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时在开封的整个皇族都被虏去金国了,只有赵构一人因之前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在相州而幸免。
北宋时设置五都,开封为东都,洛阳、西安、大名(北京)、商丘为其他四都。金国南侵,开封陷落后,部分文臣武将聚集到商丘,共商大计,乃至推举赵构为帝,成为新的核心,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了。
作为金国而言,他的目的就是要灭亡赵宋,扶植傀儡管理南方,自然不能无视这种情况。于是又一次发动战争,金兀术领兵南下,目的在于搜山检海捉赵括。事实上赵括登基之初,没有那支军队能够正面抵抗金兵,而且各路勤王之师意见不一,互不隶属,皇帝也无法管控,甚至兵变威逼皇帝,整出苗刘兵变,要皇帝退位另立小皇帝。赵构只好一路南逃,从商丘到南京,南京到杭州,到宁波,到海上。幸亏赵构逃跑技术比较娴熟,才避免被捉。而金兵到了江南,气候炎热,水网密布,无法适应,估计战死的士兵还没有病死的多,在黄天荡又被韩世忠部所困,以至于再也不敢下江南,南宋才得以保全。
南宋之所以能立国,在于赵氏只有这一个漏网之鱼,且最为正统,也在于赵宋数百年来笼络了大批士人,心向宋室,更在于南宋逐渐在战争中锻炼了几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以岳飞、韩世忠为代表的中兴四将,是国家最有底气的资本。一句话是金国没有能力一口吞下宋国,是双方实力对比的结果,也是汉民族顽强坚韧的结果。
而南宋之所以长期把杭州作为行在,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南宋主要经营江淮防线,而杭州不属于前线,相对安全;杭州是出海口,金国没有水军,宋朝的水军是优势军种,一旦陆路失败,可以借助水师逃跑;杭州地处南方,周围大片土地可以开垦,事实上宋人大批南渡,主要依靠在杭州附近建立大量官田,成为南宋的重要经济支柱。
大量宋人南渡,造就了杭州以及南方的繁荣,而北方成为人烟稀少,百业凋零,整个经济重心南移,至今南方仍然远超北方。南宋曾经有几次机会收复河南故都,但河南已经不是北宋时的河南了,人都没有了,粮响补给都要从南方运来,难以持久坚守,以至于得而复失,无法还都中原。
战争毕竟是残酷的,人总是趋利避害的,当无法抵御时,逃走是自然的选择。一旦逃走,故土是永远无法回去的,回去了也无法持久,让人不免产生黍离之悲。但中国人又是勤劳的,能干的,无论到了哪里都能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一片繁荣来,这也是那些只知道攻杀掠夺的野蛮民族永远无法比拟的。事实上,中国人在哪里,那里就是中国,那里保留着华夏文明,与国如此,与家亦然。
附: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小弟愚见分析的理由,有如下三点, 1靖康之变发生的非常突然,徽钦二帝和大量皇族,后宫宾妃,几乎被一锅端,都当了俘虏,康王赵构逃过一劫,当时赵构在皇族成员中还有些影响力,所以北方不知所措逃过来的官员士大夫,一下子都逃到赵构这边来了,国不可一日无主,一是怕民心动摇,火车没头不行?,二也怕金国用徽钦二帝来进行要挟,就简简单单的举行个仪式,在商丘称了帝,商丘不可能当首都,因为金兵随时会打过来,商丘没有屏障,作为都城第一点就得易守难攻,维持粮草供应,商丘一条不占,就彻底排除了。 2为什么不是洛阳,按理说洛阳适合首都,大家可别忘了,各地虽然勤王的很多,那只是数量多,没有统一管理,十分混乱,很多重要的官员都被掳掠走了,没有了权利中心,所以说中原当时已经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金兵可是有统一管理的,并且是骑兵,攻城略地非常快,所以这个襁褓中的政权只能撤退到长江以南,以长江天堑作为临时屏障,中原根本也就不在思考范围之内了。 3为什么是杭州而不是南京,按理说南京龙盘虎踞似乎更适合做都城,易守难攻,有水源,有粮草,并且已经在建临时行宫,咱们可以简单做一下对比,首先南京和杭州哪更好守一些,答案是南京,其次哪个更好跑一些,答案是杭州,因为随时可以出海飘着,?,不至于被连锅端,其三南京离金兵远还是杭州离金兵远?答案还是杭州,跑的时候能够提前一些,逃走的概率高一些,其四赵构是一心想着收复中原呢,还是苟且的渡过下半生呢,答案是平平安安,苟且的活着,大家可能说之后有北伐,那可不是赵构意愿,是从北方逃过来的士大夫武将们的集体意愿,赵构只能尊重,因为人数太多,不同意政权也就垮了, 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嘿嘿?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