌了唐僧师徒四人不惧困难艰险,不怕路途迢远,充满豪情壮志地去完成心中目标,这种坚强执着信念引导着世人去开拓攀登。
《西游记》全书不带有政治观点,不涉及低俗,没有言辞误导,在任何年代,在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比较畅销。
《西游记》全书文句清新,每回开篇“词句”深邃对仗,(读者须翻开字典注释才能读通),文章情节读起来引人入胜,令人爱不释手,不读到尽兴,欲罢不能。
《西游记》书中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出作者知识所储备的深度,写作知识的力度,没有一定的知识沉淀是写不出这样的不朽精典。
☆吴承恩(1500-1582)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安徽省桐城县人(现枞阳县雨坛镇高甸村),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后从官落户于淮安市淮安区。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知识的储备练就了他手上的生花妙花,他终于给后人奉上了这本巨著。
吴承恩写《西游记》大约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时43岁就完成了初稿,成书年间大约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此时吴承恩任浙江长兴县丞,年已60多岁,知自己已是夕阳西斜之日了,决定绝意仕途,闭门著述,终于成书。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