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之门
地狱真的存在吗?
死后,真的会下地狱吗?
地狱似乎就活在我们的想象中,害怕归害怕,它究竟是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
直到2002年,一名热心听众,在一个广播节目中,提供了一份长达17秒的录音,并声称这是一份“来自地狱的声音”。
录音是由他的叔叔收藏的,在叔叔去世之前,将这个录音以及有关录音的故事,告诉了自己。
原本他并不相信地狱的存在,但听完录音后,他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
他认为地狱是存在的,录音中“来自地狱的声音”非常真实,若仔细听,就会发现,这种声音更像是一种人类的哀嚎声。
一份简单的录音副本,由此引出了一个惊悚的科学故事。
地狱之声”是怎么来的?
故事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初期,一名叫阿扎科夫的项目经理,带着一群工程师团队,在西伯利亚的一个不知名地方开展科研活动。
他们打算在这里钻一个很深很深的洞,当到达14.4公里的时候,突然,正在工作的钻头开始疯狂旋转,工程师判断,他们可能钻到了一个比较空旷的区域。
为了确认这个区域是什么,阿扎科夫决定将一个耐热的麦克风和其他一系列的测量工具放下去,检测一下里面的环境。
结果显示,内部深处的温度可达1000摄氏度,测量工具包括麦克风在这温度下开始融化,最终只录到了大约17秒的声音。
而且就是这短短的17秒,让人终身难忘,是人类的哀嚎声。
空旷的区域,高温,再加上哀嚎声,让科学家们认为自己钻到了地狱之中。
心生畏惧的科学家立马停止了工作,并离开,随后医生赶到,并给参与人员服用药物消除他们的记忆。
地狱之声是真实的吗?
故事是否真实,就看是否能经得起推敲。
事实证明,地狱之声和之前说的“苏联睡眠剥夺实验”一样,也是一个都市传说,17秒的录音是多种声音的混合。
首先,在西伯利亚,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地质钻探。
在俄罗斯的科拉半岛上倒是有类似的项目,科学家在那里钻了一个很深的洞,但至今没有发现超自然的现象。
其次,14.4公里深处高达1000摄氏度的高温,不科学。
以目前现有的案例,科拉超深钻12多公里处的地方,温度最高也只有300多度,距离相差不大,但温度差距这么大,不太现实。
而且,这么高的温度,钻头钻杆相关的材质,根本承受不住。
第三,将测量仪器以及麦克风扔到深处探测,也不太可能,且不论这些仪器能不能承受这么高的温度,钻洞这么小,将仪器准确放到洞的深处,也是个难题。
事实上,这个故事的版本有很多。
最早是在1989年的时候出现,当时虚构的故事版本在一些宗教意味很浓的机构中传播。
一开始也没有人当真,直到电视台TBN参与后,将故事正式定义为“科学家发现地狱”。
一时之间,一阵哗然!
但故事的演变还在继续,而且越传越夸张。
有人声称,地质学家在洞口看到了类似一个长着蝙蝠翅膀的物体,并在天空中用俄语写出了“我已经被征服了”的字眼。
显然,这个故事最终的走向,是恐怖的都市传说。
苏联12262米的科拉超深钻孔
地狱之声虽然是假的,但像地狱之洞这么深的洞却是真实的。
打这个洞的初衷是为了科研,更主要也是为了和美国竞赛。
地点设置在俄罗斯的科拉半岛,一开始的目标是15000米。
1979年,美国最深的钻洞记录是9583米,1983年,科拉半岛的钻洞通过了12000米的深度,在那个时候,可以说是有了吹牛皮的资本。
到了这个深度后,钻探停止了大约一年,各种科学访问,以及庆祝活动在这里举行。
一年后,钻探重新启动,可能是闲置太久,当到达12066米的时候,机器出现了故障,在5000米的深度,钻柱断裂。
于是,只能从7000米的位置,换个位置重新开始钻。
到1989年,已经达到12262米。
原本预估,在1990年到达13500米,在1993年完成15000米的目标,但由于当时地下的温度比预期的100摄氏度高,而且密度也很低,导致岩石很脆,无法再深钻,因此在1992年停止了项目。
1995年,项目地址被废弃。
但研究一直持续到了2006年,因为资金问题最终停止。
2008年,钻孔被摧毁,曾经可以吹牛皮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废墟。
地狱之门
地狱是否存在,不得而知,但地球上存在很多类似地狱的地方。
土库曼斯坦的沙漠区域,就有一个“地狱之门”,美式足球场这么大的一个巨型火坑,从发现巨坑,到人为点燃,已经日夜燃烧持续了50年。
起初是一次意外,钻机探测导致塌方,天然气开始泄漏,为了保护周边的动物,人为点火,想着把天然气烧完就没事了,没想到地下的天然气多到难以想象,一直燃烧到了今天,不息不灭。
于是就有了地狱之门的称号,成为当地有名的旅游打卡景点。
1、苏联解体,研究团队和成果归属都没了后台支持。
2、军事危机,中国造三峡时,就有人鼓吹一发导弹让长江中下游失控,让国家疲于应对。而这个洞如果丢颗大当量的炸弹进去,当时的苏联会是什么样的地质后果?
3、录到的声音属于大气高压强在相对密闭空间造成的涡流共振,原本应该受到空气缓冲而消散的声波,在这个密闭空间里久久不能消失。对着电风扇“啊”能得到变音是同样的道理。
4、价值饱和,当时挖掘的深度已经不能提现更多价值了,哪怕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成果,在科技刚起步的当时,已经无法应对这12公里需要解决的出土问题了,就像我们现在发现了纯金的小行星一样,以目前的科技能力只能观望,想要挖回来,付出的代价比这黄金本身价值还大。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21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