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一词的最早记载是出自于晋人周处的《风土记》,其中这样写道:”仲夏端午,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和中国其他节日相同,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习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习俗、不同地域的习俗,在今天交汇融合,成为我们共同的节日记忆。
或许各地有所差异,但都构成了我们对于节日的美好期待。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古代端午节各种有趣的习俗。
端午的饮食习俗
在唐玄宗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中写道:”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从这一段诗文我们可以看到,唐代时期的端午节十分重要,皇家要举办宴会,并且在这一天有特殊的节日饮食,如吃粽子。
据周处《风土记》记载,粽在古代也被叫做角黍,人们在五月五日也就是端午节这天,用菰叶裹黏米和粟煮制而成,由菰叶片包裹制成。角黍在晋代己经是非常普及的节日食品了。到了唐代,粽子成为端午节的重要符号。
唐代诗人沈亚之在《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候郎》中写道:”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因书报惠远,为我忆檀郎。”筠筒,即为竹筒,其中装的粽子即为我们如今吃的竹筒粽,”筠筒楚粽香”诗文里面的竹筒粽源于楚国,意义取自于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传说。
竹筒粽是唐代最常见的粽子类型之一,竹筒粽是将米贮进竹筒里,煮熟的呈圆柱形。除此之外,还有九子棕、角黍等样式的粽子。角黍就是三角粽或是四角粽等,有棱角的粽子。角黍是用细长的叶子将米裹成有棱角的形状,制作好的粽子有鲜明的棱角。并且角黍还有独特的意义,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盖取阴阳包裹之象也”在端午节漫长的发展与演变的进程中,还曾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粽子。
《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九引《岁时杂记》写道:”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雄粽、菱粽、筒粽、秤翅粽、又有九子粽。”宋代时期,宋代粽子除了用黏米制作以外,也有所创新,苏轼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说明宋代一些蜜饯也用来作为包粽子的原料。由此可见人们对于粽子的喜爱。
人们不仅对于食物充满了仪式感的重视,对于节日饮酒也必不可少。唐代就有端午节喝蒲酒庆祝端午佳节的习俗,在许多的唐诗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如诗仙太白曾写道:”我来采葛蒲,服食可延年。”在唐代,端午节有特定的节日饮酒,比如菖蒲酒。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菖蒲作为一味中草药,人们认为饮用菖蒲所酿成的酒,可以驱瘟避毒。唐代时期的端午节,除了菖蒲酒之外,人们还饮用雄黄酒、艾酒。民间有句谚语:”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由此可见,古代的人们在过端午节时,饮食方面颇多讲究。
端午节的娱乐活动
端午节所在的五月,在古人看来是不够吉利的月份,是”恶月”,端午这一天应该驱邪避恶。在南方吴越地区,产生了龙舟竞渡的习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南北方民族融合和交流,龙舟竞渡活动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端午节娱乐活动之一。
龙舟竞渡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赛龙船活动。相传最初起源是为了拯救投江自尽的伟大诗人屈原。人们乘坐龙舟沿着江水撒下粽子,是为了不让水中的鱼儿破坏屈原的遗体,在此同时人们敲锣打鼓,口号响亮。龙舟竞渡作为端午节最为重要的活动,它具有特定的活动规则。在竞渡开始前要祭祀水神等神灵,祈祷他们的庇佑。竞渡的船只要精心挑选,竞渡前整齐地排成一排。这种竞渡规制会在水中设置障碍,跨过障碍而船先到中间者为胜。不同地区,竞渡的赛制和规则也稍有不同。
古人在《资治通鉴》作注时写道:”自唐以来,治竞渡船……植标于中流,众船鼓揖竞进以争锦标。有破船折揖至于沉溺而不悔者。”竞渡有不同的赛制,有的是最先到达目的地,为赢者;有的是竞渡的龙舟争夺彩旗,先拿到的为赢者,不同的赛制,同样的激动人心。两岸观看的人们发出阵阵呐喊,龙舟上的击鼓声、舵手们用力挥桨发出的呼声、船桨拍打水面声,一声高过一声,充满了节日的热闹与欢愉。
除了龙舟竞渡,端午节的娱乐活动还有很多。
在宋代时期,斗草也是人们所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斗草,也叫斗百草,就是用各种花草相斗来决定胜负。古时候,医疗水平低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采集各种花草,发现了植物的治疗作用。五月已经入夏,人们为了防蚊虫解暑,常常到山野地区采药,在采集的过程中,人们互相比赛,看谁采集的种类多,知道的花草知识丰富。同时,一些妇女儿童也采集一些花花草草,用作欣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斗草这种游戏。唐代时期,斗草颇为流行,在白居易《观儿戏》中就记载了:”抚尘覆斗草,尽日乐嬉嬉。”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加入这项乡间的娱乐活动中来。
到了宋代,斗草的习俗日益兴盛,在晏殊的诗词中写道:”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女孩们在端午时节,或许除了观看龙舟竞渡,斗草便是她们最为喜爱的活动了吧。
端午节除了特殊的饮食,吃粽子饮菖蒲酒,观看龙舟竞渡之外,还有许多的习俗,如兰草沐浴,戴五色丝、门上插艾人等等,都是饱含着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期盼,祈求辟邪驱瘟,保佑平安。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从屈原投汨罗江开始,人们就有点端午节的习俗。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宰相。用赛龙舟的方法那纪念这个伟大人物屈原。意思是龙舟越快抢救的越及时。这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用包粽子的方法。投入到水中。让鱼虾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煮鸡蛋的方法也是这个道理。另外,家家门上都挂上树枝葫芦等。葫芦的寓意是福禄,葫芦可以聚财避邪。大人小孩儿手上都要带上五色线。可以去掉各种毒的侵蚀。马上进入了三伏天,正是各种瘟疫的蔓延的季节。五颜六色的线就是针对各种毒素的。总的来说,五月初五,既有纪念屈原的意义。也有劳动人民多年以来积累的风俗习惯的结晶,用民俗的方法来抗拒大自然的灾害。使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我们中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五月初五,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殊纪念意义。各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总之是一个喜庆的节日。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7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