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东南互保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吗

晚清东南互保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吗图1

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对外宣战,他下属的一些地方大员不但没有和中央政府同仇敌忾,反而将中央政府的命令视为乱命,拒绝奉诏,并直接和正在与中央政府交战的敌人签订协议,约定互不攻击,对朝廷和列强的战争作壁上观。

是不是很荒唐,很不可思议?但这样的事确确实实的发生了,而且现在还有很多人为之叫好,认为这些地方大员做得对,抵制了中央政府的错误命令,保全了地方,这三观得有多混乱?

朝廷的命令有问题,自己有意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上反应,进行反驳,争取改变命令,但不能拒绝执行。这是任何政治体都通行的规则,清朝也一样。

晚清东南互保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吗图2

这个道理其实慈禧太后清楚,参加东南互保的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许应骙、袁世凯等人当然也都很清楚。但李鸿章张之洞们之所以仍然敢这么做,原因当然是,在他们看来,义和团的危害比洋人大多了,而洋人正在做他们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也就是剿灭义和团。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当然也在于,他们很清楚的知道,现在的朝廷早已不是当初的朝廷,他们就算是这么做了,朝廷也无如之何,拿他们没什么办法。战争总是要结束的,朝廷依然要靠他们这些人来维持统治。所以,在他们看来,他们这么做反而更忠于朝廷的根本利益。

但危险之处在于,如果当时八国联军的进攻再顺利一些,义和团的抵抗再差一些,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以及朝廷的亲贵大臣都成了俘虏,这些参加东南互保的督抚们又当如何?是另立一个皇帝,像南明那样,还是像契丹俘虏了后晋末帝之后的刘知远一样,干脆自立为帝?

晚清东南互保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吗图3

反过来说,慈禧太后之所以下决心用义和团来抵抗列强,除了列强在戊戌政变中支持光绪皇帝之外,是否也是因为她已经看到了这些地方督抚们正在挟洋自重,朝廷正在对他们失去控制能力,所以她要故意和这些地方督抚们对着干?

无论的解答如何,东南互保引发的另一个重要结果便是,慈禧太后对参加东南互保的汉人督抚们从此不再像之前那样充分信任了,而是有所保留的。在回銮之后,就开始逐步培养和提拔满洲亲贵,来替代这些和朝廷并非一条心的督抚大员。

而且,在之后的晚清改革中,这个趋势也一直在延续,并逐步提高,直到宣布实行宪政之后,干脆搞出了一个皇族内阁,满汉对立达到了晚清以来最严重的地步。当然,清朝也在这种折腾中逐步解体,到武昌起义枪声一响,各地的满洲大员纷纷被杀,汉人大员则摇身一变,成了共和功臣。

“东南互保”确实是晚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清政府的中央集权彻底瓦解,此后各省的割据愈发严重,为满清灭亡后的军阀混战打下了基础,但是我却有些不同看法。

晚清东南互保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吗图4

何为东南互保

1900年慈禧准备对列强开战,并发布了诏书对内动员“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这看似清朝的殊死一搏,孰料内部首先传出了不和谐的声音,李鸿章怒斥“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加上英国的串联,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与列强达成了《东南保护约款》以成自保之势,这便是“东南互保”。

晚清东南互保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吗图5

东南互保的表面意义

从表面上看,东南互保是这些地方大员们只是出于自身考虑,维护了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但同时东南互保避免了战争,起到了保境安民的作用。

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各省的公开抗旨,也标志着大清中央集权瓦解,各省开始出现了割据军阀化的特征,从后期的一些资料显示李鸿章等人已有在南京另立政府的打算。

晚清东南互保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吗图6

这些都是账面上的大家都能看明白的,下面我说说我对“东南互保”的理解。

东南互保隐藏的一些个人见解

东南互保的起因就是慈禧向十一国开战。

以慈禧的精明不可能不知道拳民的“神功”就是个摆设,别说向十一国开战,仅仅是对抗一国尚且毫无胜算,但她偏偏自寻死路。有人说因为列强要归政光绪,慈禧不得不开战,做殊死一搏。可是明知毫无胜算,战败了也要归政,况且到时候未必有好下场,还不如主动归政,还能博一个美名。

晚清东南互保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吗图7

所以在我看来“东南互保”可能是在慈禧的授意下达成的,理由如下。

1、慈禧开战的理由其实很简单,给数十万拳民一个交代,对内聚拢人心,对外也要宣示自己不肯归政的决心。

2、慈禧明知不可胜,更不想押上大清的国运殊死一搏,所以为了保住大清的命根子东南富庶地区,“东南互保”是慈禧希望看到的局面。

晚清东南互保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吗图8

3、慈禧被八国联军赶出北京时,已经狼狈至极,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清政府已经基本失去了对各地督抚的控制,李鸿章等人若想要另立政府,此时时机已经非常成熟,“李大总统”闪亮登场成功概率极大,可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4、战争刚开始,李鸿章就离开了两广,在上海观望局势,慈禧刚到西安,李鸿章就开始和洋人议和,奉命议和的态度之坚决,并没有一丝另立朝廷之意,从这点可以看出慈禧并没有失去对李鸿章的控制。

晚清东南互保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吗图9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3323.html

(0)
上一篇 16小时前

相关推荐

  • 埃及法老和他们崇拜的神灵

    上埃及的图腾是鹰 下埃及的图腾是蛇 自从拉美西斯二世统一上下埃及后法老的王冠就是这样了,意思是上下埃及之王。 那个鹰是荷鲁斯,法老的庇护者,拉美西斯二世(好像是他。)出土的一个雕像…

    2023年 1月 21日
  • 冯小怜历史人物

    冯小怜到底有多美呢?史料记载她是个旷世尤物,不仅艳若桃李,色若嫦娥,曲线玲珑,连肌肤也是吹弹可破,声如娇莺,气息如兰,吐出的气闻起来都是香的,还有更绝的,说她冬天柔润如棉,温暖似羽…

    2022年 12月 9日
  • 广东十虎是哪十虎,象棋广东十虎是哪十位人物

    清末年间,社会动荡不安,清政府根本无暇顾及百姓的安危。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地兴起习武之风。毕竟,习武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够保住自己的利益。而广东十虎,就是在广东省以武术称著的十位武…

    2023年 3月 13日
  • 僵牛如何解僵,僵牛是如何养成的

    僵牛是由于先天营养不良等多种原因所导致的一种疾病,俗称“小老牛”,“小赖牛”。临床上表现为精神状况尚好,饮食欲较为正常,比同龄犊牛明显偏小,生长速度缓慢。养牛之家微信平台根据相关资…

    历史解密 2023年 3月 29日
  • 李斯下场比商鞅惨多了,死法令人毛骨悚然,但临终遗言却感动后人

    命运十分神奇,有时候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大秦帝国的丞相李斯也万万想不到,终究一天他会陷入和韩非子相同的遭遇。曾几何时,韩非子因受嬴政的赏识,被李斯等人诬陷下狱。…

    2022年 10月 23日
  •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前言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但是战争的结局永远只有获胜者和失败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而左右战…

    2022年 10月 13日
  • 翁美玲有哪些故事(翁美玲当年经历了什么故事)

    西毒西毒欧阳锋, 美丽的公主小华筝, 爱玩爱闹的老顽童, 爱吃烧鸡的洪七公, 傻郭靖娶黄蓉, 看谁是个梅超风 …… 这句童谣伴随过一代人的成长,相信也是众多70、80后的童年记忆。…

    2023年 3月 27日
  • 15岁考上北大的神童,为何会选择卧轨自杀

    引言 《宋书·谢灵运传》曾经这么写过:“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其意所指的就是那些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2022年 10月 7日
  • 古代情人节

    如今西方人的节日在中国很流行,提到情人节,大部分人都比较认同西方情人节2月14日。实际上,我们中国在古代也有类似的情人节,但可不是传说中的“七夕”,它是现代人眼中的古代情人节,不是…

    2022年 12月 9日
  • 大家都知道什么民间鬼故事呢

    温子良做了个梦。 梦里他身处熙熙攘攘的十字路口,人来人往,他被拥挤的人潮推搡着。 凉风攀上路边的槐树枝,他突然感到一道灼热又隐忍的目光投射而来,温子良不知为何,心脏蓦然剧烈跳动起来…

    历史解密 2023年 3月 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