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是13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他17岁时跟随其父亲和叔父取道中东,历时4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达17年之久,到过许多地方。他回国后因身陷官司而人狱,在狱中向狱友讲述了很多有关中国的故事,其狱友鲁斯蒂谦将之整理成《马可·波罗游记》(下文或简称《游记》)一书。该书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中国的一系列见闻,使当时很多欧洲人第一次知道了这个东方最富有的国家,由此对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向往。
由于《游记》有关中国的记载存在许多“遗漏”和不确定之处,尤其关于马可·波罗本人在扬州做官、献投石机攻陷襄阳等虚夸之辞,以及书中并未提及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元素等问题,有人认为马可·波罗并没有真正到过中国,书中所载只是源于他道听途说加上主观臆想。因此,马可·波罗是否真的到过中国,成为许多专家、学者多年来争论不决的问题。 马可·波罗研究专家,英国人亨利·玉尔在英译本的《马可·波罗游记》“导言”中,指出《游记》中有关中国的记载有多处疏漏,如万里长城、中国茶叶、妇女缠足、用鹭鸶捕鱼、人工孵卵、书籍印刷中国文字,以及民间的一些有名的奇技巧术、怪异风俗等。他还指出书中许多不准确之处,如地名多用鞑靼语或波斯语,记载成吉思汗之死及其子孙世系关系出现较多错误等。事实上,《游记》中确实存在不实和虚夸的描述,如有关襄阳保卫战及最后该城因遭炮击而失陷之事。
元军发生在1273年,而马可·波罗抵元都已是1275年了元军攻城中使用了回回炮,造炮者是阿老瓦丁、亦思马因,这在《元史》中都有记载,而马可·波罗将之掠为己功,谎言欺世。此外,《游记》谈及马可·波罗自己是如何受到元廷重用和恩宠的,这些记载有不少情节与元朝的史事并不相符,难免令人疑窦丛生。
尽管《马可·波罗游记》确实存在一些缺陷和错误,在一些细节上也有夸大其词的实证,但似不能据此就否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因为《游记)同样记载有非常详细具体的元代史事,比如元世祖答应将阔阔真公主嫁给阿鲁浑大王一事。有学者在一本讲元代驿站的官书(书名《站赤》.出于《水乐大典》残卷)中发现了一段材料,讲的是元朝派遗三名使巨前往波斯阿鲁浑大王处。这三名使臣的名字在《游记》中也有记载;他们是阿鲁浑大王派来的,马可·波罗就是陪伴他们三人护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去,从而离开中国的。
《站赤》中虽然没有提到马可·波罗的名字和护送公主之事,但所谈及的这件事是和《游记》中的记述相吻合的。此外,凡涉及基督教徒的活动,马可,波罗的记述与正史不但惊人一致,而且还能为之补充一些汉籍失载或欠详的材料。有学者认为,不是当时身历其境的人,不可能有如此详细的记载 。
应该看到,马可·波罗是在离开中国十年之后口述其东方之行此带的记载 故事的,因此,他不可能把过去的经历都记得一清二楚;当时他接受的传闻失实,或出现记忆失误,都可能导致记述的错误。况且,马可·波罗通晓蒙语、波斯语、突厥语等,但不懂汉语,在中国期间可能与汉人接触不多,这些都会影响到他所得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在一部带有冒险性的游记中有夸大或张扬自己作用的记载,其实并不奇怪,这与《马可·波罗游记》的整体叙述风格也是一致的。至于在汉籍文献中找不见马可·波罗其人的材料,也在情理之中;即便他当年真的是忽必烈宫廷中的宠臣,也不一定能列入正史。兀 按照历史学家蔡美彪先生的推测,马可·波罗很可能是一个斡脱游有 商人。当时的斡脱商人借助于牌符圣旨,为官府、权要牟取重利。他们所做的生意与经营方式,大多超出正常商业活动的范围。因此,他们不需要也不能深入到普通的汉人社会中去。马可·波罗的游记在一定程度上为西方国家了解中国提供了可贵的资料,激发了西方人开辟航道到东方探险的活动,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西交通的发展和东西文化的交流。
更多精彩内容,都在我问答里!
一直争议很大。关键问题是马可波罗自己所叙述的个人经历在中国文献中没有任何记载能够对应,比较有名的比如曾任扬州市长,围攻襄阳献大砲等等。另外,马可波罗自称在华十余年,但对于中国的许多地名却都按当时的波斯译名翻译,对许多具有中国独特特色的文化特征也未有丝毫提及,如汉字和茶等。
不过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记载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倒是都有信史的影子,特别是他记载阔阔真公主出嫁伊尔汗国,三位使臣名字与信史记载相符。
综合来看,个人认为马可波罗没有到过中国,但应该确实到过当时蒙元的藩属,位于两伊地区的蒙古伊尔汗国,而当时伊尔汗国与蒙元交流非常频繁,所以马可波罗应该在伊尔汗国停留期间接触过一些来自蒙元的中国人,同时也从当地人口中听说过蒙元的文明与富足,再加入自己的一些想象杜撰,经鲁斯蒂谦润色,成为了马可波罗游记的基本内容。
但最后还是应该说,不管马可波罗是否真的来过中国,马可波罗游记确实对世界历史的演进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无庸置疑。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2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