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是在听什么

听懂的话,来讲一个,我们学乐器的拿过来怎么学一个曲子。

了解大概之后,开始确定风格。

民乐来举例,一般都是 散板/引子,慢快慢,就结束了。

然后开始练,练了之后,模仿,自己加深理解,要么自己改,要么遵循原版。

这是初成,然后开始磨细节,一个小节小节的,加花加各种符号。

再然后,慢慢练的久了,就有了自己的感悟,你自己的风格就来了。

然后,说一个听流行歌曲的例子。

专业角度,开始听前奏,跟着歌曲进入后 听和弦进行,大小调,然后嗯这个和弦是啥,不错。

这个地方很好,编曲不错。歌词这句真好,咋写出来的。

点评歌曲一般词不错。换谁唱就更好听了。

感觉听歌更比不学音乐更累一些。但是这样听起来的感觉也很好。

其实不管懂不懂,语文或者美术有个词叫色彩,

色彩也会用到音乐上,有个词叫和声色彩。

其实看起来很抽象,但是很形象。

一首歌听起来忧伤或者欢快都是可以听出来的。随便幼儿园也能感知的到,

但是,再说一些东西,如果用文字加深,就容易跑偏。

一看文字写的潸然泪下,其实压根不是那么回事。

像我个人对民歌也很偏爱,

你像陕北民歌,苍凉高亢的那种感觉,一开口,你就能进入那个场景,

但是你用文字分析来,写出各种花,其实就感觉反而落了下乘,

音乐是语言的高级文字,这句话,其实很有意思。

如果你就直观听音乐,不需要跟别人有共鸣,你听到什么感觉,那就是什么感觉,

这就是你的主观听觉带来的色彩,但是你要用文字润色,开始写长篇大论,那么绝对跑题。

所以,别相信什么影评人,音乐乐评人,都是扯犊子,

其实就是能扯,你就给它一个单音,他也能给你分析出4分33秒的理论。

音乐就是你喜欢听,你不需要懂不懂,也不需要说出来,

如果想说,不如唱几句爽一爽,这样感觉更直观。

所以你要了解音乐的内容,必然是喜欢这个作品,你才会加深了解,

只能是锦上添花,不意味着你懂不懂这个作品。

因为从作曲分析,从编曲,从风格流派,或者技巧都能衍生各种说法,

所以说,音乐理论家为啥是理论,他啥也不会才搞理论啊

但凡有个一技之长,就开始整乐器自己上了。

不请自来,简单介绍下自己的听歌情况吧。

听歌多年,过去听任贤齐和二哥,现在主要是薛之谦吧。基本一天听10多个小时,起床拿起手机第一件事打开q音,播放音乐,一遍听歌,一遍洗漱。中间除了刷或剪视频和游戏(无法同时进行),基本都处于放歌状态,打字放,洗澡放(并不推荐在公共浴室放音乐)出门都戴蓝牙耳机或者跑步耳机听歌,和朋友交流有时候也会带一个耳机。很多人问我带耳机时间久了不会痛吗?我浅浅一笑,你猜我解答的?

不信?我夸张?如图(一般情况存在,当然也会存在特殊情况)

听音乐是在听什么图1听音乐是在听什么图2

回到正题,题主想知道听音乐在听什么?是比较模糊的一个问题。我理解为理由或者作用吧。

第一,和音乐产生共鸣,也可理解为音乐表达的情感符合了你听歌时的心镜,当然也可以被音乐所感染,这无非可以说明听音乐符合了我们的情感,能带来听觉上的盛宴,与心里所激荡的情感附和,引发情感的升华。举例,当初的我极其心仪一位女孩子,(没错,单相思)这首《I miss you》正深化了我的思念。

听音乐是在听什么图3

我们需要音乐陪伴之时也正是释放自己之时,所以关于陪伴感与释放自己,以我看来可以直接合成一类。面对生活的压力,听音乐已成为解压的重要方式,激励自己战胜挫折。例如,《run》这首歌总是激励我振作,度过难关!right up!right up!

听音乐是在听什么图4

总而言之,便是这些。但是听音乐过久后,你问我为什么听音乐,我的第一解答不是什么陪伴共鸣,而是习惯。我已经习惯打开q音,点击播放按钮,日复一日地听音乐,让我觉得习以为常了。而上面我所问的“耳朵不会疼吗”问题,答案也还是习惯与适应,多年前,带耳机总是让我耳膜发炎,如今一天几乎12+小时,习以为常。或许你会觉得我天天听音乐,会对音乐产生依赖感,以后的我不可能永远带耳机,早已想到了,没有了耳机,我依旧如此,唯有适应罢了。正如初中生物学所说“生物能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也是存在一定合理性的。

综上,本人观点,略为拙劣,还望海涵,谨记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7310.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6月 18日 下午3:19
下一篇 2023年 6月 18日 下午3: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