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传统的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自古有之。而准确记载这一节日在农历七月七日的,是在东汉学者崔寔编写的《四民月令》一书里。当时七月七日只是一个农时节日,后来经过古代劳动人民的各种演变,变成了女子乞巧、祝福的节日。
牛郎织女
汉朝的时候人们观察天上的星象,加上丰富的想象,编织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就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织女星、牛郎星在七月出现在头顶上方的天上,特别是织女星在七月七日这天最亮,加上天上的银河,这个七月七日牛郎会织女的故事就完整了。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汉朝民间认为鹊重感情,由鹊引导前行、雌雄相思的特征,逐渐演变出乌鹊搭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比较完整叙述牛郎织女相会故事的,是南北朝时南朝梁文学家殷芸的《小说》: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方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后来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民间越传越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版本,它们虽然基本内容相同,但是细节却是千差万别,都各有各的特点。
七夕习俗
那七夕节除了美丽的传说,古代人在这天都做什么呢?
唐朝时,唐太宗会与妃子在宫中夜宴,宫女们受皇帝影响各自乞巧。宫女把瓜果花酒陈列于御花园中,向天祭拜,乞巧牛郎织女赐给她们美貌与巧手,还把蜘蛛放入各自的小盒中,让它们结网。这些小蜘蛛一般称为“喜子”,到天亮时打开盒子,看蜘蛛结网的情况,网密者说明巧多,网稀者说明巧少。
唐玄宗和杨贵妃参加完了乞巧,还会到长生殿山盟海誓。所以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就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名句。南唐后主李煜过七夕节更是别出心裁,每到七夕,他就命令宫娥美女把丝织成的红色和白色的绫罗100匹竖在御花园中,作天河之状,乞巧完毕,第二天才把绫罗收回。
宋元时期,七夕乞巧非常隆重,这天京城中还设有专门供人们买卖乞巧物品的市场,称为“乞巧市”。人们从初一便开始准备,到了初七这天,乞巧市人山人海,万人空巷,其热闹和受人们欢迎的程度不亚于春节。南宋时,富贵人家一般会在庭院中张灯结彩,搭起“乞巧楼”。普通人家因财力有限便搭大棚以代彩楼。
当这一习俗在宋朝流传到岭南广州时,民间“乞巧节”的内容更为丰富。每到七夕这天晚上,妇女们都在庭院里摆设瓜果、结彩缕、穿七孔针,向织女星乞巧。所谓穿七孔针,就是七月初七的夜晚,只有半弯月亮,光线比较微弱,女孩们拿起彩缕,对着月亮,把丝线从七个或九个针孔一一穿过去。这种钻有七个或九个孔的针是专门测试穿针本领的特质器具,谁能于月下将丝线连续穿过这些孔,就说明她的手很巧。
除此之外,这天晚上少女们焚香燃烛,向天空叩拜七次,称之为拜仙,又叫“拜七姐”,拜后将纸扎的工艺品烧给七姐。
女子们忙着拜七姐、比手工艺品,男子们则忙于看热闹,提着灯笼到处串门,看姑娘,物色自己心仪的对象。小孩和成人们呢,与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们或同城的亲友欢聚于大屋的天井处,谈天说地吃夜宵,好不热闹。一个晚上灯光点点,人声鼎沸,人们沉浸在一派热闹祥和的气氛当中。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3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