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种说法是李成梁的义子。
李成梁镇辽与努尔哈赤崛起的直接关系
李成梁作为镇守辽东的最高军事将领,和“属夷”努尔哈赤家族必然发生过直接关系,这一点,明朝和清官、私史书记载中都有所反映,我们综合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其脉络。
(一)努尔哈赤的祖父叫场、父亲塔失都与李成梁有密切交往。
如前所述,努尔哈赤家族与当时称雄诸部的王杲有姻亲关系,孟森曾根据明朝留下的史料做过考证,得出结论:嘉靖年间,努尔哈赤的祖父叫场和父亲塔失曾是王杲部属,参与了王杲犯辽东之乱,后来李成梁镇守辽东,两人“悔过入贡”⑦,成为李成梁的间谍,效忠朝廷。如何效忠呢?
姚希孟所著《建夷授官始末》记载说:在万历二年(1574)那次战争中,“当王杲之败走也,成梁等以市夷头目叫场等为质,遣其属物色杲,乃从王台寨中得之。己又杀叫场及其子塔失。”⑧
黄道周《博物典汇·建夷考》则记载说:“先是,奴酋父塔失有胆略,为建州都督王杲部将,杲屡为边患,是时李宁远为总镇,诱降酋父,为宁远向导,讨杲,出奇兵,往返八日而擒杲”。
苕上愚公著《东夷考略》载:“初,奴儿哈赤祖叫场、父塔失并从征阿台,为向导,死兵火。”
海滨野史著《建州私志》载:努尔哈赤的“祖叫场、父塔失,并从李成梁征阿台,死于阵”。
上面记载了两次事件,一是帮助李成梁消灭王杲,二是帮助李成梁消灭了阿台。而消灭王杲之役的细节又有所不同,姚文中说王杲逃走后,李成梁将叫场等人作为人质,搜捕王杲;黄书中说塔失曾作为向导,引李成梁军攻打阿台。无论哪一说情节属实,总之都说明叫场与塔失曾与李成梁有过交往,为李成梁出过力。
那么,究竟是帮助李成梁消灭王杲,还是消灭了阿台?是叫场与塔失同为李成梁出兵的向导,还是仅为塔失一人之事?我们对照清人的记载就不难把事情的真相弄清楚了。
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李成梁出兵攻打阿台所住之古勒寨是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是由女真人尼康外郎为向导,叫场和塔失当时同在古勒寨中,尼康外郎唆使明兵杀之。叫场和塔失在寨中的原因是因为叫场的长子礼敦之女为阿台之妻,他“闻古勒被围,恐孙女被陷,同子塔失往救之。”从清朝人自己的这一记载看,叫场与塔失是同时死于李成梁征阿台之役,而非万历二年征王杲之役。但这里没有为李成梁作向导的记载。那何以明人有此说呢?我们知道,清朝修史,对于曾经隶属于明朝的史实都讳莫如深,像为李成梁作向导这样非光彩之事隐而不载是很自然的。然此书中随后述及:“后太祖奏大明曰:‘祖父无罪,何故杀之?’诏下,言‘汝祖父实是误杀’,遂还其尸,仍与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复给都督敕书。”这就令人生疑了,如果真如前面所说,叫场和塔失不过是因救自己亲人而身陷危城,被明兵所杀,努尔哈赤凭什么质问明朝将领?明朝又何以还尸、授职,给以补偿?这显然没道理,说明在这里清人修史时有所避讳。其实,叫场与塔失在征王杲和征阿台两次战役中都曾为李成梁统领的明军出力,这正是明朝在努尔哈赤缘起时优待他的原因。这一点在《明实录》有明确的反映:
“查其(指努尔哈赤)祖父,又以征逆尊阿台,为我兵乡导,并死于兵火,是奴儿哈赤者盖世有其劳,又非小夷特起而名不正者也。”⑨
这段话出自蓟辽抚按张国彦等人所上奏疏,当真实可信,只是较为简略。程开祜所著《筹辽硕画》一书中首篇《东夷奴儿哈赤考》叙此事较详,可作为补充:
“先年叫场、塔失皆忠顺,为中国出力,先引王台拿送王杲。后果男阿台将叫场拘至伊寨,令其归顺,合党谋犯,以报父仇,叫场不从,阿台拘留不放。大兵征剿阿台,围寨攻急,塔失因父在内,慌忙救护,混入军中,叫场寨内烧死,塔失被兵误杀,因父子俱死。时镇守李总兵将塔失尸首寻获,查给部夷伯插领回。又将寨内所得敕书二十道、马二十匹,给领。”
程开祜是对辽事极为关注和颇有研究的当时人,此书辑成于明朝末年。上面这段记述原委清楚,叙事详实,且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所记情形大致吻合,而述叫场为阿台所拘,逼其合谋叛乱,叫场不从,塔失入寨救父,结果父子同时被难的情节与前说两人“皆忠顺”,并后面李成梁还尸、给敕之事相贯通,合乎逻辑,也就不似《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所记存在对李成梁还尸、给敕之事无法解释的疑问了。显然,此记载较明、清两方面其他记载都最为真实可信。
这样,以上明、清两方面记载参照起来看,可以得出明确结论:努尔哈赤的祖父叫场和父亲塔失曾为李成梁当向导,先后引官军攻打王杲及其子阿台,并消灭之,显然关系密切。
(二)努尔哈赤曾为李成梁所收养,在李成梁帐下生活了一个时期。
明朝史籍关于的记载也有几种说法,如:
姚希孟所著《建夷授官始末》载:万历二年李成梁军攻破王杲寨,之后又杀了叫场和塔失,“时奴儿哈赤年十五六,抱成梁马足请死,成梁怜之,不杀,留帐下卵翼如养子,出入京师,每挟奴儿哈赤与俱。”⑩
黄道周《博物典汇·清建国别记》载:塔失为李成梁向导,擒王杲之后,“负不赏之功,宁远相其为人,有反状,忌之,以火攻,阴设反机以焚之。死时,奴儿哈赤甫四岁,宁远不能掩其功,哭之尽哀,抚奴儿哈赤与其弟速儿哈赤如子。”(11)
苕上愚公著《东夷考略》载:叫场与塔失同为李成梁向导,死于从征阿台之役,当时,“奴儿哈赤方幼,李成梁直雏视之。”(12)
海滨野史著《建州私志》载:叫场与塔失同死于从征阿台之役,“成梁雏畜(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事成梁甚恭。”(13)
归纳一下,以上这些记载同记一件事,但具体情节各不相同,一说努尔哈赤之父、祖同死于李成梁攻王杲之役,时努尔哈赤年十五、六岁,为李成梁收养;二说努尔哈赤之父塔失帮助李成梁消灭王杲之后,被杀,时努尔哈赤刚4岁,李成梁视之如子;三说努尔哈赤之父、祖同死于从征阿台之役,李成梁视年幼的努尔哈赤如子;四说与三说意思相同。有如此多的不同说法并不奇怪,因为明人所记都得自传闻,讹误难免。而且,由于传言甚多,正说明了其事尽人皆知,并非无中生有之事。问题在于究竟哪一说可信,抑或都不可信?下面我们通过辩证来弄清真相。
首先,前面已经考证,叫场和塔失在征王杲之役和征阿台之役中都曾为李成梁向导,同死于征阿台之役,而非死于征王杲之役,这一点已经明确,不必再重复。
其次,李成梁征王杲之役是在万历二年(1574),根据《清实录》记载,努尔哈赤生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这一年他正是16岁,可证姚希孟所著《建夷授官始末》所记为实,而黄道周《博物典汇·清建国别记》“甫四岁”的说法有误。
再次,根据明、清两方面史籍记载,李成梁征阿台之役是在万历十一年(1583),这一年,努尔哈赤25岁,他就是在这一年以为父、祖报仇的名义起兵的。显然,苕上愚公著《东夷考略》和海滨野史著《建州私志》两书所记叫场和塔失从征阿台死后,努尔哈赤尚年幼,李成梁“雏视”、“雏畜”之,这是把传闻中的两件事混为一谈,时间搞错了。
以上三点将前述四说辩证清楚了,事情真相也就清楚了,努尔哈赤16岁时在外曾祖父王杲家中经历了全寨覆灭的惨祸,侥幸的是,由于他的祖父和父亲为李成梁作向导,他本人又机智地“抱成梁马足请死”,李成梁因此“怜之,不杀,留帐下卵翼如养子”。《建夷授官始末》一文的记载合乎情理,真实可信。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努尔哈赤16岁时确曾为李成梁所收养,在李成梁帐下生活了一段时间.
谢请啊!
努尔哈赤是不是李成梁私生子?我们可以明确的说:并不是!
努尔哈赤的生父和祖父记载都很明确,这一点也是得到了明朝官方的确认的。努尔哈赤的生父塔克世,是猛哥帖木儿的后人,猛哥帖木儿是元朝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之前应朱棣的招安归降明朝,所以实际上努尔哈赤本身和李成梁并无什么关联。李成梁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嘉靖三十八年努尔哈赤出生之时,李成梁甚至还没有提升为辽东都督佥事,所以他既不可能是努尔哈赤的生父,更不可能和努尔哈赤有什么血亲关联。
但是,题主的另一层意思是非常正确的,就是李成梁在努尔哈赤的崛起过程中,是起到了关键作用的。在努尔哈赤的崛起过程中,李成梁多次关键性的给予了客观上的帮助,比如努尔哈赤进攻强敌如果不克,他就会发动大明兵马征剿,美其名曰:以夷制夷。李成梁多次发兵进攻叶赫,导致叶赫实力大受损失,最终无力抵抗努尔哈赤就是一个明证。再比如李成梁也会利用努尔哈赤进攻其它女真部落,再出面收拾残局,所谓“诱敌以饵”。这种行为也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努尔哈赤的嚣张气焰。
实际上,李成梁还有一种行为对努尔哈赤的实力增长帮助更大。他巧妙地提供了情报支持,保证了努尔哈赤军事行动的准确性,
所以实际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李成梁也可以被称为努尔哈赤的一个“养父”,同时从李成梁自身来说,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等人早就是他的和手下,所以他对努尔哈赤的偏袒和保护也远超其他女真人。由此可见,李成梁对努尔哈赤真可谓比亲爹都好。
也因此,产生了努尔哈赤是李成梁私生子的说法。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