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中国当时南北方方的军阀大混战,全国乱成一锅粥。到了1919年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要开巴里和会,南北方的和平会议还没有开始,北京政府内部也是勾心斗角的,确实局势比较混乱。
但这并不影响组织派人参加巴里和会的事儿,只是要讨论如何派人、派谁去的问题。一开始,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希望派陆征祥为首的代表团去,广东的岑春煊立马表示反对,要求组建一个能够代表南北方政府的代表团去。简单点说,这个代表团既要有北京政府的人,也要有南方军阀政府的人。
所以说,当时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的正式代表就是陆征祥、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组这5个人。当时,陆征祥是外交总长,施肇基是驻英国公使,顾维钧是驻美国公使,魏宸组是驻比利时公使,王正廷则是广东军政府代表。
从教育背景来看,施肇基、顾维钧、王正廷三个人,都是留学美学生,魏宸组是法国留学生。陆征祥比较鬼,害怕担责任,一度跑到瑞士躲了起来,就让两位年轻的亲美派的外交官顾维钧和王正廷,担任代表团的中坚力量。
除了正式代表之外呢,国内的其他党派也没闲着,纷纷派人前往现场围观。其中,就有中国国民党的代表汪精卫、伍朝枢,还有代表进步党的梁启超,交通系的叶恭绰等等,表现了各派政治势力都对巴黎和会表示关注。梁启超还真不是看热闹的心态,他与委员会详细讨论了包括收回租借地和铁路附属地、取消领事裁判权等维护中国正权益的提案,以便与出席和会的代表统一主张。梁启超到了巴黎后,还主动会见了威尔逊和英国、法国的代表,希望各国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只可惜,弱国无外交,中国代表团无功而返。
作为一战战胜国之一,中国向巴黎和会派出了与会代表,不过长期以来人们所关注的都是巴黎和会的结果,而对巴黎和会本身以及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的关注度则明显不够。巴黎和会中国派出了一个由五位代表组成的代表团。此五人分别为陆征祥、王正廷、顾维钧、施肇基和魏组宸。
陆征祥是当时北京政府的外交总长,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不过因为和会在欧洲举行,所以自然能够有熟悉欧洲情况的驻外公使参与也是最好不过的。而美国在当时已经是实质上的世界第一强国,所以自然也要有熟悉美国的外交官参与和会。因而,陆征祥致电驻美公使顾维钧和驻英公使施肇基以及驻丹麦公使颜惠庆,邀请他们参加代表团。不过,驻丹麦公使颜惠庆因为临时有事不能脱身,后来就由北京政府驻比利时公使魏组宸代为前往。
巴黎和会预定在1918年年底召开,而1918年的中国,南北尚处于对立之中,所以为了体现代表团的广泛性,北京政府外交部总长陆征祥还致电当时在美国的南方军政府的代表王正廷,邀请其一同参与代表团,难得有在国际上亮相的机会,南方军政府和王正廷自然也就同意了。所以中国就组织了一个五个人的代表团。
之所以会组织五个人的代表团,是因为在战前,英法等协约国为了拉拢中国曾经许诺如果中国参战的话,战争结束后一定会在和会上将中国作为大国对待。而战争结束后,北京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得知各主要协约国成员在和会上将有五席的代表,所以北京政府就想当然的派出了五位代表。
不过,等到中国代表团到了巴黎的时候,得到的消息是中国哦代表团只能像那些二流小国家一样只有两个席位。而中国派去了五个人,所以没有办法,只好由五个人轮流参加和会。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4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