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金蝉子是一位古佛转世到娑婆世界,他借金蝉子身份告诉世人一个金蝉定律,“只有忍受成功前的无限黑暗与困苦,才能享受成功后的光明前景和喜悦。”
金蝉子是那一位古佛转世?
吴承恩写《西游记》时数易其稿,每一章和每一段都背后都有暗藏隐喻,《西游记》在最后一回,直接说出了唐僧的来历,同时也透露了金蝉子的身份,唐僧和金蝉子的真实身份,正是上古三十五佛之一,“旃檀功德佛”。因为《西游记》最后一回中,唐僧是被如来封为“旃檀功德佛”的。
原文如下: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
众所周知,佛教的佛如恒河沙数,我们所知的不过是冰山一角,依据《三千佛洪名宝忏》来计算,顶多不过3000位,可是这个数量已经不少了。那么为何《西游记》最后一回,在吴承恩笔下,如来会封唐僧为“旃檀功德佛”,而不是其他的佛呢?
根据学者的研究,认为唐僧成为“旃檀功德佛”,和吴承恩的家乡有关。曾经有专家对江苏省淮安市一带进行研究。发现在(公元708年)唐中宗时期,人们在这里修建了一座44米高的文通塔,塔内供奉的正是“旃檀佛”。这座塔历经变迁,直到明崇祯时期依然保存完好。
只是公元1668年由于一场大地震,文通塔不幸倒塌,十三层仅剩下两层,其后当地人募捐重修文通塔,但是只修了7层。到了1982年该塔成为了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通塔所在的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古城西北,正是吴承恩的家乡。鲁迅曾经考证过《西游记》最终成书的时间是在吴承恩晚年,大约是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
此时吴承恩已经告别了仕途,回到淮安闭门著书。因此有专家认为,文通塔作为淮安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物,吴承恩写西游记时,或多或少都会去哪里找一些灵感。
由于文通塔供奉的“旃檀佛”香火也很旺盛,当时人们都认为“旃檀佛”非常的厉害,这种的观点直接影响了吴承恩。
因此吴承恩认为,“旃檀佛”是一位神通广大的佛,但让人疑惑的是,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是,并没有使用“旃檀佛”,而是使用了旃檀功德佛?
其实西游记中旃檀功德佛的来源,出自佛教的经典《决定毗尼经》,他是《决定毗尼经》所载的35佛之一。旃檀功德佛同时还出现在《大宝积经》和《三十五佛名礼忏文》等佛门经典中。
吴承恩将文通塔的“旃檀佛”和《决定毗尼经》35古佛相互结合,引用到西游记中,最终成为了唐僧成佛的封号。但也有有学者认为,吴承恩在西游记里的写的许多内容,能看的出来他对佛,道,儒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因此认为吴承恩这样写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因为佛不是佛门的一个封号或者官职,而是释门对于成就者的的一种称谓,在《地藏本愿经》中,如来告诉地藏,佛有十种称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佛还有一种称谓就是觉者。按照释迦摩尼的说法,就是一位觉悟了世间真相的人,在《大乘义章》二十末云: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为佛。
佛经中要成佛并非唐僧取经一样,被如来封个号就能够成佛,反而是需要经历无数的劫难去悟道,只要历经无数的劫难,最终实现自己的初心大愿,才能觉悟成佛。
所有佛其名号并不是随便取的,佛的名号与他当初发的大愿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也因为他当初发下的大愿,最终完满后,才觉悟成佛。
吴承恩肯定对这个佛教知识有所了解,因此他把唐僧写成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并且最终成为旃檀功德佛,并非他印象中旃檀功德佛很厉害那么简单。
《西游记》中旃檀功德佛包含什么内容?
首先我们要把旃檀功德佛拆开来研究,旃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古代是一面红色曲柄旗。但演化到后来,代表的是红色,特别要注意到里面有个丹字。
檀字在《说文》中记载:“檀,木也。”,同时还有一个寓意,用香木制作的祭坛,因为亶”字在古代有祭坛的含义, 檀木又是古代的香木。
功德两字解释比较多,但功德说来说去,是人做得事是所获得的一种回报的说法,佛就是觉者。
如果四者结合起来,我们大约能看到旃檀功德佛,丹、祭坛、功德、觉者,这里既含有道家丹道的精粹,还包含了儒家祭祀,有佛门悟道的觉者,最终他们都和功德有关。
可见西游记中的旃檀功德佛,是一位包含了儒释道精华已经成就的修行者,这也完全符合了西游记的融合三教的总体基调。
如来的弟子为何是古佛之一?
略懂佛门知识的人都知道,如来的有好几位弟子正是已经成就的古佛,这些古佛虽然已经成就,还拥有了自己的净土世界,但由于这些佛和娑婆世界有缘,还有因为大愿的原因。
他们会选择降生到娑婆世界,成为如来的弟子,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例子,正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在佛门的记载中,观音虽然只是菩萨位,其实他早以悟道成佛,他的佛号名为“正法明如来”,释迦牟尼追随他的弟子,很多都是古佛来世。
例如目犍连、舍利弗,这几位释迦摩尼在佛门经典都提到过,他们几位和观音菩萨一样,过去早就成佛了,只是和释迦牟尼佛还有缘分,看娑婆世界的众生疾苦,才来示现成为释迦摩尼的声闻弟子,其实这几位大能都是古佛再来。
这样说通了旃檀功德佛是如来二弟子的身份,但是为何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强调他的名字是金蝉子呢?为何不是其他名字,例如金龟子,金蝴蝶,金螳螂?
金蝉子的寓意是什么?
1:古人通过观察,发现蝉每到夏天就破土而出,特别是在二十四节气的夏至中,人们有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的说法。在古代自然科学并不发达,古人经过观察,发现到了夏天,蝉就会破土而出,伏在枝头鸣叫,因此夏天也有三伏天的说法。
由于古代 并不清楚蝉的孵化过程,因此在汉唐时期,人们认为蝉是化生的,在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就有提到过”蜣螂化蝉“”和“”朽木化蝉“。
由于蝉每年都准时破土而出,不但会蜕变还能长出翅膀自由飞翔,因此人们将金蝉和入土为安的祖先相联系,随着时间的演变,能破土而出的金蝉,被赋予了独特的寓意。
在我国近代众多的考古发现中,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如鼎、爵、觚、盘上,已经出现了蝉纹理,这些蝉纹,形状为垂叶形三角状,蝉无足,看上去很像蛹,蝉腹会雕刻一些状条纹进行区分,四周通常会伴有云雷纹,除了这种无足的蝉纹,还有一种长条形有足,伴有云雷纹做装饰的蝉纹。
根据考古发现和流传下来的文物,商周青铜器的炊具、水器和酒器上都有蝉纹,这表明古人非常重视蝉的含义。
先秦时期,人们为何如此钟爱蝉纹理呢?
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当时人们把蝉看做是一种冰清玉洁的昆虫,因为蝉破土而出后,会登高饮露,而在古代露水被认为是圣洁的,此中便蕴含着冰清玉洁的意思,同时也出污秽而不染的含义。
无论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提到的:“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还是晋·郭璞在《蝉赞》说的:“虫之清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都提供了佐证。
除了冰清玉洁之外,金蝉还有重生轮回之意。
近代考古中专家研究古代佛像时,发现唐宋时期的菩萨冠上都会出现蝉纹,特别是1996年,发现了著名的国家一级文物“北魏石雕菩萨像“,其头冠上就有雕刻了金蝉纹理,那么古代工匠为何要在佛像上,雕刻中土标志的蝉纹理呢?
专家认为,主要是自汉唐以后,佛教经历了一个本土化过程,而当时的民间人们将菩萨和神仙一起供奉,由于一段时期佛道相互影响,因此在古人“蝉脱”思维影响下,在菩萨头冠上雕刻蝉纹,含有轮回和羽化飞升的寓意。
在《论衡•无形篇》就提到了:“复育转而为蝉”。古代人们发现金蝉脱壳,因此人们认为金蝉具有复活功能,发展到后来古人会在先人去世后,把玉石雕刻为玉蝉,放于先人的口中,这种蝉形的玉器名为玉琀,其功能就是祝愿先人能够再生复活或者能够羽化飞升。
金蝉脱壳在古代象征永生和复活,由此也延伸出了一个金蝉定律?
那么什么是金蝉定律?
先秦时期的诸子在探讨自然和社会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发现人如果要成功,离不开三个定律:
1金蝉定律
2竹子定律
3荷花定律
金蝉子定律作为成功三个定律之一,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近代科学证明,金蝉要从地上破土而出,需要经历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在暗无天日地下,忍受寂寞孤独多年,仅仅依靠树根的一些营养为食物,慢慢的成长。
这个过程非常的漫长,有的品种是三年,有的品种甚至到十七年,这个过程在人们看来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金蝉要破土而出,必须经历熬过这关,如果熬不过,也就是失去了自由翱翔鸣叫的资格。
不过金蝉即便是熬过了这个孤独的过程,依然还有一个难关,就是蜕皮羽化。通常到了夏天的一个晚上,金蝉认为时机成熟后,会在黄昏和夜间钻出地面,爬到寄生的树上,然后进行蜕皮。
而这个过程是极为凶险的,因为稍有不慎,或者遇上一些阻力,金蝉就无法蜕变,也无法迎来太阳升起,展翅高飞自由自在的飞向天际那一刻。金蝉这个蜕变羽化的漫长过程,正是金蝉定律的意义所在。
金蝉定律就是说,我们人生要成功,往往需要的是坚持,只有忍耐地坚持,才会从量变到质变,最终突破瓶颈期,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水到渠成的获得成功。
人生往往在没有成功之前,都会遇上各种的阻碍和劫难,例如西游记唐僧取经,一路上就有九九八十一难,九九八十一难相对于佛和仙来说,还是一个很小的劫数。
西游记中我们看到金蝉子历经九世转世,最终第十世成为了唐僧,以唐僧的身份取经成功,成为了旃檀功德佛,其实西游记正是借用唐僧,和金禅子的经历,
勉励世人即便是生活不如愿,即便是前面充满了各种艰辛和劫难,但依然我们要笑脸相迎,再艰难困苦,也要向前迈出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只有品味过成功前的孤独和煎熬。才能如金蝉一样破开泥土,爬上枝头拥抱阳光,也唯有这有才能让自己蜕变一鸣惊人,
同时金蝉定律告诫人们,人在没有成功前,要懂得隐藏自己,同时要学会沉默和踏踏实实做事,只有这样才能迎来命运蜕变的一刻。
历史上一些名人的经历让我们懂得,唯有经历过人生的黑暗时刻,体会过命运的煎熬,依然相信心中有光,人生就一定有光的人,才会最后成功。这些人物非常的多,例如历史上的唐玄奘,他历经了九死一生,克服重重困难,才到达天竺。
历史上一些人苦了一辈子,最后的时光却如金蝉一样的闪耀,例如春秋时期秦国的五羖大夫百里奚,一生大半的时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一把年纪还在楚国帮人看牛,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最终被秦穆公赏识成为秦国的上卿,人生终于迎来了高光时刻。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以金蝉子隐晦地告诉世人一个金蝉定律,而唐僧正是金蝉定律的实践者,他历经九次转世,在第十次克服了种种坎坷,完成了西天取经的壮举,最终成为了旃檀功德佛。金蝉定律让我们懂得,人活在世上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人生遇上瓶颈时,要谨记千万不能自暴自弃,而是咬紧牙关储蓄力量,要能忍受煎熬和心理落差,有敢于重来魄力,唯有这样人才能迎来脱胎换骨的蜕变。
“只有忍受成功前的无限黑暗与困苦,才能享受成功后的光明前景和喜悦。”
在佛教典籍,找不到金蝉子其人,他是在《西游记》中凭空出现的神话人物。
倒是据民间口传,萨满教的教主名曰金蝉子,但是萨满教没有固定的教义和记录,所以未见史料记载。
说回《西游记》,原著第二十五回中,镇元子对弟子说:“那和尚(唐僧)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盂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第一百回中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
也就是说,在《西游记》中金蝉子是作为佛祖的二弟子出现的,他因为在如来讲经的时候打瞌睡,别贬凡间。至于其他的隐喻,这里就不多讲,仁者见仁。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2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