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刘墉与和珅,是我们在影视剧中认识的仨活宝。他们一样伶俐风趣,一样讨乾隆帝的喜欢。
但在为人为官方面,三个人是有很大区别的,刘墉像其父亲刘统勋,刚直不阿,不贪不沾;和珅却世故圆滑,贪墨无度。
纪晓岚就比较复杂了,他像刘墉一样不贪不沾,但偶尔也有不检点的时候;他像和珅那样一团和气,但却坚持做人的底线,不逢迎不巴结。
受宠
新帝登基,在中元节大宴群臣。乾隆一高兴,要与大家对诗。他出的上联是:中元佳节春气扬。
纳亲对的是:太和春风真浩荡;孙嘉淦对的是:圣恩即今多雨露;翰林中有个六品顶戴小官,对了一句:撒向人间泽万方。
乾隆一看,三个对下联的人,纳亲是亲信大臣、孙加淦是前朝老臣都认识,可那个魁梧的黑汉是谁呢?
这时,老宰相张廷玉说话了:“皇上,这是去年恩科新取的进士,叫纪昀。”
乾隆对纪昀顿生好感。他笑道:“你对得不错,朕看你禀赋不薄,像个武人,能食肉否?”
纪昀一弯腰笑答:“臣武夫之魂,文秀之心,最喜食肉。”
乾隆见他不卑不亢,应答如流,心中大喜,招手让他过来,赏了三斤左右的一大盘肘子。
纪昀双手接过肉盘,说道:“君父所赐,臣子死且不辞,何况肉乎?”然后随口吟道:“圣恩即令多雨露,作诗亦得蒙赐肉。”
乾隆大笑,随即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原想立刻召他到上书房供事,却忍住了。
临别乾隆对纪昀笑道:“真个好秀才!好自为之,朕自有用你处。回头朕命人再赐些牛肉给你。”
那时候,乾隆可用的有张廷玉、纳亲、刘统勋和傅恒、阿桂。张廷玉已七十多岁,纳亲比较平庸,刘统勋体弱多病,傅恒、阿桂主要在外带兵。
纪昀很快就被调到上书房,并且得到皇上的重用,他也没辜负乾隆的期望,负责草拟诏书,常常文不加点,朝中事物问到他,他都能拿出中肯的意见。
慢慢地,他成了乾隆的左膀右臂,曾经多次拟题并且亲自主持科考,乾隆几次出行,也是由他陪同。
在和珅出现之前,纪昀是乾隆最信任的知己,雪天两人吟诗作对,连皇上的家务事,纪昀都能出谋划策。
后来,乾隆把编纂《四库全书》的重任交给他。接受任务后,纪昀遍寻古籍,呕心沥血,亲自完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一时间,纪昀成了乾隆跟前的大红人,知道他爱吃肉,连皇太后和皇后都亲自赐他肉吃。
遭黜
纪昀为人随和,即使在最得意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人的本分,处处与人为善。
有些大臣因为直言进谏惹怒了乾隆,都是纪昀从中周旋,让皇上龙颜一笑,使他们化险为夷。
但他有他的缺点,一个是性格比较粗疏,乾隆曾评价他“没心机,心宽量大。”
再一个就是对自己要求不太严格,不像刘墉父子那样刀枪不入,有时候他还背着皇上耍点小聪明。
曾经有这样一个段子:
那一年,纪昀为春闱出完考题回到家,正巧他的一群门生上门拜访,其中有几个担任春闱的考官。
一个学生为了巴结纪昀,便悄悄问他:“不知老师族里有无进场考试的晚辈?”
纪晓岚笑道:“我没有要你们照顾的,就有我也不敢。我自己是夹着尾巴做人,子弟和族里我更不许他们飞扬跋扈。”
然后,他讲了一个笑话:
一侄子给我看他的文章。我指着‘也’字教训他:‘此字是最常用,加水能养鱼虾,加土能种庄稼,加马走遍天下。这么中平的字,你像是画了一条狼,尾巴翘得老高!’从此他写文章,‘也’字连勾也不敢挑了。
有心人从此笑话中已听出端倪,区区一个“也”字,已经不动声色地把一件不宜出口的事情说出了口。
因为纪昀平时口无遮拦,被和珅和于敏中抓住把柄,并且悄悄汇报给乾隆,引起了乾隆对他的不满。
后来,纪昀的亲家卢见曾因为贪污被查,有人背后又告他曾给卢见曾通风报信,使卢见曾转移了财产。
乾隆大怒,新账旧账一起算:除了把抄家信息透露给卢见曾,还有说过什么“傅恒一去,军机处群龙无首”,什么“容妃宠信胜过杨贵妃”……
陈芝麻烂谷子,大事小事一大推,有一些还是欺君之罪,足可以置纪昀以死地!
纪昀当时就吓傻了!有些话是私下跟学生和同僚们喝酒时说着玩的,竟然也成了自己“大不敬”的罪状。
一个臣子再怎么有才,再怎么受宠,只要龙颜一怒,身败名裂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当即乾隆就把纪昀赶出军机处和四库书房,让其回家闭门思过等待处分,并下旨给刘墉,查抄纪府财产。
这正是天有不测风云——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歌舞,眼看他楼坍了……
发配
纪昀回到府上,一边拿着大烟锅子吞云吐雾,一边回忆乾隆说过的话。
想想当年,“第一宣力大臣”纳亲和功勋卓著的名将张广泗,皇上杀掉他们连眼都不眨,自己一介书生必是凶多吉少了。
他转念又想,是谁在背后捅刀子,要致自己于死地呢?是和珅,还是于敏中?
不久,刘墉就带着抄家的人到了。他奉旨替乾隆问了纪昀几个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卢见曾贪墨,他有没有染指。
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纪昀是有原则的,他的亲家在两淮盐运上侵吞库银,他听说后曾经多次规劝。
卢见曾得罪后,六部官员知道他和纪昀是亲戚,凡事有所照顾这是真的,乾隆都知道了,但纪昀却毫不知情。
回到宫中,乾隆让刘墉谈谈对处理纪昀的看法。刘墉就对皇上推心置腹地说了一段话:
纪昀做官做到这个位置,门生故吏遍天下,想发财可以敌国,可他没有。他学问好,肯做事,这就可取之处很多,小不检点的事也有,加以惩戒还是好的,不宜置重刑。
纪昀“没有贪墨”、“学问好”、“肯做事”,长处很多,只是“小不检点”,这个评价是准确的,刘墉不愧为是纪昀的朋友。
其实,乾隆知道纪昀没犯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只是觉得他太狂傲,不如和珅谦卑有礼。
所以,他想杀一杀纪昀的傲气,顺便给他一个“历练”的机会,好让他将来继续为儿子们所用。
七天之后,一太监带着皇上的旨意来了:“纪昀死罪免过,着发往迪化军前效力,续功赎罪。”
这就是“军流”惩处,比纪昀想象地要好许多。他最怕的是交部议,如果和珅之流从中挑拨,弄恼了乾隆,“赐自尽”就一切都完了。
临行,皇上还见了他一面。眼看着诙谐多智才情超拔的纪大才子,半月之内已经衰老憔悴得不成样子,乾隆不禁恻然动容。
乾隆告诉纪昀抄没的财产将如数归还,并且已和在迪化驻守的兆惠、海兰察两个军门打了招呼,他去军中没有人敢难为他。
纪昀明白了,因为自己平时并没有大过,再加上乾隆“恋旧”,所以前路并不凶险。
启用
纪昀到了军中,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有兆惠和海兰察几位将军照顾,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他是文人,又名声在外,大家都对他非常敬重。别人在战场上拼命的时候,他只在营中写写奏折,向朝廷报告一下军情。
而自从纪昀离京,乾隆更感觉到了他的重要性,他常常挂在嘴上的话就是“如果纪昀在……”
两年后,兆惠海兰察大军凯旋,乾隆和阿桂、刘墉和珅等大臣商议劳军迎军事宜。
突然,乾隆对大家说:
兆惠上折子,纪昀在军中人望很好,常给军事们讲解四书,还有《圣武记》。朕想现在是用人之际,军机处和四库书房都需要这样的人才,还是召他回来吧。
就这样,纪昀被皇上一道圣旨召回了京城,而且还是让和珅去传的旨意。
纪昀回来还是进了军机处、上书房,这位以多才诙谐著称的纪大人,在经历了一段人生沉浮之后,变得老成持重了许多。
这时候乾隆已经把一些事物交给嘉亲王顒琰处理,顒琰主要就是依靠阿桂、刘墉和纪昀帮忙料理政务。
像派福康安、海兰察去平叛林爽文起义,秘密谋划清除贪官和珅等大事,都有纪昀参与。
除了协助嘉亲王处理朝政、编纂《四库全书》,纪昀依旧陪乾隆左右,为老皇上消除寂寞。
纪昀刚回到朝中,乾隆召见他时谈到给亲家送信的事情。乾隆问他:“你给卢见曾送信,查抄卢府怎么没有找到书信呢?”
纪昀一笑:“当时情况紧急,我用一个空信封装了点盐和茶叶,告诉他皇上要查他的茶盐亏空了!”
乾隆听罢笑着说:“你就是爱耍小聪明,玩小伎俩,想求情直接禀朕不行吗?”
后来有一次,纪昀在四库书房工作,因为天热就赤膊上阵,可忽然皇上来了。
情急之下,纪昀就钻到了书桌下面,乾隆看到却不戳穿,他静静地坐在对面看起来书。
一听没动静了,纪昀伸出头问学生们:“老头子走了?”话未说完发现了乾隆,只好赤条条地爬出来请安。
乾隆对他说:“先不说你君前失仪,你说‘老头子’三个字是什么意思?”
纪昀一笑:“天荒地老万万年为‘老’,万物生灵极尊贵为‘头’,天之骄子谓之‘子’,合称为‘老头子’。”
乾隆笑了,众人也笑了。其实纪昀明白,皇上没有生气,是故意逗着他玩的,所以他也逗乾隆一笑。
对于乾隆来说,刘墉,阿桂是有大用的人,和珅是替他管理家当的奴才,而纪昀才是他的知己和开心果。
写在最后——
说到纪昀,他可是家喻户晓的名人,而才学超群,是纪昀身上最显著的标签。
他在文学方面的贡献,除了编撰《四库全书》之外,还留下传世之作《阅微草堂笔记》。
另外,纪昀豁达诙谐,为后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段子,像上文说到的“茶盐亏空”和“老头子”几件趣事,便是民间口口相传的故事。
作为清廷的重臣,他颇受乾隆宠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都处在大清最高权力忠心,也为国为民做了不少好事。
与八面玲珑、敛财成性的和珅相比,纪昀是清官,也是忠臣;而与廉洁自律的刘统勋、刘墉父子相比,他又算不上是道德完人,因为他偶尔“小不检点”。
人无完人,作为“大清第一才子”和“幽默大师”的纪大学士,虽不是一块无瑕白玉,但他是个好人,是个正人君子。
参考资料:二月河《乾隆皇帝》
纪昀(1724——1805),字晓岚,又字春帆,号观弈道人。
纪晓岚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是一位文化巨人。他一生诙谐幽默,学识渊博、才华出众,诗词联对更是一绝。
他平时话语尖酸刻薄,常致人于窘地,喜肉厌酒、无烟不欢,纳一妻六妾,颇为风流,为人正直、处事圆滑。深得乾隆的赏识和重用,官至一品、位极人臣。
乾隆三十三年,纪晓岚身陷两淮盐案,被革职遣戍乌鲁木齐,此事于和珅结怨有关。经历了远戍边疆的挫折后,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体会到了官场的险恶与世态的炎凉。观弈道人号于此时,有跃然世外、不争世俗之意。
纪晓岚一生最伟大的功绩是修纂《四库全书》,耗十余年心血,成就纪晓岚一代文宗之名。 他是中国文化史上有重大贡献的文献学者,也是对世界文化史有突出贡献的名人。
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谥号文达。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3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