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新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化“旗手”,鲁迅的影响力非常巨大。任何历史人物的的思想影响力都有两面性,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力都是同时存在的,我们今天称之为“正能量”和“负能量”,鲁迅先生的文章思想的影响力,也不例外的具有“正能量”和“负能量”的两面性。鲁迅的思想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可能是“正能量”,鲁迅的思想在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或多或少的具有负面的作用,时间越长“负能量”的作用越大,这可能就是要把鲁迅的很多文章,请出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原因吧。
鲁迅的思想和文章非常具有革命性,“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去”,鲁迅的文笔也是扭曲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满清200多年奴化教育,导致清末普罗大众思想的麻木不仁,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鲁迅的思想和文笔是超前和反常的。鲁迅在《华盖集》中:“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楼主把鲁迅的这段原话高度概括为:“项羽、伍子胥、李陵、司马迁。”鲁迅是不是真的推崇这四个人,才是中国历史长河英雄人物呢?确实这四个能够符合鲁迅的原文原意,鲁迅明确的褒扬的人就是司马迁,鲁迅对司马迁和《史记》的评价非常的高,高到已经完全失真的地步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伍子胥、项羽、李陵都是司马迁讴歌的历史人物,鲁迅对司马迁和《史记》的褒扬,证实了鲁迅对司马迁的变态扭曲的英雄史观的认可和赞同。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众多,恰恰是伍子胥、项羽、李陵、司马迁,这四个人不太符合历史英雄人物的标准。伍子胥是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人,绝对是能人能臣,但不是贤人贤相。伍子胥的出发点是个人恩怨,伍子胥复仇灭楚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灭楚之后“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仇人楚平王已经死了,伍子胥掘墓鞭尸实在是做的过分了,这绝对不是一个英雄人物应该做的。但是,司马迁对伍子胥评价很高:“舍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
司马迁歪曲历史,把屠城数次、坑杀秦卒20万的独夫民贼项羽,拔高成千古悲情英雄,司马迁的英雄史观“变态、扭曲”。项羽这个人非常残暴,喜欢烹杀、杀戮、屠城、坑杀。项羽以40万兵和刘邦10万兵争天下,经过四年的征战,项羽把一手的好牌打烂,最后自己死无葬身之地。司马迁为了拔高项羽,把谋杀义帝熊心的项羽写进了本纪,在项羽本纪中歪曲夸大项羽打的胜仗,尽量少写或不写项羽的败仗,把项羽之死歪曲为“乌江自刎”,后世不明真相的文人墨客更对项羽美化包装。
在《灌婴传》中:“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项羽在垓下之战,率领八百骑兵逃跑后,被灌婴的5000骑兵在东城追上击破并斩杀,斩杀项羽的五个营团长中有三个人是秦关中人,杜衍侯王翳、赤泉侯杨喜、吴防侯杨武,涅阳侯吕胜、中水侯吕马童可能是楚人刘邦的老乡。即便是《项羽本纪》中的内容,也是互相矛盾不能互相对照的。太史公曰:“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也!”东城离乌江边还有120公里。
李陵是一个可耻的叛徒,被司马迁拔高成英雄人物。李陵是李广的孙子,也算是出身名门之后。天汉二年(前99年),李广利率3万汉军,从酒泉出发攻击天山附近的匈奴主力,李陵率5000兵为李广利后援,伏波将军路博德为李陵的后援。李广利、李陵、路博德三个人尿不到一个壶里,李陵不愿意给李广利做后援,路博德不愿意给李陵做后援,导致的结果是李广利、李陵、路博德三路人马各自为战。李陵被3万匈奴骑兵包围,最后突围时韩延年死了,李陵必死的信念破灭,就投降了匈奴。
李陵投降一年后,汉武帝曾经派出两路人马,试图从匈奴手中抢回李陵,结果回来的汉军说:“李陵训练匈奴并且攻击汉军”。汉武帝廷议李陵之罪,满朝大臣皆曰李陵可杀,唯独司马迁替李陵脱罪,还用李广利影射汉武帝,汉武帝就将司马迁下狱。正史没有记载司马迁和李陵是什么关系,但是司马迁替李陵辩护脱罪的行为说明,司马迁和李陵是有关系的,传说司马迁的太史令是李陵推荐的。如果司马迁和李陵没有一点关系,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在逻辑上是根本讲不通。
司马迁之罪是可以用50万钱(五铢钱),大约折合500石米,司马迁的年奉是600石,司马迁家完全有能力给司马迁赎罪,但是司马迁的两个儿子却跑回韩城老家,一个改姓为同(仝),一个改姓为冯了。没有人给司马迁赎罪,司马迁最后选择了“腐刑”,变成了不男不女的残疾人。司马迁出狱之后,任职为中书令,他非常的痛恨汉武帝,就开始在后半部《太史公书》中,抹黑汉高祖刘邦、汉景帝、汉武帝、卫青、霍去病、李广利,同时拔高伍子胥、项羽、李广、李陵等人。
不管李陵李陵被多少匈奴包围了,毕竟李陵投降匈奴背叛了汉朝,这是不争的史实。如果,李陵这样的叛徒是英雄,那么投降日本的汪精卫,岂不是也成为“曲线救国”的英雄了。司马迁被宫之后,心理变态三观不正,把真正的英雄刘邦抹黑成流氓,把独夫民贼项羽拔高成英雄,把投降匈奴的叛徒李陵洗白成英雄。而鲁迅先生却推崇司马迁,把司马迁和《史记》吹捧上了天,鲁迅的三观肯定也是不健康的。
按照鲁迅的标准,“中国少有失败的英雄”,中国历史上失败的人太多了,这些失败者岂不是各个都成英雄了。“少有韧性的反抗”,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起义还少吗?“少有敢单身身鏖战武人”,更是一句扯淡的话,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实例太多太多。至于“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更是鲁迅的三观不正,为叛徒收尸吊罪的人很多,东汉末年董卓作乱时有恩于蔡邕(蔡文姬的父亲),杀董卓的时候蔡邕为之动情,司徒王允就将蔡邕下狱。蔡邕求情说缺胳膊少腿都行,只要活命完成汉史,无非就是想学习司马迁歪曲历史。
《汉书•蔡邕传》:“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汉朝对司马迁和《史记》早有定论,司马迁是史家之败类,《史记》是诽谤之书。班固在汉书中记载汉明帝的话:“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扬名后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讥,贬损当世,非谊士也。”
谢请!项羽被称为英雄,多数人是理解的,他为复兴楚国,也是战斗了一生。说他是英雄,是他匡复大楚的决心与恒心,在艰难的条件下没有屈服,悔改一往直前,奋斗终生,尽管失败了,千百年来人们还是愿意记住这位悲情英雄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回江东! 伍子胥原是楚国人,因父兄被楚平王冤杀,出逃到吴国,带领吴国军队打败楚军复仇,最后在吴国被赐死。伍子胥是为军事家。他与李凌一样,都有被判国家的经历,尽管李凌颇有争议,但是毕竟他投了匈奴,在那生活到死,叛国是不需要解释理由的,不能像司马迁说的,或有后图!伍子胥叛国出逃或许可以理解一点,李凌则是不能解释的! 所以此二人称为英雄感觉有点牵强。 司马迁的史记留下了千年的文化遗产,他艰苦卓越的努力终是史记流传于世间!或许应该是英雄! 个人看法欢迎指正!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9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