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华夏北境的开辟者。
燕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许多人认为韩国是七雄最弱的一个国家,但其实韩国与燕国到底哪个更弱,也是存在争议的。韩国虽然小,但是地处中原交通要道,早在夏朝就开始开发,到战国时已经成了膏腴之地,科技点高;燕国虽然面积大,但僻居北方边缘,人口稀少,开发度很低。当时的说法是“与其得百里于燕,不如得十里于宋”。所以燕国到底排名老六还是老七,其实很难说,毕竟燕韩互不接壤,又不能让他们单挑一架。
战国前期,一流大国是魏、齐、楚,后期,一流大国是秦、赵、齐、楚,燕国至始至终都是一个二流国家,在北方默默无闻,刷不到什么存在感。燕昭王即位之后,任用乐毅改革,国力大增。燕国最高光的时刻,是公元前284年,乐毅身披赵楚韩魏燕五国相印,率领五国联军连破齐国七十余城。但是之后很快,燕国陷入内乱,又衰弱了下去。
总之,燕国似乎谈不上什么关键的历史地位。
但是,我们不得不提一下燕国在战国乃至整个华夏的历史长河中,为后世留下的一些遗产。
那就是,燕国是华夏北境的开辟者,他让燕山脚下这片幽蓟之地永远地纳入了中华文明的版图。
夏朝自不必说,商朝和西周时期也远没有对后来燕国这片土地形成有效控制。当时这里除了少数几个城邦式的小封国,大部分地区戎狄杂处,华夏文明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
公元前1044年,召公奭被分封到燕地,但是新成立的燕国仿佛处在戎狄海洋中的小岛,想要稳定发展还需要自己去开辟。直到春秋时期,燕晋之间现在的河北石家庄、保定、衡水一带,还存在着长狄、白狄、赤狄等部落,燕国与中原国家基本是阻断的。
从燕国建立直到战国中期,燕国的史料不多。但是到战国时期,燕国已经占满了整个燕山以南,赵齐以北的平原地区。证明了这段时期,燕国总体上一直是处于扩张、同化周边民族的过程中。具体的事迹不甚明晰,但这个过程必定是纷争、融合不断交织的,就像后来历代王朝对岭南、西南的开发一样。
由于当时生产力所限,这个过程持续了数百年,但到战国时期,燕国最终完成了对华北平原北部这片地区的消化。
燕昭王时期,燕国开始向东北方向扩张。大将秦开大破东胡,辟地两千余里,一直打到今天朝鲜境内,新设五郡,按内地方式治理。其中,秦开修筑的候城,即是沈阳的第一次建城。燕国效法赵国,修造了西起张家口东到辽阳的燕长城。从此辽河流域纳入了燕国的范围。开辟辽东后,燕国的面积仅次于秦、楚,排名第三。
至少以下省市都是燕国带给华夏的礼物:
【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唐山市、承德市、张家口市、秦皇岛市、保定市、沧州市,辽宁省全境】
燕国当年的首都蓟城,在数千年风云变幻之后,成为了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当每位中华儿女踏上京城的土地时,如果他知道这段历史,必定会想起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披荆斩棘、奠基立业的北境开辟者罢。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3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