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死了,商鞅的伯乐靠山去了;秦国变强了,商鞅的仇家来了,既有私仇也有国恨;变法成功了,百姓安居了,商秧却被自己的变法逼上了绝路,结果死于战场,全家被诛,尸体还被车裂……这些就是秦孝公死后,商鞅的真实经历。
背景
商鞅,约生于公元前395年,死于公元前338年,卫国(今河南省黄县梁庄镇)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公孙鞅、卫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后因在河西之战中收复河西失地而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为商鞅。
变法祸根起源
公元前361年,21岁的秦孝公嬴渠梁接任秦王位,欲图大有作为,极想改变当前国家贫弱危亡的局面,为此秦国颁布《求贤令》,欲求贤才治理国家。
《史记·秦本纪》秦孝公《求贤令》:昔我穆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公元前356年,身在魏国的卫秧,本就郁郁不得志,当他闻知秦国颁布“求贤令”的消息后,立即赶到秦国。原本他和秦国将军景监相熟,而景监也深知其才,并有相荐之意,然而他却果断拒绝了景监的举荐好意。接着,历时三个多月,卫鞅先后翻山越涧,对秦国数十县的人迹之地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当他回到好友景监府中时,景监门卫差点将他当成“乞丐”赶走。
很快,卫鞅便将自己的治国理念整理成册,最后呈交到了秦孝公手上。秦孝公看后深服其论,认为卫鞅所写的治国理念简直就是为秦国量身打造的。接着,秦孝公便召见了卫秧,一番交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次日,在朝堂之上秦孝公提出打算推行国家变法,以图强国富民。当时,贵族代表甘龙、杜挚皆持反对意见,而商鞅则针锋相对。
据《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甘龙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杜挚认为:“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商鞅驳斥: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对于秦孝公来说,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要有人唱“黑脸”,自己的“红脸”才好登场。大喜之下,秦孝公当堂表明自己的变法决心,并拜卫鞅为左庶长、赐穆公金剑,总领秦国军政,推行变法。
变法中,秦孝公全力支持,卫鞅也不负所望,成功推行了《垦草令》,接着又成功推动了两次变法。
公元前356年启动第一次变法:改革户籍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改法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等改革方略。
公元前350年,启动第二次变法: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制辕田,推行县制、初为赋、统一度量衡、燔诗书而明法令等改革方略。
通过变法,秦国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强大。即:经济飞速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社会秩序更加稳定等。
《史记》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因变法埋下无穷祸根
-
埋下得罪秦国贵族宗室祸根。废除坐享其成的世卿世禄制度,只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勋才能获取爵禄奖励。此法将旧有贵族的荣华富贵获取等同于普通百姓,极大侵害了旧有贵族的自身利益,从而招致宗室、旧有贵族的怨恨。
《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
埋下得罪秦国权力层祸根。为了体现法治的公平性,于秦孝公十六年(公元前346年),曾追究太子嬴驷的违法之过,并对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公孙贾处以割掉鼻子的刑罚。当时,公子虔向卫鞅求情,能否不要割掉鼻子,换成砍断手脚之类,但是卫鞅坚决要按照律法条款执行。
《战国策》对此事的评论是:“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
埋下得罪穷苦百姓祸根。极大压榨了百姓的生存财富。《商君书·弱民》规定:不能让百姓富裕,当百姓富裕后国家要想法“合理拿走”,这样将有利于刺激百姓的生产动力。结果,又严重侵了百姓的利益。
-
埋下得罪旧主国祸根。公元前352年,秦孝公趁魏国国内空虚之机,任命卫鞅为大良造,率兵攻打魏国。公元前340年,魏国在秦、齐、赵三国联军的攻打下,将河西之地割让给了秦国。因此,秦孝公封卫鞅于商(今陕西商县、河南西峡一带)十五邑,此后人多称卫鞅为商鞅。战后,魏惠王极为愤怒:“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因为公叔痤病逝前曾建议魏惠王重用卫鞅,如果不用最好杀掉,结果魏惠王放卫鞅离开了魏国。
-
埋下得罪太子祸根。据《战国策》记载:公元前338年(秦孝公二十四年),秦孝公临终前,欲传位于商鞅,商鞅坚辞不受。无论秦孝公此举出于试探还是真心,但是落入太子嬴驷耳中无异于抢班夺位,那还得了。
伯乐离去祸根爆发
可以说,秦孝公是商鞅的伯乐,如果没有他的全力支持,商鞅也无法取得成功,同样秦国也很难强大起来。若如此当为“两全其美”的结局,然而由于商鞅变法中将未来的国主、权力高层、贵族宗室、百姓、旧主国都得罪遍了,随着秦孝公这座大靠山的倒塌,诸多祸根开始爆发,曾经位高权重的商鞅瞬间从云端坠落。
尤为明显的就是公子虔的报复行动,他向秦惠王(原太子嬴驷)诬告商鞅有谋反之心。因此,秦惠王派人前去逮捕商鞅,商鞅闻信后逃到了秦、魏两国的边界之处,欲到一户百姓家中暂避,但是由于商鞅未带身份凭证,因此百姓家中不敢收留(秦律要求百姓相互告密,如果有“奸”不告者处以腰斩之刑)。见此,商鞅打算逃到魏国避难,但魏国因曾被攻打而怀恨在心,不予接受。无奈之下,商鞅只好潜回封邑商,组织邑兵欲与秦惠王派遣的军队进行对抗,结果兵败身亡,全家被诛,尸体还被带到咸阳车裂。
看到商鞅的悲凉结局,不由想起一句现代名词“风口浪尖”,而风口浪尖又常常和改革、创新相配。可见,无论是古代的变法,还是现代的改革创新,都带有极大的风险性,若无一往前的气概,又如何能取得变法的成功。但不管结局如何,商鞅既用行动现实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也影响着中国数千年的发展,依旧值得后人所称道。
秦惠王即使杀商鞅,也是其他的原因,毕竟新法使得秦国实力大增,成为一代霸主,这点秦惠王还是很清楚的。详细看下面分析
商鞅变法十余年,秦国强盛有目共睹,秦法有功已是共识。秦惠文君无论是储君时代还是即位之后对此都很清楚。如果一种制度很有效,对他和秦国都有利,自然不会放弃。但是个人恩怨上,商鞅严厉处罚他两个老师,其中一个还是他的大伯,外臣得罪了王室权贵,自然恩怨深结。
另一方面,商鞅作为新法代言人,与孝公一起力挽狂澜,救弱秦于水火,确实功高震主。主少国疑,权臣当政,形势自然很凶险。与其赌他是周公旦还是子之(这里不太恰当,子之乱燕在后),还不如除之而后快。所以有人离间说秦人只言商君之法而不言大王之法,惠文君坐不住了。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是也。
既然动了杀心,那就好办了。一国之君要除掉一个人,可以有一万种理由。变法多年,新老势力交替,暗潮涌动。这时的惠文君自然需要立威,需要杀猴给鸡看,让大家知道这究竟是谁的秦国,谁的秦法。如果在孝公末年商鞅急流勇退,如赵良说的那样,还可以像张仪一般安度晚年。可是如果商鞅去职孝公身死,未来秦国如何走,贵族复辟时年轻的赢驷能否扛得住,是个未知数。或许是孝公有嘱托,或许是商鞅有觉悟,于是就带枪护国保证权力平稳过渡了。但当王位稳固时,他这把重剑就不合时宜,甚至会令人担心他倒持太阿欺凌少主了。如果一个公司新董事长刚掌权,一个牛逼如杰克韦尔奇般的老总经理在眼前,经验阅历能力声望高他一大截儿,手下也一票他提拔的兄弟,存在矛盾几乎是必然的。所以商鞅拒绝赵良的那一刻,他的命运就注定了。被摘掉是早晚的事儿。
至于为何他身死而秦法不废,自然是因为秦王拿处决他和一干旧贵族做博弈:我杀商鞅,国行秦法。历史不会记载当时如何锱铢必较,但蛛丝马迹间能看到血腥与权谋。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8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