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解答,本解答一共1400字左右,阅读时间3分钟
关于“金匮之盟”是否真实存在,历来争议颇多,该案属于皇家禁宫疑案,基于一些历史文献,真实与否很难确定,我认为大家只要对事对人有个全面的了解即可,东哥就来给大家讲一下。
金匮之盟,俗作金柜之盟,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太祖赵匡胤在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宋史·杜太后传》提到:“金匮之盟”为真实
金匮之盟的正式公开是在太宗即位的第六年,由宰相赵普所记载。
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宋史》作为官方史书它的记载还是极为可靠的,而我们熟知的司马光所著《涑水纪闻》中记载:因敕戒太祖曰“汝万岁后,当以次传之二弟,则并汝之子亦获安耳。”可见“金匮之盟”却为真实。
“金匮之盟”为真实,杜太后经历过五代乱世
基于这点确实让人可信,因为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王朝更换频繁的特殊时期,杜太后深知王朝的统一的来之不易,并对太祖说:“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忧也。”她认为刚刚建国,根基不稳,王朝不能短命,而德昭确实年幼不足以应付,不如选择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赵光义来坐帝位,由此可见“金匮之盟”也确实可信。
四个疑点让世人怀疑其真实性
疑点一:太祖年龄以及太子年龄
杜太后重病的时间是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当时的宋太祖多大?宋太祖是公元927年生人,当时的他才34岁,正直壮年,按照古时帝位传承只有在无子嗣或其他特殊情况下才另传他人,而太子赵德昭公元951年生人,年龄14岁,而当时杜太后却说太祖会死,然后只有弟弟继位太子才能“获安耳”,所以根据太祖年龄和太子德昭年龄来看金匮之盟确实是值得怀疑的。
疑点二:金匮之盟为遗照,既为遗照,那在太祖死后应该命人宣布打开金匮
我们上面说太祖皇帝的年龄问题,还有一点就是太祖皇帝是公元976年去世的,算来他一共活了49岁,那么他会在他34岁的时候即便有身体的特殊原因,也会命人把金匮打开并宣布遗照。
疑点三:为何仅仅宰相赵普知道此事,皇后却不知道
赵普作为开国功臣,宋朝宰相,还是太祖皇帝的掌书记,那么他知道此事自然正常不过,可是别忘了还有一人,就是作为结发妻子,且与太祖皇帝青梅竹马的孝惠皇后,她却不知道此事,而且还要等太宗皇帝继位6年后才宣布,所以“金匮之盟”实为可疑。
疑点四:宋太宗赵光义未遵昭办事
既然“金匮之盟”为真实性的,那么杜太后的意思是太宗退位后,也要把帝位让给唯一在世的弟弟赵光美,可是他却传给儿子赵恒,未遵昭办事,那“金匮之盟”还是真实的吗?
“金匮之盟”可能为赵普伪造
我们都知道在太后跟太祖进行“金匮之约”时,还有当朝宰相赵普在,首先赵普与太祖、太宗的弟弟赵光美不合,而在太宗皇帝继位时,贪财好利,眷恋权利,后被太宗皇帝罢免了宰相之为,只给其虚位太子太保,再加上新任宰相卢多逊与赵光美私交甚好,所以赵普肯定不希望赵光美做皇帝,随之太宗就皇位问题询问赵普。
赵普解答说:“自夏禹至今,只有传子的公例,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在解答这句话后的第二天,赵普重新做了宰相,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金匮之盟”很有可能是俩人政治勾结的产物,而赵普存在伪造“金匮之盟”的嫌疑。
东哥认为“金匮之盟”为皇室内部权力斗争的产物
其实对于太宗继帝位,一直是个迷,每个人根据历史事实、政治背景做出的判断各不相同,我认为“金匮之盟”为皇室内部权力斗争的产物,因为无论什么原因,基于太宗本身的才干以及政治能力足以左右当时的局势,取得皇位的手段有很多,不可能简单的归结于某一方面,所以大家不需偏执于一个点,“金匮之盟”无论真实与否,只要对事对人有个全面的了解即可。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5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