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代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代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200首,而《全唐诗》中所收录的边塞诗就达2000余首,是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极具历史意义。
汉魏南北朝时期,边塞诗的体裁多以乐府诗为主,语言朴实,构思独特。至隋代,边塞诗的题材变得普遍起来,甚至出现多位诗人同题唱和边塞诗的盛况。体裁也宽泛起来。到唐代,边塞诗成为当时诗歌的主要题材之一,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涌现出了高适、岑参、李益、李白、王昌龄等一批代表人物。及至宋代,边塞诗的体裁更进一步扩展到了宋词的体例中,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有作品传世。边塞诗的影响可谓深远。
从内容和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上来看,边塞诗的一大特点就是描写战争的惨酷激烈,表达戍边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如:
饮马长城窟行 —— 杨广 (隋)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候,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雁门太守行 —— 李贺 (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从军行 —— 杨炯 (唐)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阕,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 —— 王昌龄 (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其二) —— 王昌龄 (唐)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塞下曲 —— 卢纶 (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凉州词二首 ——王翰 (唐)
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其二: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从军行两首 —— 李白 (唐)
其一: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其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浣溪沙 ——张孝祥 (宋)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从军行 —— 张玉娘 (宋)
三十遴骁勇,从军事北荒。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
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长驱空朔漠,驰捷报明王。
李白
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其二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後方高枕。
其三
骏马似风飚,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其四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其五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其六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3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