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坑杀40万降卒的做法正确吗

说起来,白起一生七十余战,无一败绩,都不如他在长平战场坑杀四十万降卒威名来得盛。这一战也把他从“兵圣”变成了“杀神”。很多人疑惑不解,四十万降卒,还都是赵国的精锐,稍加训练不就是超越四十万的兵马吗?为什么如此暴殄天物?其实啊,白起也不想的。1先了解一下这场著名的战役——长平之战。赵国自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以来,国势较盛,军力较强,对外战争胜多负少。赵武灵王更亲自乔装使者入秦,考察秦国地形,意图于九原出击绕开函谷关攻灭秦国。而秦国在秦昭王时,也加快了兼并六国的战争步伐。垂沙之战,大败楚军;伊阙之战,战胜韩、魏两国,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鄢郢之战,获得了楚国大量国土;华阳之战,大败赵、魏联军,攻取了魏国的几座城池和赵国的观津。

白起坑杀40万降卒的做法正确吗图1

周赧王四十五年,秦军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赵将赵奢大败于阏与。这时,魏人范雎入秦,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秦昭王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攻魏,然后转向韩国。周赧王五十三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于是,韩国的国君韩桓惠王让上党郡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冯亭不愿降秦,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之后决定利用赵国力量抗秦,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于是,冯亭便派遣使者通报赵国。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赵胜的计谋,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以防备秦军来攻。

白起坑杀40万降卒的做法正确吗图2

赵国接受上党,引起秦国的不满,秦国决定出兵攻赵。2周赧王五十五年初,秦昭王又命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了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境内,赵国的军队在长平接应上党的百姓。周赧王五十五年四月,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赵国军队击伤了秦军的侦察兵,秦国军队的侦察兵斩杀了赵军的裨将茄。周赧王五十五年六月,赵将廉颇兵败,被秦军攻破赵军阵地,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军攻占,秦军还俘虏了四名赵国的尉官。周赧王五十五年七月,赵国的军队筑起围墙,坚守在营垒里不出去应战。

白起坑杀40万降卒的做法正确吗图3

于是,秦国军队发起强攻,夺下赵军西边的营垒,俘虏了两名赵国尉官。赵军数战不利,赵国的主将廉颇数次战败,恐一败涂地决定依托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营垒,固守不出,疲惫秦军。任凭秦军屡次挑战,赵兵都坚守不出去应战。廉颇准备以以逸待劳的方式首先挫杀秦军的锐势,然后等待有利时机再出击。然而没想到秦国召集百万青壮,疏通渠道,让秦国可以直接从水路运粮,其运粮甚至比赵国更快,更畅通。而赵国却相反,开始并没想到变成持久战,开战不久就粮草匮乏,廉颇拖了两个月,但农事在即,一直僵持会导致赵国陷入无粮可食的局面。同时将本来善于野战的赵军用于防守战,让秦军顺利包抄赵国后方,不断骚扰赵国的粮道,让赵国雪上加霜,完全失去了主动权,同时由于赵国外交上的失败(注:魏、韩、楚皆畏秦,齐恨赵曾参与乐毅伐齐,燕国与秦国交好),导致赵国陷于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绝地。

因此,赵孝成王对于廉颇坚壁不出久拖不决颇为不满,几次派人责备廉颇。赵孝成王早已恼怒廉颇的军队数次战败,又反感廉颇坚壁不敢战,秦国丞相范雎又派人携带千金到赵国施行反间计,并散布流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3赵王决定换将,当时名将李牧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远离朝中。名将乐毅弃燕投奔赵国不久,被封于观津,其心未附。赵王则将秦国的反间计信以为真,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于是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谏阻,派赵括去接替廉颇为主将。周赧王五十五年七月,赵括统率一部援军来到长平,接替廉颇为主将。赵括到任后根据实际情况更换部队将领,改变军中制度,又一改廉颇的作战方针,主动出兵进攻秦军。秦昭王得知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后,为能彻底击败赵国、能一战定乾坤,暗地里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改命王龁担任尉官副将,并令军中严守秘密,有走漏消息的格杀勿论。在赵括出兵进攻秦国军队的时候,白起命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退,赵括不知道秦国已经暗地里用名将白起换下了王龁,就命令赵国的军队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的营垒,但是赵国的军队无法攻破秦军用两年时间加固的营垒。

白起命令一支2万5千人的部队突袭到赵军出击部队的后方,截断赵军的后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骑兵部队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赵军的粮道。白起又派出轻装精兵向赵军发动多次攻击,赵军数战不利,被迫就地建造壁垒,转为防御,以待救援。秦昭王得知赵军主力的粮道被截断,就亲自到河内郡督战,并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周赧王五十五年九月,赵军主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士兵们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了四、五次后仍不能突围。于是,赵括亲帅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

赵国军队因无主将指挥,剩下的士兵向秦将白起投降。白起说:“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于是白起用欺骗的手段,命令秦国军队将赵国降兵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4很多人对秦赵双方有很多误解,尤其是临阵换将。但我们须知,至公元前269年长平之战,白起已拥有至少34年的战争指挥经验。伊阙之战、光狼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等战事中,暴鸢、公孙喜、芒卯、贾偃与楚顷襄王熊横领导指挥的韩军、魏军、赵军、楚军被白起杀死、淹死数十万;鄢郢之战、华阳之战,白起更是以少胜众,鄢郢之战白起甚至以几万人孤军深入,就攻陷了楚国数十万大军防守的核心城市别都鄢和都城郢,淹死杀死楚国军民数十万,夺取楚国经营迁,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但也须知,赵括也是生于将门,赵括并非只会纸上谈兵的将军。史料记载,公元前280年,赵括随父赵奢攻齐,用释放俘虏、往城里抛粮等计,在一月之内,拿下由墨家弟子把守的麦丘城;公元前270年,赵括向父赵奢献计,用暗中挑拨的计谋,击溃从韩国借道的秦军。指挥数十万大军作战在任何时代都绝非易事,特别是在指挥手段落后的古代。赵括能指挥30万赵军与50万秦军鏖战两个月且杀敌过半,军事指挥能力自不待言。在长平大战之后,前线秦军也损失大半,秦国也连丢国土,只能退守到函谷关以内,这也说明长平大战对秦国也是一场极大的灾难。简而言之,赵括的军事才能肯定不如白起,但在与白起交手的所有将领中,他是表现最出色的,远胜暴鸢、公孙喜、芒卯、贾偃等当时名将和楚顷襄王,绝非所谓“毫无实践经验,只会夸夸其谈”的无能之辈,赵国君臣用赵括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并非盲目决策。

5那么这个选择是否正确?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秦吃下赵并不是一件易事,秦几乎已经倾尽全国之力了。经过廉颇两个月的拖延,在战役后期,秦军这边都已经快出现断粮的现象了,也没有能力再负担起这四十万的兵马。如果硬要吃下这四十万降卒,恐怕秦至少几年缓不过劲了。而还有其他各路诸侯国在虎视眈眈,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不能冒这个险。还有就是没有谁能保证这群降卒真正归心于秦,你只能征服土地,但不能征服土地上的人民。他们毕竟是赵国的军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在所不惜,万死不辞。作为一个将领,白起对士兵必是非常了解的。要是这些降卒再度叛变,那秦国将毫无悬念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白起坑杀40万降卒的做法正确吗图4

所以,坑杀是无奈之举,也是细细斟酌后的利益最大化的解决办法。

从人性的角度来解读,这绝对是暴行,白起“人屠”的称号不是白叫的,在整个战国时期,杀人最多的就是白起。

但从当时的情况,站在秦国的角度来解读,不坑杀有其他办法吗?这是双方的战略决战,生死之战,败了就有灭国的危险。双方对峙三年,秦军投入军队不下六十万,赵军四十五万,这是举国大战,谁也退不的。

在冷兵器时代,对峙的位置又是在崇山峻岭当中,除了对峙的军队,运粮的后勤人员是比这更庞大的数字。这么大规模的对抗战争,粮食的消耗是惊人的,到最后其实双方国家都已筋疲力尽,粮尽民穷。

这三十万降卒都是百炼精兵,放回去?仍是赵国精锐。俘虏当奴隶?第一,这么多张吃饭的嘴,粮食从哪里来?即使有粮食,这么庞大的精壮力量放到自己国家的腹心之地,那个国家能安枕,最后结果要么暴乱,要么逃亡,成为秦国的不稳定因素。有人说招降?战国时代,各国已经各自建国上百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国家观念,赵人、秦人、齐人分的还是很清的,更何况是军队,这是先秦,不是秦汉大一统之后的内战,大家还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概念,很难同化的。

所以说,没有办法评价说对还是不对,时代的局限,战争的需要,当时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所以才会发生现在看来不可理喻,惨绝人寰的坑杀事件。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9509.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7日 下午4:56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8日 上午9: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