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是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桃花源记》中所述的“桃花源”原型究竟在什么地方?
中国桃花源的地名有很多,重庆酉阳、湖南常德、湖北十堰、江苏连云港、安徽黄山、台湾基隆、河南南阳、重庆永川等地都有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述的“桃花源”原型究竟在什么地方?学术界尚有争议。
桃花源得名自陶潜的《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由此可见,桃花源的地理位置应位于“武陵”这个地方。“武陵”这一地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陶潜所说的桃花源应该位于今天的湖南省常德市境内,并且在历代写“武陵”的诗文中,如唐孟浩然的《武陵泛舟》、王昌龄《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为题》、《武陵开元寺黄炼师院》、司空图《武陵路》、曹唐《武陵洞》、五代王建《武陵春日》、宋梅尧臣《武陵行》、张斛《武陵春晓》、唐庚《武陵道中》、胡浚《武陵竹枝词》(六首)等诗,基本上是写桃花源,标题却写的“武陵”,往往把“武陵”当作桃花源的代名词。
一般认为湖南常德桃花源更接近陶潜所描写的桃花源。在陶渊明所处的时代,生活在武陵地区的湘西苗族正处于父系氏族初期的社会阶段,这里生产力低下,剩余产品极少,贫富不悬殊,无徭役,无关税,百姓生活安宁,相处和平,与《桃花源记》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十分相似。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崇拜桃树,并有杀鸡待客的习俗,也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吻合。
非常诡异的解读,桃花源恐怖真相是死人国!
《桃花源记》文字间暗示的竟然是死后世界!! 陶渊明深深体会到百姓生活的悲惨,但又非常无奈,现实社会已无处寻找可以安居之处,在《桃花源记》中通过伏笔表达了对于死后世界的美好向往,其实讲的是渔夫误入死后世界的故事。下面来细细分析:
1、文中描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在很多资料上可以查找到:在魏晋时期为防止盗贼偷窃,也为了吉利,古人不会把村舍修建前窄后宽的模样,渔夫进入的很可能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道路。
2、文中描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书”,桃树是用来辟邪的,人死后一般会在墓地两旁各种一棵桃树,所以桃树也是阴阳两界的屏障。“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扶桑茂盛的季节是5月和7月,而桃花则是3月,三种不同季节的植物,同时出现在当下,这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时间误差。在古代墓地都是要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一般都是要依山傍水,而且还会种桃树辟邪。那么文章中说,“忽逢桃花 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还有“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就论证了这一点。在古代葬经一书中说。门前桃桑为大凶桃树,桑树是聚集阴气的。百姓是不会在自己家附近种桃树和桑树的,古时候是非常迷信。
3、而文中的“阡陌交通,…,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意思是村里纵横的小道连接到了每家门口,每家都拿出食物招待渔夫。但是要知道,在古语中“阡陌”则更多暗指“通向坟墓的小路”!小路通往各家则是通向一个个坟墓…“酒食”也可能指的是祭品什么的…
4、“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文中村民告诉过渔人,说他们不知道有过汉朝,可是为什么穿的衣服却跟外面人穿的一样呢?这说明他们穿的衣服很有可能不是自己做的,也就是说因为他们可能在很早之前就死了,他们现在穿的这些衣服都是后人烧的。
5、为什么渔人可以进去,而村民却出不来呢?
陶渊明写《桃花源记》就像蒲松龄写《聊斋》,前者没有妖魔,用过世人代替,一样道理, 桃花源里的“人”比外面的人更像人,民风纯朴,勤劳善良,生活安定和谐,一个理想社会。但他知道不会实现。 有可能陶渊明在写《桃花源记》时,就是按志异来写的,他就是写了个这样的“鬼故事”,来教化人的。
1.渔人打了半辈子鱼,都没有发现桃花源,怎么偏偏那天就突然发现了呢?也就是说,六百年来都没有人发现过的桃花源,那天突然就被这渔人发现了。
2.桃花源长期没人打理,居然“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值得思考。“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句话说明,隔绝桃花源与现实世界的山并不厚,但桃花源中的人居然是秦时遗民(陶渊明是东晋人)。
3.渔人为了重新找到桃花源“处处志之”,却“遂迷,不复得路”。这是怎样的一个渔人?
4.刘子骥想去找桃花源,不久就病死,结果再也没人敢去寻找了。
如果我们跳出惯性思维,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就像蒲松龄写的《聊斋》,桃花源里的人们,民风纯朴,勤劳善良,生活安定和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样的一个理想型社会,是永远不会实现的。也有可能陶渊明在写《桃花源记》时,就是想写个这样的“鬼故事”,来教化世人。想到这儿,突然觉得《桃花源记》不如说是《桃花源祭》更为贴切了。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21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