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舒立女士是我之前所在的“财讯传媒”的重磅人物,直到她与集团就《财经》发展理念方面产生严重不合,直到她选择离开(可以说是愤而离开)财讯、脱离联办、创立财新,我们内部都一直视她做真正的“斗士”。
她被称为“最危险的女人”,其实全称应该是“中国证券界最危险的女人”。而且她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更早的、但听起来更牛的称呼: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
在上世纪90年代末,她创办了如今财经界最具影响力、首屈一指的刊物《财经》之后,就陆续报银广夏虚构财报事件、A股首只百元股亿安科技操纵事件、蓝田股份欺诈案,同时,她和《财经》也是首个完整起底德隆系、揭露公募基金各种暗箱黑幕的媒体。
在当时那个网络极不发达的时代,信息获取的难度极大,尤其是获取那些关键数据,能做到这些,难度可想而知。
顺便普及一下,《财经》刊物在财讯传媒的位置。
财讯传媒属于“联办”旗下,也就是“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
财讯传媒旗下有很多的杂志。
上面这个图,自左向右的排序,基本上就是财讯传媒刊物的一个“座次表”。
其中,创刊最早的是1992年的《证券市场周刊》,我们内部俗称“蓝刊”,为的是和称为“红刊”的、创办于1997年的《证券市场红周刊》区别开。
胡舒立于1998年《财经》前,在美国积累了大量的社会报道经验,并在《工人日报》干了十年。所以,当她创立《财经》后,这本杂志就迅速成为集团当仁不让的No.1 ,直到2009年胡舒立离开《财经》,甚至到今天,这本杂志在财讯集团中的地位,也从未被动摇过——还得说,胡舒立打的底子好啊!
2010年之后的三年,纸刊遭遇了互联网的强烈冲击,开始亏损。我记得2012、2013年,集团都进行过一波裁员,有些刊物惨遭咔嚓(《his life他生活》就是典型),只有《财经》依然保持盈利,而且办的依然风生水起。
当时,我在偌大的财讯传媒只是个小兵,属于《证券市场红周刊》旗下的一个编辑,跟胡舒立女士的《财经》没有过多交集。但在定期的集团内部交流会,以及年会上,和《财经》刊物的编辑记者朋友聊天时,也能聊到胡舒立女士的一二轶事。
-
胡舒立对于报道有着严苛的要求,编辑记者可以大胆提出观点,但对内容与论证必须滴水不漏。她会让你查阅大量、大量、大量的资料,以求报道的严谨。这往往会耗费你很多时间,但必须这么做。这种态度,在如今的“文字量产化”的媒体圈已经极少了。
-
另外,她从“财讯”愤而离开后,创办的媒体叫“财新”,名字和老东家极其相似,寓意脱离旧处、开创新篇,颇有跟老东家对着干的意思——既然在财讯无法实现自己的新闻与传播理念,我干脆单独干一摊!这也显示出胡舒立倔强,甚至“危险”的一面。
- 还有,当时2011年我们《红刊》开年会,还邀请了胡舒立来参加。当时我们还挺担心的,因为胡舒立与财讯的“决裂”,目前双方还不太愉快,结果人家二话没说就来了,而且表现得落落大方,丝毫没有任何不妥之处。人家说:老友相聚,何乐不为?
最后,简单说一下胡舒立的接任者王烁。
他是胡的老搭档了,从创立《财经》时就负责执行报道任务,年轻有为,文字犀利,思维敏捷。2009年,他跟着胡舒立一起离开财讯,创立了财新,其记者团队在国际上获奖无数。
可以说,能接胡舒立班总编辑这个班的,也就是王烁了。
胡舒立保留了社长一职,继续从战略上领着财新往前走,但整体来看,功成身退的意思已经出来了。毕竟,65岁的她,已经跟新闻打了一辈子交道,干了一辈子传媒人。
反正,我从没有见过一个像她一样的媒体人,能坚持在新闻一线从20多岁一直干到60多岁——是该选择歇歇了。
哦,对了,差点忘了。
争议与质疑从未离开过胡舒立,毕竟,干了这么多年媒体,招人恨是必然的。这一点,相信胡舒立非常清楚,所以你极少看到她跳出来澄清什么。
人家早看开了~
不知不觉,读着胡舒立的文章,看着她创办的《财经》杂志,一直到后来的财新网,《财新周刊》,已经很多年了。
这些年,胡舒立没有像前几年那么锋利,但是中国传媒界依然少不了她的声音。
在我这个传媒从业者看来,胡舒立就像我们这个时代的传奇,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像可以掀起一股滔天巨浪,因此,有人说,胡舒立是这个时代最危险的女人。
是的,在中国,没有胡舒立,很多事情你可能还蒙在鼓里。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灵魂人物,在中国当代传媒业里,胡舒立是一个不朽的人物。
我了解胡舒立,开始是通过报刊,而后是通过传说。
我有个朋友,在中华工商时报工作,现在已经退休多年,他跟胡舒立是曾经的同事。他描述胡舒立:个子不高,满不在乎,但是她有不在乎的底气。
一次报社开会,胡舒立拿着早点就进了会议室,有人说她,怎么拿着豆浆就进来了。胡舒立一副洒脱的态度:怎么?我没吃饭不行啊?
言外之意,我吃饭,该你屁事,你开你的会,我吃我的饭。
这段,大概没有哪个杂志发表过。
后来,我买一本书,是胡舒立写的《访美记》,那是一个记者成长的白皮书。
你能看出,从很早的时候,胡舒立就有了远大的传媒志向,她从来没有被现实打败过。
现实越是让人难以忍受,她越是斗志昂扬。她的存在,就是为传媒而生的,为我们这个信息不透明的时代而生的。
她的新闻思想和新闻理念,是受西方影响比较深的,她永远不会为了稻粱谋而著书,她只为真相而活着。
胡舒立65岁了,可是我只觉得她还是40岁的样子,因为我知道她时,她只有40岁。在我这个粉丝的心中,胡舒立永远只有40岁,永远充满斗志,智慧而勇敢。
她退休了,她退出了报刊,但是,她依然是危险的女人,我了解的胡舒立,永远不可能停下战斗的笔,她依然会影响这个社会,她带出来的人,比如新的财新周刊总编辑王烁,依然会继续胡舒立的危险。(宋京)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