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历元年(698年),武承嗣、武三思谋求为太子,几次使人对武则天说:“自古天子没有以异姓当做继承人的。”武则天犹豫未决,宰相狄仁杰对武后说:“姑侄之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武承嗣、武三思为武则天之侄,李显、李旦则为武则天之子)?,陛下立儿子,那么千秋万岁后,会在太庙中作为祖先祭拜;立侄子,那么从未听说侄子当了天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庙。”又劝武则天召还李显。自此后,武则天无意立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并将李显秘密接回洛阳 。
控鹤监内供奉吉顼、张易之、张昌宗都曾请求武则天立李显为储君 ,皇嗣李旦亦请求逊位于李显。在来自各方面拥护李唐的压力下,武则天进一步认识到人心所向的是李唐宗室,如果再一意孤行,就会有丧失人心的危险。而在后来一次征兵中,“初募兵,无有应者,闻太子(李显)行,北郊山头皆兵满,无容人处。” 此事更加说明李唐才是众望所归。在经过多方权衡之后,武则天最终决定立李显为皇太子。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居住在迎仙宫卧床不起,只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二张谋反。于是发动政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死二张,随即包围武则天所寝集仙殿,要求武则天退位。武则天被迫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随后徙居上阳宫(洛阳禁苑之东)。李显上武则天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周一朝结束。
这是史书中的记载,武则天原本就已经打算还位于李家,后来大臣发动政变,让她提前退位。之所之想还位李家,上文第一章已给出答案。
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从宗法制来说,传位给侄子。显然是不利于她自己的。大臣狄仁杰对她说过一番话:从来都是儿子供奉自己的母亲于宗庙中,但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侄子供奉自己的姑母在宗庙里面的。这一番话,可以说是很大程度影响了武则天。
第二就是唐朝李世民和李治的治理下,可以说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威震四海。当时在很多人看来武则天之所以能登位,是因为她是皇后,是李家的自家人。如果她把皇位传给别人,那么她自己的统治合法性就得到了质疑,也不能服众。
第三就是。在武则天晚期,因为二张,嚣张跋扈,掌握了权利。并且在当时的反对派内部,不论是武家人还是太平公主,还是朝臣看来李旦是一个非常软弱无能的人。他们可以控制李旦,所以他们最后发动神龙政变,让武则天还政于李旦。
可能当武则天,死去的那一刻,她可能会想起,曾经她的丈夫,李治。也许她这一辈子可能就爱过一个人,那就是李治。也许她会想起她的儿子和女儿,为了让自己的心里好受点,把这江山留给自己的亲儿子,李旦。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3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