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这个称谓最早源自古代中原九州之一,其区域囊括现代江南大片地区。 《尚书 禹贡》中载:远古时期分为天下九州,其中“淮海惟扬州”,意指在东南沿海一带为九州之一的扬州。这里所指的扬州范围很广,约相当于今日之华东数省。古代汉语中“惟”通“维”,后人便把扬州又称为“维扬”。如唐代著名诗人杜荀鹤即有描绘扬州繁华的名句:“见说西川景物繁,维扬景物胜西川。”元代诗人陈秀民在《扬州》一诗中有诗句:“遮莫淮南供给重,逢人犹说好维扬。”这里的“扬州”都是泛指。
随着时代变更,扬州的区划不断缩小,在隋唐以前,尤其是汉代早期,今天的南京区域也曾称为扬州。直到汉代后期,扬州作为地名逐渐弱化,三国时代扬州被孙吴的建业和曹魏的合肥共用。最大的变化是在两晋南北朝时代,尤其是南北朝时期,统治南方的政权基本都以建业(现南京)作为帝都,扬州的称谓北移。及至南北朝末期,扬州的称谓都不明确定指某个地方,而是对江南一带的统称。隋朝时期,因为南陈被灭,建业被毁,扬州大都督府移到江都(之前设在建业),而随着大运河的开发,出现了邗沟(现扬州)地名,隋炀帝杨广曾从都城洛阳沿运河南下,在江都被兵变的“骁果军”缢杀。因为杨广是以巡游江南在“扬州”被杀,所以后来在扬州作为地名被泛化的情况下,隋炀帝被杀的地方江都凸显了出来,但在很长的时期内,扬州仍是区域性的代称。直到唐宋时代都没有正式确定扬州的具体区域范围,所以唐诗宋词里的扬州一般都是泛指江南一带。
维扬正式作为一个行政建置的名字,最早是在元代末年:元至正十年(1357),朱元璋部将缪大亨兵取扬州,至正二十一年(1361),在江都置维扬府。据嘉靖《维扬府志》载:此时的维扬“据江海之会,所统会三州七邑,为东南咽喉枢要之地。”以庾信《哀江南赋》“淮海维扬,三千余里”句为名。
明代曾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此后作为古九州之一的扬州基本就确定为今天的扬州区域。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2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