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吃过晚饭没什么事,几个小朋友就到家里来玩,家大人喜欢讲一些这样的故事来哄小孩玩,我们这些小孩子明明害怕的要死,却还是竖着耳朵听的津津有味的,有几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故事一:
过去有一户人家,家里有四口人,父母带着姐妹二人生活。一天,父母要出远门,又担心两个女儿在家照顾不好自己,于是嘱咐10岁的大女儿:“晚上要是害怕的话就把住的不远的外婆叫到家里来。
到了晚上姐俩看着外面的天越来越黑就有点害怕,于是就站在门口叫了一声外婆。不一会儿外婆就过来了,姐俩就把外婆带进了屋里。姐姐请外婆坐下,奇怪的是,外婆却宁愿坐簸箕里面也不愿意坐板凳,而且要待在角落,本来晚上家里的煤油灯就不是很亮,外婆又一直坐在角落,所以姐俩一直没有看清楚外婆的脸。
很快就到了该睡觉的时间,外婆说:“我怕虱子,你俩谁身上没有虱子的就和我睡一张床,另一个睡旁边小床”。姐俩说:“我们不知道身上有没有虱子。”外婆说:“虱子碰到火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你俩从这个火盆上面跨过去一下我就知道”。姐姐本来就对外婆的反常举动感觉有些奇怪,所以就留了个心眼,趁着外婆没注意抓了几粒芝麻在手上,跨火盆的时候偷偷丢了进去。外婆一看就说:“妹妹跟我睡一头吧。”
半夜,姐姐被一阵嘎吱嘎吱吃东西的声音吵醒了,就问外婆干嘛呢,外婆说在吃东西,姐姐就问吃什么,外婆说:“吃脆骨呢,你要不要吃”。说着还给姐姐递了一点过去,姐姐一看居然是手指,吓坏了,也明白了这个外婆就是狼巴子,妹妹估计已经被吃了,突然想起来妈妈说过狼巴子是怕打雷的。于是就假装起夜拿着棍子敲了家里了盆,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又去问外婆:“外婆,你怕打雷不?外面好像打雷了。”外婆害怕极了。姐姐说:“你躲衣柜里面,等雷停了你再出来”。外婆于是躲进了衣柜,姐姐趁机锁紧了衣柜门,在假装打雷的同时烧了一锅热水,然后把热水直接倒进了衣柜,只听见衣柜里面传出来一声声狼嚎惨叫。
等第二天爸爸妈妈回来连带着衣柜一起丢到山下去了。(这个故事听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睡觉的时候老是感觉有东西会来摸脚、啃脚趾头,就把脚缩起来,脚头的被子一定要卷起来)
现在想来这也不算是鬼故事,但确实让十岁左右的小朋友吓得不轻。
故事二:
有一个年轻人,跟随师父学手艺,做木匠。有一天,隔壁村请师徒俩去干活,当天晚上就请师徒二人在家吃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师傅就有点喝高了,主家就提议让师父留宿家里,让徒弟自己回去。因为这是徒弟第一次走夜路,临走前师父嘱咐徒弟:“你把这把斧头带着,回去的路上,如果有人请你吃饭你就吃,请你喝酒你就喝,请你留宿你就留下,就只有一点你记好了,这把斧头不要离身,晚上睡觉放在床头或者拿它当个枕头。
然后徒弟就起身告辞,走着走着,徒弟发现前面的村子灯火通明,很是热闹,村民见到他也很热情地招呼他喝酒吃饭,原本打算推辞的徒弟想到了师父的话,也就不再推辞,很快酒足饭饱,之后村民请他留宿,徒弟也不推辞,睡觉的时候按照师父的嘱咐把斧头放在了床头。就这样一夜无话。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徒弟就醒了,眼睛一睁,赫然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棺材里,旁边的斧头把棺材盖支得老高。心想:昨天明明是睡在村民家里怎么会在棺材里。于是赶紧从棺材里爬了起来,环顾四周,昨晚的村庄也不见了,变成了一座座的坟。徒弟吓得拔腿就跑。见到师父,说明了昨晚和今早的情况,师父笑着问他:“你还记得昨天早上我们过来的路上有什么吧?为什么叫你带斧头懂了吧”。
故事三:
老人说,每个人的身体都燃烧着三把火,分别在左肩上、右肩上和头顶上,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三把火,所以一些“邪物”一般情况下伤害不了我们。平常人是看不见的,但是,一旦这三把火熄灭了,回天无术,神佛束手。
一天深夜,一个青年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四下无人,伸手不见五指。走着走着,总是感觉身后又什么东西跟着他,往左回头一看,没有。又往前加快了一些脚步继续走,走着走着,感觉后面阴风阵阵,往右回头一看,还是什么都没有。感觉还是不太好,不觉地又加快了脚步小跑了起来。猛地抬头一看,天上零星的几颗星星。周围一片漆黑,什么声音都没有,不觉地越跑越快,往回赶。。。(因为这个破故事,导致以前上学走夜路总是不敢回头看,还越走越快,拼了命往回赶)
作为小孩子,好像小时候怕鬼。特别在农村因为条件限制,晚上,外面没有路灯,全是漆黑一片。如果大人讲了鬼故事,基本晚上就不敢出门了。且睡觉时候,一般将脸朝墙,好像这样防止怕鬼,晚上睡觉才能睡的安稳。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谁家如果有人去世,基本一段时间内,都不敢从他家门前过,或者,遇到新坟一般都绕着走,就怕鬼上身,给自己带来麻烦。
其实现在想想,有时候也觉得好笑,哪是小时候的无知,对一些科学问题无法理解。据说地球上目前有1000多亿人生活过,想想这个数字多可怕。如果真的有鬼的话,地球早就无法负重,坠落在宇宙中去了。我们人类之所以还生活在地球上,目前安然无恙,就是人的降生和离去,是正常的事物变化。这个世界不存在鬼的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6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