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止一直都以行星是否处于宜居带这个条件来寻找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而实际上仅仅处在宜居带这样一个条件是远远不够的。
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还需要拥有什么样的条件
以地球为例能够发展出像人类这样的文明,还是有着许多独特的条件的,比如对太阳的要求就有很多,首先它的质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恒星都会有一个稳定的热核反应阶段,称之为恒星的主序星阶段,像太阳这样质量的恒星都可以稳定燃烧上百亿年,而质量为70倍太阳的恒星仅仅只能燃烧50万年左右,太阳质量10倍的恒星也只能燃烧几百万年。
从生命的产生到进化,再到文明的出现需要几十亿年的时间,这需要恒星的寿命也要跟得上,而不是在文明产生之前就将它们扼杀在摇篮中,宇宙中只要是太阳质量1.4倍以上的恒星,其附近都不太可能产生文明,太阳质量过小的也不行,小质量的恒星(红矮星)它附近的行星是目前找到最多的行星,但是因为潮汐锁向恒星的活动比较剧烈,它的宜居带会向内收缩,因此以比邻星b为代表的红矮星附近的行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似乎还是低了那么一些。
即使这些行星都处于宜居带之上,此外太阳还不能是一颗第1代恒星,第1代恒星及其星系中只有氢和氦等宇宙大爆炸之初产生的氢元素,没有重元素(碳,氧,氮)这样的生命所必须的元素都是在第1代恒星内部产生的,而一些更重的元素是由第1代恒星进入暮年发生了超新星爆发后产生的,这些重元素随着超新星的爆发而散落在宇宙空间中,成为了组成第2代恒星及其周围行星的元素。
图解:第1代恒星
位置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地球的位置也相当重要,根据定义的宜居带,地球恰恰处于宜居带的中心,平均温度是20℃左右,不冷也不热,除此之外,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偏心率用来描绘轨道形状,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这个值越大就表示轨道越偏离圆形,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很低只有0.017,公转轨道基本上是一个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差别不大,因此地球表面一年内的温度范围变化不会很大,然而许多行星的偏心率极大,在这样的行星上地表的温度在一年中变化的范围十分大。
图解:宜居带
太阳系的其他天体也能决定地球生命的存在
除了太阳和地球的相关参数,月球也很重要,月球为我们挡住了无数的天外飞弹,它的背面所遭受的陨石撞击频率比地球要高得多,如果没有月亮,恐怕地球被彗星和小行星撞击的概率会大得多,这就为低等动物进化为高等动物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如果经常受到撞击,地球的环境会极其的不稳定,这是不利于进化的。
木星的位置也很重要,它就是生命的保护伞,作为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质量是地球的318倍,木星有着比地球大的多的引力,木星以强大的引力来清理太空的垃圾,如果没有木星许多彗星和小行星将会直接撞向地球。
举例说明:
1994年7月16日至22日,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这块5公里大小的彗星,先是被木星强大的潮汐力撕裂成了21个碎块,然后依次撞向木星,最大的碎片直径2公里,小的也有数百米撞击发出的巨大光亮,把木星的卫星都照亮了,木星上腾起巨大的尘云,直冲上2000多米的高空,撞击坑里面就可以装下一个地球,仅仅是第1个碎块撞击释放出的能量就相当于40000颗(小男孩)的能量。任何一次这样规模的撞击,如果发生在地球上的话,那么地球上的生命都将消失殆尽,然而由于木星强大的吸引力,许多太空危险分子纷纷栽进了木星的怀抱,这样保护了地球的安全。
图解: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
条件总结
上面所述太阳的大小,地球的位置,月球和木星的作用,所有这些巧合加起来才有了我们的今天,科学家在寻找系外行星的时候,总是拿着地球当模板,因为据我们所知一颗行星上是否具备或者可能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颗行星与地球的相似程度,因此一直都在寻找着那些母恒星是一个太阳质量的,自身是一个地球质量与地球体积相同,公转周期是365天,有大气层的,有水的第2个地球,但是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宇宙中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行星,科学家使用地球相似指数来标定其他行星与地球的相似程度,它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地球自身的相似指数是1,指数越大表示该行星与地球的相似程度越高。
图解:地球相似指数计算公式
地球相似指数主要由半径,密度,逃逸速度和表面温度等参数决定,并通过一定的公式计算而来,在太阳系中水星,金星和火星的地球相似指数分别是0.60,0.44和0.70,这显然都不够高,太阳系外比这些数值高的行星也有不少,比如说2015年NASA发布的新发现的号称第2个地球的开普勒452b,一颗距离我们1400光年的行星。
开普勒452b的基本参数
开普勒452b的轨道半径是1.046个天文单位,几乎和地球一模一样,公转周期是385天,一年不到13个月,它的母星(开普勒452)是一个1.037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开普勒452b的大小是1.59倍的地球半径,这个差别没有地球和火星的差别大,虽然还无法获得它的质量,无法获知其是否具有延时地质,但是这已经和地球非常像了,它和地球相似指数是0.83。
虽然它的地球相似指数并不是所有系外行星中最高的,但是相比于其他的类地行星,它围绕着一颗与太阳同类型的恒星旋转而不是红矮星,这就大大扩大了开普勒452b上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这颗与地球大小相近的行星极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的水,因此也被称为地球2.0。
这个重要的发现十分令人振奋,因为探测技术的原因,人们之前发现的类地行星大多数都是小质量的恒星红矮星附近的星星,而开普勒452b的母恒星是一颗几乎与太阳一样的恒星,相似到质量差异范围在3.7%,体积差异在11%,表面温度为5757K,误差是85K,这与太阳5770K的差距也不大,所有数据都显示这是一颗与太阳极为接近的恒星,只是半径稍大,金属元素的含量比太阳高60%,年龄超过了60亿年,比太阳还略大一些。
开普勒452b上有生命吗?
还不能过早的下结论,目前开普勒452b有一个重要的参数是未知的,那就是该行星的质量,一般而言,获得行星质量的办法就是当其围绕五恒星公转时,根据行星造成的母恒星在视线上带来的多普勒效应而计算的,根据推算开普勒452b所能引起的视向速度振幅在45cm/s左右,这已经超出了现有的技术极限,因此开普勒452b的质量一直是个未知数,只能通过与其他行星建立的半径质量关系来进行估算,开普勒452b最可能的质量是地球的5倍。
即便如此开普勒452b是否具有岩石地质也是一个未知数,没有岩石地质,类似于人类这样的生命是无法存活的。此外,根据开普勒452处于的生命阶段以及两者之间的距离来看,开普勒452b很可能进入了失控的温室效应阶段,换句话说,即使它的表面拥有液态水,也可能会因为温度逐渐升高而在地表蒸发,最终消散在太空中。
太阳系里我们的邻居金星就提供了鲜活的实例,高温高压的地表气候成为了生命的禁区,简而言之,开普勒452b很有可能不是另一个地球,而是另外一颗金星,即便开普勒452b中的环境和地球完全一样,那对于我们来说1400光年的距离是目前无法逾越的,以新视野号在借助木星引力加速后的峰值7.5万千米每小时来进行估算,飞到开普勒452b需要2000多万年,在星际飞行理论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如果依靠传统火箭而不借助时空穿越,人类基本上不可能到达这些系外星。
结语·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个小插曲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所谓的第2个地球或者说地球2.0,很可能并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行星,也很难成为我们的第2个家园,它的发现也许只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个小插曲,由于开普勒望远镜只是观察了天空中一个小小的天区,采用的系外行星探测办法是凌日法,这种方法只能发现行星轨道平面正对着我们的那一部分行星,至少有99%的系外行星是无法通过这个方法被发现。
即便是这样,目前就已经发现了几千颗系外行星,而且还发现了一颗和地球如此相似的行星,那么如果我们把天区全部都扫一遍,如果我们的观测技术升级能够探测剩下99%的行星,一定会有更多和地球雷同的行星被发现。
此外,开普勒452b它的母恒星是一颗非常接近太阳的恒星,而且年龄是60亿年,因此这个行星系统代表着我们太阳系将来的样子,根据恒星演化理论,像太阳和开普勒452这样的恒星在主序阶段大概会有100亿年的时间,主序阶段后太阳和开普勒452都将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变成红巨星,到了那时由于光度增加,宜居带的范围将会大大的向外移动,开普勒452b和地球将会变得太热而不适宜居住。
开普勒452b还将有35亿年的时间处在宜居带,而我们的地球还将要有更长的时间,假如人类文明可以延续足够长的时间,我们的后代就可以通过观察开普勒452b的变化来预演我们未来的命运,茫茫宇宙发现外星生命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但是相信以人类的智慧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惊喜。
问我算是问对了,开普勒452B最先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现的,直径是地球的1.6倍,和目前的地球有着0.83的相似指数,同样围绕类似太阳的恒星旋转,可能存在大气层和流动的水源,但是距离地球1400光年。
我们先不论开普勒452B是否确定适合人类居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到达这个星球,因为它离地球有着1400光年的距离,即使我们能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向它也要超过1400年,以人类的寿命还在途中就已经见了上帝。那么这个目前我们探测到的离地球最近的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要怎样到达?
显然我们不能用这种方式,人类也无法承受这种速度。通常我们按三维空间来理解,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比如我们地球和开普勒452B的直线距离是1400光年,这是一个对于我们很遥远的距离。
但是,宇宙是高维的,可以扭曲形变,比方说在纸上画了两个点以两点中间位置对折,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无限近。要怎样进入多维空间呢?我们需要摆脱宇宙“吸力”,进入传送门,在传送门里可以到达任何想去的地方。怎样摆脱宇宙“吸力”,这是目前的难点,留给你们年轻人去思考,我再睡一会。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21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