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骞 (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87年) 名损,字子骞。春秋末年鲁国(今范县张庄乡)人。出身贫寒,生母又过早去世,很小就从事体力劳动,经常随父亲驾车外出谋生,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后来拜师孔子,成为孔子”仁”、”德”理想的忠实推行者和积极宣传者,以孝行名闻天下。终生不愿出任官职,曾长期在今范县一带活动,直到50岁时去世。
闵子骞性格沉静而寡言,为人恭谨端正。他侍从孔子”訚訚如也”–在孔子身边保持恭敬端庄的情态,不轻易乱作言语。子骞初见孔子时,面色菜黄,表现为明显的营养不良,跟从夫子学习一段时间后,则透出健康的面色。子贡不解其中道理,问他面色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闵子骞说:”我出身于山野芦塘之中,后拜学于夫子之门。先生教诲我心存仁孝,又为我陈述古圣王治国之法,心里非常喜欢。出门又看见富豪人家驱车外出时羽盖旌旗,富丽堂皇,心里又非常羡慕。此二者在胸中相互攻击争夺,心情不得平静,因而面色难看。而今受先生之教日深,又有幸与几位学兄共同切磋,因而学业大有长进,明白了进退去就的道义,出门再见到荣华富贵之象,就像看见粪土一样不值一文,内心安静而充实,故面色变得健康。”
闵子骞把孔子提倡的仁德理想,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并时刻身体力行。因而,他同孔子一样,最瞧不起”不义而富且贵者”,决不做半点有损于仁德的事。当时,鲁国执政季氏素闻孔门弟子的仁义贤德,托人请闵子骞去当费城的长官。闵子骞初时也想为国做点事情,就勉强答应下来,后来听说费邑只是季氏的私人领地,于是决意辞去费宰职务。季氏派人再三游说,闵子骞决意不肯,并对来人说:”好好地替我辞掉吧!若是再来找我的话,那我一定会逃到汶水之北去了(逃出鲁国)。”季氏只好作罢。孔子亦称赞他”不仁大夫,不食污君之禄。”
在孔门众弟子中,闵子骞的孝行最为突出。他家境贫寒,幼年时生母就因病早逝,从小失去了母爱,生活艰辛。他的父亲后来续娶,其后母狭隘自私,对亲生的孩子百般照顾,而对闵子骞则另眼相看,甚是刻薄。严寒的冬天,后母为他们做冬衣,给亲生儿子絮以丝棉,而给闵子骞絮以芦花。对此,闵子骞并无怨言,对待继母更加恭顺。闵父常年在外经商,对此一概不知。有一次,同父亲赶车外出谋生,他因为天寒浑身瑟瑟发抖,手僵而拿不稳缰绳。父亲不明原由,挥鞭责打,袄破,一团团芦花飞出。父亲大惊,抚摸子骞后背,才知道儿子冬衣太单薄。父亲深感内疚,决定休掉续娶的妻子。闵子骞知道了父亲的想法,立即跪倒在地阻止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人寒。”父亲为子骞真诚的孝心所感动,打消了休妻的念头。闵子骞对父母恪尽孝道,对兄弟也竭尽友爱之情,后来受到父母兄弟的交口称赞,也为当时远近人士所称道。孔子曾深有感慨地赞叹道:”孝哉闵子骞!人不问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
闵子骞更是一个遵守礼仪的人,是孔子崇”礼”主张的维护者,以高尚的品德闻名当地。孟尝君久闻其大名,想拜请为师,于是派一使者套上车马前往迎请。闵子骞对使者说:”礼有来学,无往教。致师而学而不能学,往教则不能化君也。君所谓不能学者也,臣所谓不能化者也。”素以崇礼闻名的闵子骞当然不会违背礼制而答应孟尝君的要求,因而婉言谢绝。盂尝君得知其中道理,为子骞所折服,第二天便换上学生服装亲自到闵子骞居所拜师受业,一时传为佳话。闵子骞对礼的尊崇还体现在他在孝与忠不能两全时的抉择上–当父亲亡故时,子骞恪尽孝道,准备为父亲守制3年。但在服丧之初,鲁国遭到外敌的入侵。为了遵循礼制,保家卫国,他毅然服从君命,到战场上与敌人拼杀,直到最后把敌人赶出国门,然后脱下戎装继续为父服丧。
闵子骞以”德行”见长,与颜回并列七十二贤之首,后被列为”十哲”之一。历代统治者也极力标榜”以孝行治天下”,闵子骞的孝行自然受到历代统治者所重视。自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祠祭仲尼及七十二弟子起,历代对闵子骞祭封不断。唐太宗把他的地位提到曾参之前,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赠他为”费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追封他为”琅邪公”,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又改封为”费公”。元人郭守敬所编《二十四孝》,将闵子骞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9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