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奉天殿大封开国君臣,以六公二十八侯为主,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徐达为魏国公、常茂为郑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冯胜为宋国公、邓愈为卫国公,李善长为公爵之首,又是文臣之首,和徐达一起为大明文武领袖。
至于后世十分有名的刘伯温,却只是在六公二十八侯之后,封了一个诚意伯爵位,而且食禄仅仅240石,不但无法李善长的4000石、徐达的5000石相比,就连和他一样被封伯爵的汪广洋,每年至少还有360石,从这一点来看,朱元璋确实是有点寡恩薄义了。
可是从感情上来看,李善长、徐达等六公都是朱元璋的淮西老乡,是跟随他起兵的家底嫡系,正如朱元璋自己所说:“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是朱元璋的萧何,当年刘邦册封功臣时,定萧何为首功,封酇侯,食邑最多。而刘伯温是半路被自己邀请过来的,单从这一点来看,六公的名单之中就不能有刘伯温的名字。
同样的情况,二十八侯里也多半是朱元璋的同乡、发小,也多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穷苦出身,登基后自然先照顾自己的同乡好友,但基本上也是论功行赏,没有太过偏爱某人。
从本领上来看,李善长是萧何,可刘伯温却不能算是张良,朱元璋虽然多次称呼刘伯温是“吾之子房”,但同样有此称呼的还有和刘伯温一起封为伯爵的汪广洋,史称“屡献忠谋,比之子房、孔明”,刘伯温在历史上最出名的一件事,是他为朱元璋上书了《时务十八策》,堪称朱元璋、刘伯温版的《隆中对》,对朱元璋夺取天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可是像这样内容也有差不多的,如第一策以元朝失德,必须如商汤、周武这样的仁德之君行事,才能争取天下民心,像李善长最早就和朱元璋探讨过,只不过刘伯温以商汤、周武对比,而李善长以刘邦对比,希望朱元璋效法刘邦,知人善任、豁达大度,则帝业可成。总的来看,李善长的建议比刘伯温还有更贴近历史,有路可循,也符合朱元璋布衣起身的现实。
又如第三策,不脱离韩宋政权,打着其旗号做事,也就是朱升“缓称王”建议,不去和群雄争夺这个虚名,安心开拓土地,发展实力。这一点汪广洋、朱升等都和朱元璋建议过,朱元璋是靠着诸谋臣的智慧才成功的,并不是刘伯温一人之功,功劳这样一分薄,刘伯温自然不能位居谋臣首位了。
朱元璋之所以会分封功臣,就是因为当时北元顺帝去世,徐达北伐成功,蒙元势力已被逐出中原,只能在草原上蹦跶了,这时候朱元璋自然要树立对大明有利的忠诚形象了,可刘伯温显然就不符合这样的形象塑造,所以朱元璋给他的爵位是诚意伯,比起同为伯爵,却没有侍奉过故元势力的忠勤伯汪广洋,明显是还要低一级的。
目前很多影视剧或者小说都喜欢神化刘伯温,就像诸葛亮一样,是属于人们心中的英雄人物,对于老百姓来说,历史人物太多,有时也是很难去辨别他们各自的成败得失,所以索性把所有事全都安在一个人身上,刘伯温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可实际上,朱元璋作为赤贫出身的皇帝,他对手下的赏赐不只从功劳、亲疏来分,更重要的是要看重政治属性,像刘伯温这样的谋士,既无亲故,本事又不是冠绝群贤,加上又有政治污点,能够争得上一个伯爵之位已经是天恩浩荡,再给了给不了多少了。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8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