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邀。
春秋五霸其实指代个人,而战国七雄是七个国家,两者并无承继关系,且春秋五霸所代表的五个诸侯国多数并没有发展成为后期战国七雄,反而在战国时期被瓜分、被取代、甚至是被灭亡。
在我国,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史记索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而战国七雄指的是:三家分晋后,形成的战国格局,七国指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那么为何会出现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的改变呢?
自从周天子东迁之后,周王室的实力和威信都下降了。各路人马开始蠢蠢欲动。希望获得比等级分封制下更多的利益。这个时候诸侯众多,周王室的道义正当性仍在,几个国家虽然实力较强,但是没有绝对优势,因此合理的外交和舆论战略,争取各路势力支持十分重要。
春秋时期各国争夺霸主地位,目的是称霸(会盟天下诸侯,以为盟主)。当然这招本质上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周朝还是道义上的最高老大,拿出这个旗号可以占领舆论高地,争取各路势力。从而让各个诸侯国和周王室承认为“伯”。
《史记-齐太公世家》对首创了这套政治操作模式的齐桓公和管仲这帮人的情况说得很清楚:“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
齐国利用周天子的旗号,和得专征伐的政治历史遗产。拉拢众多诸侯,并借力使力,为己所用(伐楚)。故而春秋时期的五霸的“霸”不单单是要有强大的实力,还指特定的政治策略——会盟诸侯,尊王攘夷,分封为伯。
而到了战国时期,各国较量的目的是一统天下。成为新的最高统治者,这个时候已经是“礼崩乐坏”了。周天子的威信荡然无存了,各国是纯粹的武力攻伐,不需要周天子的旗号了;不需要众多附庸国来凑数以壮声威了。
随着各国领土的不断扩张,战争的规模扩大化和时间长期化,各路人马都在大搞中央集权式改革,采用新的中央-地方体系来管理广大的领土,提升政府的行政治理水平,强化军事动员的能力和效率。直接统治附庸国的土地更加高效,更有利可图。于是之前的一般小国都玩完了。这个时候“七雄”的“雄”纯粹是指七个强有力的政治势力。
霸是指代诸侯国还是一位统治者。无非是称霸时间长短而已。雄是指一个国家还是一国之民,在一个政治势力的实力的定义下没有太大的意义。由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其实就是形势变化所致,也是必然形成的结果,三家分晋,晋国一分为三,使得强大的晋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三个晋国士卿建立的国家,于是战国七雄的格局就此产生。
春秋五霸,严格意义上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毕竟宋襄公、秦穆公力量有限,受制于楚成王、晋襄公。
春秋五霸到了晚期,出现晋楚两国争霸局面,甚至弭兵之会规定晋国与楚国都接受朝贡,秦国与齐国可以不朝贡。这就说明楚国与晋国是超级大国,齐国与秦国是一流强国,其他都是二三流国家。晋楚两国达成妥协,就开始搞“代理人战争”,晋国支持吴国,甚至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首都郢,楚国在秦国帮助下才复国,但已经元气大伤。楚国后来支持越国,晋楚争霸变成吴越争霸,最后越国灭亡吴国。此时历史进入战国时代。
晋国经常打仗,掌握“三军”的正副首长即“六卿”逐渐掌握了实权,与楚国的争霸战争消停后,开始“六卿”之间的内讧,最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庞大的晋国崩溃。与此同时,齐国发生权臣田氏取代姜子牙子孙担任国君的“田氏代齐”。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燕国通过昭王改革,也发展起来。楚国经过吴起变法,恢复了实力。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战国七雄局面。本来越国、中山、郑国、卫国、宋国、鲁国也不错,但楚国灭亡越国与鲁国,中山被魏国、赵国两次灭亡,郑国被韩国灭亡,卫国先后沦为魏国与秦国附庸,宋国被齐国灭掉,等到秦始皇统一全国时,包括秦国只剩下七个强国,这就被历史学家称为“战国七雄”。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9995.html