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提到“白虎星”转世,那么出处自然是古白话小说《说唐全传》,所以那些什么罗成字公然、罗家枪是姜家枪残篇、薛仁贵斩杀猩猩胆之类的设定皆不存在,因为这些内容都是出自现代评书,而现代评书并没有二人为“白虎”转世这一说。
有人会说,都是编的,何必那么较真。我觉得小说有小说的价值,历史有历史的意义,不存在高低贵贱,语文课本里鲁迅的小说不也没少学嘛。既然是分析问题,就应该严谨,而严谨的第一步就是搞清楚出处,避免混搭解读,以免误人子弟。
前传第七条好汉——罗成
这位英雄,按天朝白虎星官临凡,年方一十四岁,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面如傅粉,智勇双全,七岁曾打猛虎,十二岁破过番兵,用一条家传丈八滚云枪,重二百四十斤,名震燕山,大隋朝排他第七条好汉。
罗成出场时尚是少年,除了相貌,书中还直接明确了他的武力定位,那么罗成的这个天下第七属于什么水平呢?我们简单来说一说。
书中排名高过罗成的六员大将分别是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李元霸自不必说,这是书中bug一样的人物,紫金山一个人打死一百二十万反王联军,除了裴元庆,普天之下再无接其一锤不败者,可以说剩下的十七条好汉就算加在一起也不够他一顿锤的。罗成曾经与李元霸在紫金山有过一次交手,李元霸随手一锤就打断了罗成长枪,高下立判。
很多朋友认为《说唐》中排名相差一位武艺便天差地别,这种说法太过武断,起码在前六中就站不住脚。除了李元霸独一档,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和裴元庆武艺难说高下,单说对战李元霸,裴元庆就比宇文成都好,所以普遍认为这二位的武艺应该处于伯仲之间,远远不如李元霸,又远远高过海云锡。毕竟宇文成都曾在四明山一人独战海云锡三将,大战一日最终取胜,所以宇文成都和裴元庆的实力也要远远高于罗成。
排名第四的雄阔海曾经和第六的伍天锡大战半个月不分胜负,所以第四到第六的武艺基本是等同的。或许是描写侧重点不同,所以海云锡三将的笔墨要明显少于三甲以及“男二号”罗成,同时设定也很低。比如雄阔海,书中称其有万斤之力,但是他的一对钢斧只有一百六十斤重。如果放在其他小说中,这或许已经是天花板,但在《说唐》中只能算平平无奇。
伍云召同样如此,一杆丈八蛇矛也是一百六十斤。伍天锡的混金镋比二人稍重,超过了两百斤。但是这三员大将排位如此高,雄阔海和伍天锡又是以力量见长,所以这样的武器重量相对有些低了。
罗成没和海云锡没交过手,通常大家认为海云锡比罗成有档次性的领先,罗成的整体实力与杨林处于伯仲之间。可是在我看来未必如此。罗成的武器比海云锡重,罗家枪又是天下闻名的“绝世武功”,等于说罗成是技艺与力量的完美结合,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不应该弱于海云锡,更何况我真心不觉得以海云锡的实力能够躲开罗成的“回马枪”。
至于说罗成与杨林相仿,多是因为二人两次交手,罗成都没表现出太大优势。第一次是在杨林兵围瓦岗时,罗成冒充“程宝银”,与杨林战十余合不分胜负,瓦岗诸将见罗成到了,一齐杀出,杨林一时心慌被罗成一枪刺伤。
十余合实在太短,毕竟宇文成都和伍云召斗将最多一次都用了二十回合,也就是说在十余合时二人同样不分胜负,但实际上二人的差距并不小。罗成和杨林也很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除此之外,龙鳞山决战,罗成与杨林交手三合,罗成诈败使用回马枪,将杨林刺死。不少朋友认为罗成如果有把握靠硬实力战胜,就不会使用回马枪,这也可以说明两人实力相差不多。
但是考虑到当时的情况,十八路反王经历了两次致命算计,此时刚刚逃出扬州,可以说战意全无。返观杨林,亲率大军养精蓄锐,如今厮杀起来无疑于痛打落水狗,所以罗成此时的选择是正确的——速战速决,避免夜长梦多。
另外,通过对战程咬金可以看出罗成的本事比杨林强很多。杨林被老程三斧子砍得盔甲歪斜,差点败走。而罗成完全无视,两枪就将程咬金刺伤。所以,个人认为罗成的武艺明显高过杨林,与海云锡差距也不大。
后传男主角——薛仁贵
后传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主要是罗通扫北,后半部主要是薛仁贵征东。不过由于薛礼是主角,所以他的故事贯穿始终。
按照书中的说法,在罗成死后,白虎星真灵不散,附身已经十五岁却还不会说话的薛仁贵。元神归位让薛礼脱胎换骨,加上主角光环,使得薛仁贵不仅在樊家庄得到了汉代樊哙所用二百斤重的方天画戟,还在机缘巧合下吃下九天玄女特制的面团,获得了“一龙二虎九牛之力”。因此不少人认为后传就是薛仁贵的天下。
但事情真的如此吗?看过原著的朋友其实都知道,薛仁贵是典型的设定很高,战绩拉胯,就后传而言,薛仁贵并不是天花板级的大将,甚至按照战绩做排序,薛仁贵在后传中的排名比罗成在前传中还要低。
薛仁贵最好的战绩就是一百四十八合击败了盖苏文。书中多次提及盖苏文不如薛仁贵,但近一百五十合才分出胜负,还是因为使用了克制青龙星的“白虎鞭”,说明两人的水平大致处于一个档次。而书中高于这一档次的战将至少有六位,分别是罗仁、铁雷八宝、左车轮、罗通、铁雷银牙、安殿宝。另外红幔幔和薛仁贵大致相当,却有略微优势。因为红幔幔可以抵挡薛仁贵+周青,而薛仁贵抵不住红幔幔+猩猩胆。换言之,在后传中薛仁贵最多只能排在天下第八。
总体而言,后传比前传的武艺设定要低很多,毕竟老年秦琼、尉迟恭尚且能在后传占据一席之地,但是巅峰期的秦叔宝在前传可是被各种吊打的,所以无形之中,薛仁贵就已经吃了亏。
间接对比分高下
不少人觉得同为白虎,实力自当处于伯仲之间,这是没有根据的。前传的白虎星罗成基本可以吊打青龙星单雄信。但是后传二世白虎与青龙薛仁贵与盖苏文的差距却微乎其微,所以每一世都是新的开始,以神位论实力是不可取的。
既然描写和神位都难以对两世白虎做出有效对比,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中间人”,以战绩为依托进行分析。
首先罗成与秦琼在北平府传枪递锏时,兄弟二人互换兵器,罗成仅仅一招就将秦琼打得连退数丈。而不如罗成的杨林、魏文通、尚师徒也都虐过秦叔宝,可以说前传中的好汉如果不能吊打秦琼似乎都枉称大将。
到了后传李世民首次北伐时,秦叔宝已经年过七十,又患有痨病,使得实力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和左车轮战了三十回合,而书中称生力的罗通与左车轮伯仲之间。
到此为止,只能说明罗通和左车轮远不如罗成,与薛仁贵无关。所以我们还需要找第二组过渡人物——秦怀玉和盖苏文。
众家爵主夺元帅时,秦怀玉被罗通四合打得认输,北伐时又被铁雷银牙六七合杀败。可是当盖苏文面对力杀四门后头晕眼花的秦怀玉时,打了十余合才占了上风,而且又打了半日,也没能将秦怀玉击败。也就是说盖苏文打“残血”秦怀玉的表现尚且不如罗通打满状态的秦怀玉,那么盖苏文不如罗通似乎没什么争议。而我们刚才说过,薛仁贵一百四十八合才拿下盖苏文,两人的差距极小,可以预见薛仁贵面对秦怀玉的表现必然也不会超过罗通。
所以,以盖苏文和秦怀玉为“中间人”我们可以看出薛仁贵不如罗通,而且差距不小。而与罗通同档次的左车轮打老迈患病的秦琼尚且需要三十合,远不及一招击败巅峰秦琼的罗成。这样算下来,薛仁贵能强得过巅峰期的秦叔宝就算不错了,完全无法与罗成比肩。
综上所述,尽管同为白虎转世,但薛仁贵的武艺比罗成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注:一切以《 说唐全传》为蓝本进行分析解读,无关现代评书和历史,请评书党和历史课代表绕行,多谢合作。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1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