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除了星期一),门票好像是40元
很快就能来到在进门的地方。站在洞口,能感受到洞里面吹出来的凉风,通风十分良好。
入口处有标牌,可以看“816工程遗址”。目前已经成为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工程平面图,结构及其复杂,未开发的地方还很多。不过已经够庞大了。
进门后,一道长约400米的主隧道,可容纳两辆轿车并排通行。816核工程以前有19个洞口,现在仅剩一个,其余的已全部封闭。进去的时候还可以选择电瓶车。
沿路走去,各种岔道众多,如同迷宫。据说整个洞中,共有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条。
整个地下工程功能完备,出入口、汽车通行洞、排风洞、排水沟、仓库等应有尽有,就像一座地下城市。
在洞中,游客最不能错过的当然要数该洞体的核心――核反应堆大厅。
该大厅上下共有9层,高达79.6米,深入乌江江底30余米。相当于20多层楼房的高度,大赞!
60年代的电梯,那时候可是个稀罕物。不过这电梯目前是不能使用的,只有走楼梯。
在洞内第8层,可以看到核反应堆的“锅底”,基本保存完好。洞内解说员告诉大家,这里未曾进行生产就停止,因此并没有核辐射。
为了方便游客参观浏览,加装了灯光。至今为止这个反应堆也没有真正投用过。
在9层楼是主控制室,安放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机体,计算机控制台正对的4个直径约2米的圆形控制盘上,有一种黑科技的感觉。
核反应堆监控仪表,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内部通过复杂的电路结构与反应堆相连。
在湿度百分之八十多的环境里,这些仪器历经三十多年仍未锈蚀。
在主控室另一端的严密系统插销盘上,分序号标注2001个小孔,同核反应堆内的2001个核反应孔相连。控制台上的按钮,至今仍然像新的一样,仿佛昨天才安装上一样。
核反应堆大厅的底部,也就是816核军工洞内的三层,走过一个狭窄的回廊,穿过一个弯着腰才能进入的两寸多厚的铁门。
位于8层的核反应堆大厅,二三十米高的大厅内布满了圆形的窟窿。大厅四周的墙上布有两层钢制的走廊,乳白色油漆漆成的墙面依然闪闪发亮。
锅底就是通过这1984个工艺管道,把原材料制成原子弹的材料。
这个洞体目前所开放的面积不到这个世界最大“人工洞体”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目前几乎没有人把洞体走完过,可想而知规模有多大。
结论:部分开放,可供参观。
揭秘中国三线大山中的核工厂,代号816
60年代,苏联企图对我国领土进行战术核打击。国家决定,在我国西南腹地,修建核武器制造厂及储备库,“816”核项目从此诞生!
一、816工程建设停工始末
“816”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小镇白涛,是继我国第一套核反应堆建成之后,在西南建设的最早的核工厂。1967年,一支神秘的特种部队秘密进驻涪陵深山,开始了地下核工厂的建设。
“816工程”工程浩大,历经18个春秋,先后投入了6万多建设大军,经历了急建、缓建、停建3个阶段。到1984年止,已完成全部土建工程,85%的建筑工程。地下工厂内共有大型洞室18个,各类隧道130多条。
隐藏在山体中不起眼的工厂大门
虽然耗资巨大,但由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以及我国核工业水平的提升,“816工程”在1984年停建后既被封闭了起来,始终没有正式投入过生产。该工程曾是国家一级机密,周围的村民都被迁移,连“白涛镇”这个名字都从地图上消失了。
2002年,国防科工委同意对“816”工程解密。经过几年筹备,2010年,作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中国唯一获得解密的核工厂,“816”核工厂部分区域对外开放。
二、核工厂内规模令人惊叹
“816”核工厂洞体面朝滚滚乌江,背靠山高林密的武陵山。除了笔直高大的排风烟囱外,从外面看不出任何工程的痕迹,隐蔽性非常出色。
走过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头的隧道,突然眼前豁然开朗,便到达了核洞内最大洞室——反应堆大厅。大厅从3层直通9层,高69米,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虽然反应堆已经没有了,但支架依然保留。
反应堆的支架,由1米宽的“工”型钢铸造,围成一个正四方型,下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圆孔,这是为1984个工艺管道准备的。在旁边1米多宽防辐射沟内,铺满了从云南运来的重晶石沙。
巨大的反应堆大厅令人震撼
空旷的反应堆大厅顶部,布满了圆形孔洞,每个直径10厘米左右。大厅厚重的铁大门更是足足有两寸厚。这里所有的设施,都是为了防止核泄漏。
在九层的中央控制室,灰色的控制台赫然屹立在中心位置,上面写着出厂日期:1980年7月。而天花板上的一个83年造的紫光灯,依然亮着。多台计算机系统,足足占了三面墙,面积达150平方米左右,发黄的显示屏边上也标示着出厂日期——1978年。
中控室是工厂核心区域
复杂的计算机占了三面墙
“816”工程总长20余公里,建筑布局形如迷宫,整个洞内四季恒温,温度均在25℃左右,其工程的浩大,让人惊叹。而现在的开放区域只是冰山一角,核工厂内还有更多的不为人知,留待将来解密。
816工程量可比三峡大坝,修建在乌江水下30米处的隧道
三、永远铭记三线精神
“816工程”凝聚着几代人的青春,是“三线建设”的一部分。“三线建设”并不是一个历史名词,而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当祖国需要时,中国人民愿意无私奉献出自己的青春!
时代在变革,但这种为国默默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中国人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2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