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开国诸侯、周武王第二个儿子唐叔虞而建的。晋祠的历史可以一直追述溯到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当中已经能看到关于晋祠的记载。
历朝历代对晋祠都有扩建和修缮,其中北宋天圣年间修建的圣母殿是其代表性建筑,也是晋祠中现存最古老的建筑。 圣母殿是为了祭祀唐叔虞的母亲而建的。整座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通高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近似方形,是现存北宋建筑中的代表之作。为了扩大殿内的实际使用空间,圣母殿采用了 “减柱法”。所谓减柱法 就是减少部分内柱,增加 建筑物室内空间的建筑方法。圣母殿殿内外共减去了十六根柱子,通过前后 的廊柱和四角的檐柱承 担着来自屋顶和屋架的压 力。所以,尽管在殿内看 晋祠圣母殿外的缠龙柱大殿似乎没有一根用来支 撑的柱子,但实际上这丝毫不影响其结构的坚固性。这种巧妙的建筑方法在故宫的保和殿也曾使用。
不仅如此,圣母殿的建筑方法中,许多独到之处都可以与北宋时期编著的古建筑学集大成之作《营造法式》相印证。比如,大殿前廊异常宽阔,足有两间进深的距离,这种建造方法在《营造法式》中被称为“副阶周匝”,圣母殿正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采用此种方法的最早实例。再比如,大殿正面的八根檐柱上都有精美的木雕盘龙缠绕,是现存宋代建筑中唯一的一例,可以与《营造法式》中记载的“缠龙柱”相印证。 中国古典建筑由隋唐早期的雄壮飞扬的风格,演化为明清时期的精巧严谨风格,而宋代的木结构建筑正是这一发展过程的中间环节。
晋祠圣母殿作为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充分表现了北宋的建筑风格和审美意识,对于研究中国宋代建筑和中国建筑发展史都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可以说是我国古建筑的瑰宝。
关于圣母殿的主像到底供奉的是何方神圣,很久以来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而小编认为:圣母殿,就是为了供奉唐叔虞母亲邑姜而建。大殿正门门楣上的“显灵昭济圣母”这个匾额由宋仁宗加封题写,大体意思就是拜拜圣母,有求必应的意思。
经过金元两代的战乱,人们见殿中侍女像甚多,便称之为女郎祠。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民间把圣母作为水神来供奉。还有两种说法:一是圣母为宋真宗的刘娥(968年—1033年);二是圣母为炼石补天的女娲娘娘。
上世纪60年代郭沫若先生游晋祠之后曾留下“圣母原来是邑姜”(原作收藏于晋祠博物馆)诗句。那么,圣母到底指的是谁呢?圣母为邑姜之说又源自哪里呢?
清考据学家阎若琚(太原县西寨村人)于清初康熙年间从草丛中搜寻出宋宣和五年(1123)姜仲谦《谢雨文》残碑,碑云“致祭于显灵昭济圣母,汾东王之祠……惟圣母发祥兮,肇晋室而开基;王有文在手兮其神灵之可知。”
据说阎若琚获得此碑后欣喜若狂,结论是“邑姜为十乱之一,齐太公望女,唐叔虞之母,叔虞之封地唐也,亦发梦于其母,故今晋水源有女郎祠,实邑姜之庙也,旁方为唐叔虞庙,南向。”,之后,人们才知道原来晋祠圣母为唐叔虞的母亲邑姜,不再像从前和水神混为一谈了。
所以圣母殿内供奉的是姜太公唯一的女儿——邑姜。作为圣母殿之主的邑姜有着传奇的色彩,她还是周朝开国之君周武王姬发的王后,邑姜嫁给周武王之时,正是武王南征北战、征讨商纣王政权的关键时候,作为王后,她尽职尽责。对于邑姜的才干,武王在与诸侯会盟时的《泰誓》中说:“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意思是我有十位治乱的大臣,这十人同心同德才赢得天下。他们是周公旦、姜太公、毕公、邑姜等。这十人中唯一的女性正是王后邑姜。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6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