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名“玄奘”,俗姓陈,名祎,法号“三藏”。唐朝皇帝李世民,御赐于他的国姓。他是唐代著名的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以及佛经的“翻译家”及“旅行家”。出生于公元600年,卒年于公元664年。父亲陈国蕊,今河南洛阳偃师之人。他天生善良聪慧,十三岁出家,遍读佛典。可以说,他自小与佛有缘,因觉得当时佛典多有出入之处,为解心中迷惑,玄奘年纪轻轻,便决定去印度取经。
万里取经
在贞观元年时,得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圣旨之后,他一个人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西行五万里,历尽千辛万苦,用了十九年的时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到到了印度,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得了真经。在印度,玄奘先是拜住持戒贤为师,虚心学习,后来筷升至该寺副主讲。在贞观十九年的时候,玄奘回到长安,带来了无价珍宝——回佛舍利一百五二粒、佛像七尊、经论六百五下七部。
翻译佛典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支持之下,玄奘在长安大慈恩寺里,开设了译经诵经法场,与一干弟子等人,专心翻译所带回的佛家宝典。他与自己的弟子们,译出了佛典七十五部及一千三百五十五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此外,还有他亲身经因的《大唐西域记》十二卷等等。可以说,唐僧在佛学方面做出的造旨与成就,不可估量。
“三藏”法号由来
玄奘自幼聪明,十一岁时就能诵读佛经,十三岁在洛阳出家,之后,遍访名师,苦钻研佛教理论。十八岁时,在佛教界已经是小有名气了。后来,由于精通印度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三藏法师”,因为所生的朝代为唐朝,所以又名“唐三藏”。
中华脊梁
“唐三藏”的一生,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以不畏生死的精神, 一人只身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因此,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我们先解释下三藏,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包括介绍佛教清规戒律的《律藏》,介绍释迦牟尼基本教义的《经藏》和论述解释佛教基本教义的《论藏》。
至于三藏这个称呼,不是唐长老独有的称号,我国的鸠摩罗什法师、菩提灯法师等都有过这个称号,国外的也有很多,如悟空禅师的师傅舍利越摩,倭国的灵仙法师等。那么三藏这个称呼意味着什么呢,它其实是一种尊称,可以非正式的理解为佛教界的院士,所以这个称呼的含金量不是一般的高。
我们再说下唐三藏这个人的来历,唐僧确实姓陈,但不是像《西游记》中记载,出生在连云港(古海州),而是出生在在今天河南的洛阳偃师市。唐僧幼年父母双亡后,被哥哥长捷法师接到了寺庙,从此斩断红尘,一心向佛。
由于他敏而好学,又有人指点,所以在佛法上进步神速,仅24岁就获得了院士学位(三藏法师)。
下面我们重点说下他西去取经的事。
在大唐立国之前,佛教的传承,经过了六百余年的淬炼,早已炉火纯青,本枝根深蒂固,旁支也是竞相开花结果,已经成为当世第一大教,势力遍布中原。但是大唐立国,李氏当政后,开始扬道抑佛。
这是为什么呢?一是因为历代的统治者,都不会让身边有一股没有制约的力量存在;二是老李家身体里还有外族的基因(鲜卑),加上新的王朝需要稳固,在民间也需要有一股力量。
道家的一哥姓李,而且一直被佛教打压,对老李家来说,简直不要太合适。这时候趁着道教危难拉一把,一是可以把自己的血统拨乱反正(当时有个好祖宗还是很有用的,大明的朱元璋一建国,就不在宣扬自己原本一介布衣了,直接攀上了朱熹)。二是可以趁机扶植一股民间力量,继续加强统治。
为什么不利用佛教呢,一是佛教早已经成了气候,背后和各方旧势力及各地氏族纠缠不清,这时候再锦上添花,早晚有一天佛家会尾大不掉。二是佛教积累了大量土地财富,可这对百姓没有一点好处,最要命的是对统治者也没好处,所以你懂的。
所以李渊当政后,采用了一系列的手段(可自行百度)支持道教压制佛教。到了唐太宗就更厉害了,众所周知李二是刀山火海里走出来的,崇尚的是武功文治,虚无缥缈的东西他怎么会信。而且佛教的宝压在了李建成身上,在太宗后面默默奉献的是道教一方的势力。所以太宗要不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以他的性格,下手只会更狠。
所以当时玄奘西去取经,虽名为解决佛教内部学术问题,但这种公然为佛教添砖加瓦的行为,是没有可能被太宗允许的,所以当时玄奘西去,只能是“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唐僧西行,曾到过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境),与国王结为兄弟,所以御弟哥哥的戏码,还是可以有的。随后一路西行,最后到达了佛教的哈佛(烂陀寺)进修。唐僧能作为代表西行取经,个人能力是不用质疑的,最后是载誉而归。而且为中印两国建立了正式的友好关系也了很大作用,得到了太宗的肯定,所以唐僧西行对佛教的政治影响并不比学术影响小。
各种荣誉加身的唐僧,为佛教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自己再也没能有机会静修三宝,太宗晚年因为各种借口一直把他留在身边。长孙无忌等人因为政治原因结交唐僧,唐僧终究没有避开红尘因果,在李治继位后更是被监视打压。不久一代高僧郁郁而终,最终身葬白鹿原。
最后让我们以唐三藏法师翻译的经文为结语。“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希望对您有用,祝好!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